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層次與專攻

層次與專攻

與其判斷爭論的某種對錯,遠不如找其微少一點正確加以運用發揚和光大。

術業有專攻,任何一學科,甚至手藝,乃至技巧,只有少數人,能達到最高的境界。討論他們的地方,是核心期刊,專業會堂等等。

但多數人,是俗人,

俗人沒什麼不好,這裡的俗,與庸俗的俗不是一回事。

在這裡,俗,其實是一種境界,準確地說,是一種方位。你在那裡,我在這裡,如此而已。那裡,與這裡,沒有好壞,上下,高低一說。

但現實生活中,經常存在一種誤區,好像層次高的就好,層次低的就不好。上層次,上水平。打基礎,練內功,上水平。這樣的話,也能上了中央和部隊的紅頭文件。

這其實是誤解了層次的本來意義。

就一個架構的組織部門來說,區別他們的是上下級。

是不是,團組織部門的水平,就理所當然地比軍偉組織部門的水平,要低嗎,顯然不是,只是位置的不同。有機關公文處理的要求,我們不能因為在團組織部門就可以比軍偉組織部門的錯字可以理所當然地多錯幾個。

上市公司分公司人力資源部門,就可以比總部人力資源部門多出點差錯?

所以,當描述層次的含義是上下級的時候,層次不代表水平。

從精神世界的站位而講,層次不過是個方位。我們同時站在地面上,沒有哪一塊地面更高貴,更正確。所以,所謂的上層次,不過就是說,站到了與俗人不是一個地方的地方了而已。

假如真有什麼區別的話,不過,術業有專攻而已。

在術業專攻的過程中,重要的是業與攻。

至於,出身,宗派,是否正宗,是否嫡系,統統地不重要。

當一門術業,空虛到要靠虎皮來充滿嚴肅的時候,

當一門學科,心虛到只能靠權威來支撐的時候,

其實,它已經什麼也沒有了。

正如,攝影藝術,無論你的相機,多麼地萊卡,你的攝影理論,多麼的好萊塢。但只能拍出你自己懂的照片,那即使真的是上層次。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傳世的,只有思想和作品。

其實,我覺得我作為俗人,生命中的99%,並沒有想到什麼傳世。

能學會一個簡單的道理,每天能進步一點,每天能與人的交流中,又新知道(還不是掌握)了東西,就足夠了。

這或許也是,朋友圈的心靈雞湯,層出不窮的原因。

陽光下,辛勞的農夫在耕作,

清靜處,莘莘學子在潛心攻讀,

我們學習研究的目的,

並不是讓農夫也成為學子,

也不是讓學子去做農夫,

只是學子有學子的道,

農夫有農夫的樂。

另外,當俗人也搞不清俗的真正含義的時候,就會盲目崇拜,崇拜權力,崇拜權威,崇拜別人都說對的東西即使自己也不懂。

所以,無知自然會產生迷信,盲從,抱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