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男人都需要在精神上杀死父亲

养过孩子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几岁的小孩子,用玩具手枪对着父亲说:”打死你,打死你......“,或者是下棋时把父亲下赢了。

这个时候父亲该怎么做?

第一种情况,父亲会绷着一张老子脸说:”我一巴掌打死你,你怎么能赢我呢,你怎么能说打死我呢。“

第二种情况,父亲会投降,或者会伪装死去,并且口里还会说:”哦,我死了,我死了。“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两种情况的成因、后果:

第一种情况,父亲在潜意识里是不允许孩子超过自己的,孩子就会退到母亲那儿寻求帮助和安慰。父子一直会处于竞争的关系,要么经常的争吵,要么是儿子认怂屈服于父亲的权威之下。

在以前的社会,特别讲究排序、排位、尊重老人,所以以前的人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还出不了头,分不了房子,升不了职,都被上面一层层卡住,这就约束和限制了很多年轻人。

看看汉武大帝,一个强势的父亲,一边打压儿子,一边感叹:”子不如父“。像这样的父亲,儿子怎么能超越他呢?儿子会一直处于失败的位置。最后太子自杀。

再看看杨广、李世民,他们足够强大,他们用特别激烈的方式,逼迫父亲退位,或者直接杀死父亲。

香港电影里有很多黑社会的小混混、点头哈腰的跟屁虫,突然有一天变得特别强大,强大之后就是立马把前面的老大全部杀死。

在潜意识中不允许孩子超过自己的父亲,是一个自卑的男人。

他的人格没有真正成长到一个男人的状态,所以他需要用过度严厉来伪装得像一个男人。实际上,是在拼命掩盖自己没有长大的这一部分。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青春期的男孩,在他喜欢的女孩儿面前如何的装模作样,你就可以理解已经有了儿女的男人,在孩子们面前那么严肃,是在干什么。

有些很自卑的父亲,在外面受了气回来,把弱小的孩子当作他的出气筒。所以这种父亲表面上看起来很严厉,实际上很自卑。

第二种情况,就是伪装模式,伪装的意思是在精神上杀死父亲,父亲在躯体上还活着。精神上杀死父亲,意味着成长、成熟。

父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常”死“在孩子面前。这样的话,在孩子心中,他就会觉得父亲不是他的竞争对手,只是和他有竞争的关系。

并且呢,在和父亲竞争的时候,”杀死“父亲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因为父亲还会活过来,然后我会成长下去。从此以后,我们两个人就可以和平共处,并且还可以互相帮助。

一般来说,一个自信的父亲并不怕孩子去攻击他,他受得住。他有非常清晰的边界,他有温柔的能力。因为他内心足够强大,他不怕示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仅是对孩子的一种激励,也是对成人的一种激励,也是给后来的人让位做准备的。

看到这里,你就知道这还是俄底浦斯冲突的问题。现实生活中,不少父子关系紧张,全靠母亲在中间协调。

说白了,还是父亲不服软,不托举儿子。这样给儿子的直接感受就是:我是失败的,即使成功了也会受到惩罚的。虽然在别人眼里,这个孩子已经很不错了。

其实,父亲的功能就是养育、托举儿子,把儿子从母亲的怀中拉出来,让他从婴儿变成男孩,再成长为男人。

而不是去打压他,让他时常有自卑情绪,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甚至拿命去搏,才会有安全感。

不得不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很好的社会,是一个民主、法制的社会,它避免了俄底浦斯的血腥冲突。

另外,这个社会有很多的超越父亲的象征层面的东西。比如:比父亲活的时间长,比父亲挣钱多,比父亲学历高,比父亲见多识广......

比如像那些做IT的人,很年轻就能够挣比父辈多很多的钱。他们已经在象征层面把父亲给杀死了,父亲只要活在他们心中就行了,已经不再作为他们的对手存在了。

所以,一个男人,要想有一番成就,就必须首先跨越父亲这座大山,然后才能征服世界。

而跨越父亲这座大山,象征层面就是要在精神上杀死父亲。

而做为父亲,一定要配合儿子,要经常”死“在儿子面前。

如此,善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