膳食结构的西化,使我们的健康每况愈下,你的健康正在贬值

1974年,美国人每7人中有1人肥胖,在其成年以后糖尿病和心脏病才得以呈现。

而到了奉行低脂饮食20多年后的统计显示,美国每两人就有1人肥胖,学龄儿童中有6%被查出患有糖尿病,每7人中有1人患“代谢综合征”,这些都是心脏病和糖尿病的前兆。

为什么我们要说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

因为,全球食品产业结构的变化给公众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有5%的食品来自于各种面包和咖啡,“低脂就不会胖”的认知率高达80%,我们现
在的饮食和健康观念与70年代的西方越来越相似,同样,我们也在重蹈西方70年代的健康状况吗?

据卫生部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现在超重人数和肥胖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其中,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高达3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经达到8.1%。

预计今后肥胖率还会较大幅度增长。

那么,我们不该再犯同样的错误。

那么,看看我们现在的调查:

餐桌上的菜肴越来越油,我们吃的肉比40年前多10倍。

肉不再是新鲜的食物,能吃到肉也不再是件难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日常所吃的肉为人体所提供的能量比率,由1992年的15.2%增加到2002年的19.2%。

美国学者波普金在关于营养变化的报告中指出,1961年至2000年全世界人们所吃的猪肉、牛肉、羊肉等动物性食物增加了两倍,中国增加了10倍。

人们吃的水果、蔬菜却越来越少。

目前市场上水果、蔬菜的种类、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但中国居民吃水果和蔬菜的消费量却在不断减少。

城市居民每人每天水果消费量由1992年的80.1克下降到2002年的69.3克,蔬菜的消费量却则由319.3克下降为251.9克。

越来越甜,我们的膳食正在慢慢变甜。

现在,人们对于甜食的选择越来越多了,蛋糕、果汁、冰淇淋等甜品种类不断增加,人们可以选择的甜点越来越多。

就以饮料为例,以前人们的饮料主要是白开水和茶水,但现在的汽水种类越来越多,人们渐渐把这些饮料当成了日常饮用水。

美国学者波普金在报告中指出,制作这些甜品的厂家一般情况下会加入甜味剂,人的膳食会慢慢变甜。

口味越来越淡,但食盐量依然超标。


中国居民的口味有所淡化,每人每日食盐的平均摄入量由1992年的14克降为2002年的12克,其中城市居民的平均摄入量由13克降为11克,农村居民的平均摄入量由14克变为12克。口味虽淡了但仍然超标。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为宜。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变化,使中国的膳食进入慢性病的时代。

一是我们吃进去的脂肪越来越多。

动物性脂肪摄入过多会引起肥胖,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病有很多,并开始威胁着人们的健康,10年来中国18岁以上的居民因肥胖引起的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31%。

猪肉仍是我们的主要肉食,猪肉的脂肪含量很高,远高于鸡肉、鱼肉、羊肉、牛肉。我们要减少吃猪肉的比例,增加食鱼肉的摄入量。

按照“膳食营养金字塔”的建议,每人每天应吃100克到200克水果和400克蔬菜。而我们今天的消费量远远低于这个标准。

二是现代生活让人们越来越“懒”。

1992年至2002年中国居民的体力活动状况显示,家用电器、汽车等的出现,使人们日常的体力活动强度降低,静态生活时间越长,相应的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患病率也显著增加。


膳食结构带来三大隐忧:贫血、肥胖、慢性病高发。

膳食模式的变迁恰是造成了一些“富贵病”患病率上升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隐忧一:男性平均体重增6.9千克

人群中体质指数的变迁反映膳食的变迁,是影响慢性病的因素之一。

调查显示,中国各地居民的体重呈现增长的趋势,男性平均体重从1989年的59.3千克,增至2004年的66.2千克,15年中增加了6.9千克;女性平均体重从1989年的52.4千克,到2004年的56.9千克,增加了4.5千克。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增加。

膳食结构分析: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城乡居民在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增加的同时,植物性食物,特别是谷类和根茎类食物消费量下降,传统膳食的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的优势正逐步丧失,成人脂肪供能比显著提高,至2004年已达34.4%。过量的脂肪对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隐忧二:人均日摄钙量不足

城乡居民每日人均营养素摄入中,钙的摄入量在2004年是594.6毫克,铁的摄入为26.1毫克。贫血患病在部分地区上升,全国性普遍缺钙。

膳食结构分析:钙的摄入量没有达到膳食参考摄入量,从膳食结构分析摄入的铁主要是植物性铁,吸收率低,实际可利用的铁仍然不足。

隐忧三:女性高血压患病率翻两番

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呈现较快上升趋势,1989年男性患病率7.8%,女性4.8%,2004年分别达到26.5%和20.1%。

膳食结构分析:调查指出,膳食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增加太快,城市居民中动物脂肪供能超过10%的人数高达69%,而且这些动物性食物主要是含脂肪较高的猪肉及其制品,含脂肪相对较少的禽肉和鱼类所占比重较低。

居民油脂消费超过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标准1倍多。

此外,盐的摄入量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标准的2倍以上,盐摄入量长期偏高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关注我,每日为您更新养生,健康小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如果您觉得帮助到您,欢迎点赞,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