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这个县被叫做汉奸县,曾为侵华日本人立碑,如今居民饱受歧视

推荐语从中国最后一任王朝的落幕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黑暗时期。

那时候因为中国的国力积贫积弱,因为落后我们失去了很多的领土,有很多国家都来侵略我们,这其中让大家最深恶痛绝的就是日本。日本向中国发动了侵华战争,导致中国的国土大面积的受损,我们无数的同胞在这场战争当中失去了生命。


那时候的我们对日本人是极其憎恶的,他们发动了这场战争是非正义的,与此同时他们也伤害了我们太多的同胞。时间一晃而逝,现在已经是2020年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2011年的时候,黑龙江省的方正县曾经为当地的日本开拓团立纪念碑,这样的行为让很多国人都非常的不理解。为什么他们要为这些日本人立纪念碑呢?方正县和日本开拓团又有什么渊源呢?这一切说来就话长了。

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在历朝历代,松花江流域都是处于万里无人烟的状态,所以在以前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人口基数是特别低的。特别是到了清朝入关之后,因为领导者除了采取

闭关锁国的国策,还直接封锁了关内和关外之间的联系,也是因为这样的政策引起了周围国家对这片地区的觊觎

中国国土辽阔,以前国家实力强大的时候,很少有人敢来攻打我们国家的,可是后来随着清政府不断的腐败,有越来越多的列强想要占领我们的领土。日本对于中国的觊觎,其实早在元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当时日本人打起了外东北第一大岛库页岛的主意,到了清朝后期俄罗斯人夺走了外东北。也是到这个时候清政府才意识到,如果不去改变东北的人口结构的话,那么将来东三省的土地,我们国家是很难保住的,之后清政府才开放了山东等省份的百姓慢慢的向东北移民。

虽然说清政府的这个措施没能改变东北后来遭受日本霸占的命运,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东北的人口危机。1929年的时候,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欧美等国家为了缓和经济危机,推行了各种政策。日本也在这场危机当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这样的前提下日本人妄图侵占中国,当时日本发动了918事变,一下子就霸占了中国的东三省,而且在这之后还扶持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担任伪满州的傀儡皇帝,从那时到往后的十四年里面拉开了伪满洲的序幕。

大批量日本人涌入中国

当时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并没有在军事上坚决抗日,可是在外交上也尽了很大的努力,最终日本因为迫于国际的压力,才宣布退出国联。退出国联之后,日本的经济陷入了十分严重的局面,为了自救,日本军舰不断的对外扩张,因为当时有很多日本底层军官出身都十分穷苦,对于这些人而言,只有不断的对外征战,自己才有机会能够实现阶层的改变。

而且当时伪满洲的面积比日本要大好几倍,所以日本考虑把大量的底层百姓都迁移到这里,这样就可以解决失业率的问题,也可以让这些移民过去的日本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来改变整个伪满洲的人口结构。当时很多日本人都有严重的恋家情结,如果不是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是舍不得彻底放弃自己国家的。对于那些底层的日本百姓,他们的选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才来到了伪满洲,他们只是为了讨口饭吃。

当时方正县日本开拓团的成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出现的,他们的生活水平就相当于是一群在他乡的日本农民,他们当中有的人是被日本当局给哄骗来的,有的则是怀抱着衣食无忧的憧憬而来的,但是到了这里之后,他们会发现,如果自己不劳动的话还是没有饭吃的。在日本战争失败之后,日本当局已经顾不得这群开拓团成员的死活了,把他们滞留在了当地,而这其中就包括了方正县开拓团1万多日本农民。

为了经济发展,讨好日本人

不得不说这批日本农民也是相当的倒霉,当时因为环境的问题死掉了很多人。后来又因为瘟疫又有一批人去世,等到1946年春天的时候,这批成员里面只剩下4000人了。当时有很多中国农民因为看不下去给日本农民收了尸,集中火化还建立了一座大墓。也因此当地的人才避免了瘟疫进一步的流行。

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有所缓和,日本也在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当时因为中日经济差距很大,所以很多中国人都想要去日本发展,或者是招商引资,把日本人给引到自己国家。方正县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不断的去招揽日本的资金,这个县城本土的劳动力也大量地前往了日本,

当时在婚姻关系方面有很多方正县城的女人以嫁到日本为荣。

在2011年的时候,这个县城有关部门考虑到继续招商引资的问题,所以为日本开拓团当年的死者修建了纪念碑,这件事情后来还引发了舆论。的确日本曾经给予了我们太多的痛苦,但是如今这个和平年代,我们必须要去发展经济,有很多事情我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我们现在都已经是大人了,我们所要面对的不是简单的爱恨,而是利益关系。

总结:很多人对于方正县当地人民的这样一种选择,评价他们是人穷志短。他们为了发展经济,忘记了当初日本人对中国的伤害。对于方正县人民的选择,你觉得他们做的对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变革,我将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