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哪吒已经不是我以为的那个哪吒了

围观了下这个夏天最热的哪吒,作为一个不完全宿命论者,看完改命故事有些感悟想分享。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哪吒已经不是我以为的那个哪吒了。

哪吒一度是以下面这样的形象存在在我脑海里的。

脑海里的哪吒是穿红肚兜的

但今天的哪吒,真的是丑到我不忍直视,声音也糙的很,想不通他爹妈那么好看怎么生出这么个丑娃,一定不是亲生的。还是浴火重生后的大哪吒入眼。

不忍直视的国宝级小哪吒

帅不过三秒的大哪吒

从前,一直是站哪吒和孙悟空CP的;今天,开始站哪吒和敖丙CP。

冰火CP

共生

言归正传:

通俗一点,这是一个三岁小孩通过牺牲自我最终刷新人们认知的故事。也传达着作者的本意,刷新我们的认知。

燃爆一点,这是一个魔童逆天改变命运的故事,我命由我不由天。虽然没燃起我内心的小火团来。

故事不短不长,想多了总能从各个角色各个情节悟出点什么,一千个观众一千个哪吒。

哪吒的三岁短暂人生,可观照现实中的我们的一生。

私以为,人的一生都活在“无我——本我——他我——无我”的设定中。

人刚出生时,都是处于无我状态的,自身无意识,对自己也无认知。

哪吒是带着原生之罪出生的,性本恶,当脱离金项圈约束时,他又回到无意识无认知状态,释放了原生之罪,行恶。

因着金项圈的约束和父母师父的循循善导,原生之恶渐渐消弭。

这些最初接触的人和物,让他对自我有了认知,形成本我。接触外界后,形成他我。

此处的本我,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本我,意指自我认知里的我。

在哪吒的认知里,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英雄。

但在他人的认知里,他是无恶不作的恶魔。

本我与他我之间的差异,隔着整个天地。

而哪吒,想消除这个差异,实属不易。

就像片头所言:“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也无法搬动。”

他委屈过,尝试过,叛逆过,期待过,也失望过。

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

谁不是活在别人的成见里呢?谁不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呢?

谁能时时保有全面客观的高度认知?谁能融入谁的生活完全了解谁?

谁又对自己说的话负责?谁又会考虑到自己说的话对别人会造成什么困扰?

谁又能真的只做本我,完全抛弃他我呢?谁能完全不在意别人看法?

其实,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都在像愚公一样,一点一点搬除本我与他我之间的这座大山。

(PS:有这么座大山压着两三岁的哪吒,他能睡得好么,怪说那么大的黑眼圈。)

当不再执着于本我,放下他我时,这座大山已成平地,自身则达到另一个无我境界了。

无我者非我,非我之我。在任何境况下,都能成为一种顽强的存在。

小哪吒不再纠结是灵珠还是魔珠,顺从内心做真我,他改命了。

愿尘世中的你我,皆能活成无我,绽放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