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原来是这意思!

农村俗语“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原来是这意思!

古人常通过一个人的“精气神”来看出这个人的身体状态,食、色、言则是人身体运行状态的表象,能间接的反映出相关脏器的健康程度,例如俗语说的“不色者肾绝,不食者脾绝,不言者气绝”。

所谓“不色者肾绝”,是说不色者或无欲者,其肾的脏器功能已经劣到极,同时也在强调不要过度纵欲,注意保存肾精。古人说“肾主藏精,精,身之本。”张景岳的《类经》中也记载:“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

“不食者脾绝”是说,没有胃口的人,其脾的脏器功能已经差到了极点。古代中医常将“脾胃”放到一起讲,例如《素问》中说道“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可见脾胃对饮食的运化极为重要。当脾不健康的时候,消化运输功能就会下降,进而出现腹胀、消瘦、没有食欲等症状,所以有“不食者脾绝”之说。

“不言者气绝”是说,不能说话的人“气”将要消寂。中医中“气”是指充盈人体的精微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动力,“人之有生,全赖此气”,当一个人连话都说不出来的时候,足以反应其“气”即将耗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