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内的那些事:刑释焦虑为哪般?

夜班,一名服刑人员突然递上一张纸条。那是一个诉求,他已经是第三次服刑了,这次获得了减刑,即将出监,真的不想再走回原来的路了,不想再在监狱里面继续这样的人生。但对于回归社会却带有严重的焦虑,不知道自己出去之后能做什么,很害怕自己因为在社会上不能谋生又再次回到原来的老路,走了一个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因此,很想学习一些技能,让自己多懂一些,多一分在社会谋生的希望。得知监狱会针对刑释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恳请分监区能够安排其去参加这些技能培训。

看了这个诉求,我没说什么,只是听了他对自己未来的想法和规划。在我看来,他完全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他不清楚自己未来能够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技能可以用,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哪些特长,不知道自己的优点在哪里,不知道自己的短板是什么。唯一的一点,就是很焦虑,很害怕自己出去以后,找不到工作,为了吃饭又找到原来的朋友,走回原来的路。

我对他说,如果我是你,我也会焦虑,因为你什么也不会。对自己的能力没有认识,不知道自己能够干什么,你只是遇到什么就干什么,所谓随心,但随心的结果就是没有特长,只能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可是对于这些浑浑噩噩的日子你自己却是很讨厌,很不满足。不清楚自己的上限在哪里,对于自己能达到什么目标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要么低估自己,就这样平凡的过一辈子,要么想着自己能够一夜暴富,为了这样的目标不展铤而走险,走回原来的老路。唯一的依靠就是自己所谓的朋友,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老是想着如果不行还能回到原来的路。这样的话,可以放一句不客气的话在这里,走了原来的路是你唯一不二的选择。

他很惊讶,也很彷徨,对于这样的分析,他显然很在意,却无法找到解决的办法。看得出,他确实很担心自己真是会在这样的循环当中不断重复,就是单曲播放一样来来回回。

我对他说,如果你想不再重复,你要做到三点。

首先要精于专业。所谓的专业没有限定,不一定是要参加什么监狱组织的技能培训,技能培训时间有限,而且对你而言等于是重新再来,从零开始,这样在你刑释之后也绝对谈不上会专业。现在的社会在高速发展,而社会进步的一个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原来没有的行业在会不断的社会分工中涌现,而且随着人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大家都会乐于对专业的事情去埋单,也就是说只要是专业,即使细分得很厉害,也能够在社会上立足。与其不断地去尝试新的技能,不如在一些已经掌握的技能中进一步细化和专业化,把掌握的技能做到极致,做到在细分领域中的强者,那么你就一定能够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分监区的劳动项目是来料加工,不要小看这些项目,虽然很基础,但中国很大,14亿人口,每个人购买一次都已经很不得了,即使你只把其中的一道工序做好做深做透,那你都已经可以在任何时间里面做到谋生,甚至成为一个在细分领域里面的高手,得到别人的尊重,获得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财富。

其次是要跳出圈层。不要长期赖在自己原来的朋友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的朋友圈其实就是自己的缩影,你赖在自己的影子当中,就注定永远都不能超越自己。圈层是一个很舒服的地方,在这个舒适区当中你会活得很惬意,很有活着的感觉。就像某大型代工厂外面生意最好的就是宵夜档和网吧,每天晚上下班来一碟炒粉加一支啤酒,心血来潮再上碟炒螺,你会感叹生活原来就是这么简单。简单过后的路子其实更简单,就是回到流水线上继续干,每天为着我今天赚了10块钱而沾沾自喜,为了我比隔壁村的二狗子一个月多了280元而不亦悦乎。你要做的是和比你强的人做朋友,你要做的是细心观察比你强的人都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现代社会是网络社会,给予了不层阶层的人穿越阶层的途径,而不像以前,你的出身限定了你的格局。现在你可以通过网络看到不同层次的不同专业的人到底是做什么想什么的。所以,我觉得一直都很支持大家在狱内开档吹水聊天,在与人的沟通当中你才能了解更多才能知道更多,才能在不同的格局中收获更多的想法。

最后是要有发展思维。所谓的发散思维是要能在不同的技能或者说不同的行业中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什么是有效的联系,最好的例子就是戴森。大家都知道戴森的电吹风,无页风扇。外形现代极具科技感,功能强大。但大家不知道戴森做风扇之前是做什么的?它是做吸尘器的,在吸尘器界,它也是一个神级的存在。吸尘器可能不一定每一个人都使用过,但原理我相信大家都懂,就是开个马达吸东西,到了吸尘器做到一定程度市场已经饱和了,戴森就把马达一转,从吸东西变成吹东西,核心不变,外形变一变就成了电吹风,再延续一下,核心不变东西做大一点,就变成了电风扇,再加个过滤网,电风扇又变成了空气清新器。这就是发散思维,利用一个核心技能在不同的产品或行业中跳跃,取得了极具震撼力的效果。大家同样也要有发散思维,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核心技能,看看这个核心技能到底能在哪些行业发挥什么作用,最终把这个核心技能利用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