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防风”,价值极其珍贵,请您识别,若山中遇见,别再错过了

小时候,元宵节常常有猜灯谜的活动,除了看灯,看焰火,猜灯谜也是我最喜欢的娱乐项目了,在人群里挤进挤出,揭了不少谜语条儿,十有八九能猜中,也因此赚了不少的铅笔、小毛巾甚至小人书之类的奖品,那种乐呵,很长时间都在回味。

其中有个老掉牙的谜语,至今还记得:寒冬腊月纸糊窗(猜一味中药),谜底就是“防风”。虽然打小没见过纸糊的窗户是个什么样子,但是从各种小人书里知道,从前没有玻璃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用纸糊窗户的。想想就知道,寒冬腊月,没有糊纸的窗户是个什么景象?嗖嗖地灌冷风儿,伤风感冒在所难免,所以要防风。

其实防风就是一味治疗伤风感冒的中药,以根入药,几千年来在没有西药的时代里,中国人就是靠防风、荆芥之类治疗感冒的。已经是很久远的记忆了,不晓得是从那一本小人书里看来的,也记不清是李时珍还是张仲景,今天只是介绍一种植物——“防风”!

为了更好地了解防风,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传说古时大禹治水,当“地平天成”之时,在会稽大会诸侯,论功行赏,并筹划日后的治国大计。各州省诸候,纷纷赶到会稽山下一片欢腾,史称“执玉帛者万国。”可是同大禹的父亲一起治过水,如今又帮助大禹在浙江山地治水的防风氏,却没有赶到。大禹以为防风氏居功自傲,瞧不起自己。过了一天,防风氏赶到了,大禹一怒之下,便下赶走了防风。

防风被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因为他从浙江赶到会稽,要经过苕溪和钱塘江,当时因为苕溪又发大水,防风氏接到通知,虽然日夜兼程,还是迟到了。当时从大禹感到奇怪,便下令找防风。细看满肚都是野草,这才知错怪了防风,大禹后悔莫及。

防风散落在山野里,长出一种伞形羽状叶的小草。后来当地乡民为治水受了风寒,头晕脑胀,浑身酸痛,非常难忍。病人中有人梦见防风要他们吃这种草,说是能治风寒病。乡民们试着一吃,果然病就好了。乡亲们说:“这是防风神草,就叫它“防风”吧!直流传至今。

防风,又称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我国东北、华中、华北以及西南等地,野生于丘陵地带山坡草丛中,或田边、路旁,其根粗壮,长圆柱形,主要以根入药,是不可多得的解表中药材之一。最近几年野生防风的价格也是翻番上涨,就目前为止市场上纯野生防风已经要价到300多元一斤,以纯野生种子种植数年仿野生货也要高达上100元。

野生防风使用以前以国内为主,慢慢的随着国内野生防风资源的减少,价格也水涨船高。在高价位的引诱下,近几年来,外蒙货防风和俄罗斯防风开始少量的在市场上流通,那时多数人还不太认可外蒙货和俄罗斯货。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野生资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外蒙货和俄罗斯货又能符合药典要求,所以渐渐开始被大众所接受,成为市场上主流的货源。

关于防风就介绍到这了,认识了吗?告诉家乡人,此为“防风”,野生极其珍贵,请你识别好,若山中遇见此物,要保护好,答应我,请少挖些,因为太珍贵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留言与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