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带来的麻烦,痛不欲生

现在,拔智齿似乎成了一种常见操作。因为智齿不仅没用,还惹事:

长不出来——拔了!顶前面的牙——拔了!引发蛀牙——拔了!牙龈发炎——拔了!

现在没事,万一以后发炎呢?——拔了!

曾经的智齿也是清清白白一颗牙,和其他两个大槽牙平起平坐。这样说拔就拔,考虑过智齿的感受吗?智齿心里苦。不是它长得太大太慢,而是现代人的用牙太省、磨损不够,用不上一颗安静的智齿了!

明明牙床已经很拥挤,为什么还要在20岁左右长出一颗,哦不,是四颗硕大的新牙来添乱,拔了!于是,每天有无数颗智齿(或智齿残躯)命丧牙科诊室,还患者一个从容的口腔。

我们的牙齿是个很傲娇的存在。一方面,它是我们身体上最坚硬的部分。另一方面,一颗牙掉了就永远再见,长不出新的来,而且长在嘴里的牙齿自我修复能力也不强。头发能够更替,牙齿不能;两节断骨之间可以长出结实的骨痂,而断掉的牙齿需要粘合或植入假体。总的来说,可以把牙齿理解为一生一套(乳牙+恒牙)的耐用工具,没了就真没了


牙齿的硬在于物质构成。牙冠最外层的牙釉质(就是看起来半透明发白的东西)是身体上最硬的物质,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这里没有神经或血管,长成后不可再生。牙釉质里面浅黄色的结构是牙本质,这里更软、更敏感,可以缓慢再生。牙本质往里,就是牙髓腔了。当磨损发生,最外层的牙釉质会最先丢失,随后是牙本质,牙冠也会越来越扁。像越用越短的铅笔芯,上下牙接触、前后牙摩擦、咀嚼、啃咬、甚至是空气里的风沙都会影响牙齿。

在智齿长出前,门牙等牙已经磨损了十几年到几年不等。如果放在史前磨损严重的时代,你的其他牙可能会嗷嗷待哺地迎接智齿的到来。有些研究者认为,人的牙齿其实本来应该一边磨损一边往前走,给智齿留出生长空间的。

在现代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变化的影子。比如,1972年,爱荷华大学的牙医威廉·德考克(William DeCock)发现从12岁到成年间,儿童的齿列深度减短了。但这些记录远不及古人类标本上的夸张。

如果你拔过牙,你可能会知道我们在嘴里看到的乳白色牙冠只是冰山一角。牙冠之下的浅黄色牙根构成了牙齿的大部分长度,有的牙齿有一个牙根(比如虎牙和门牙),有的有两个(下槽牙),甚至三个(上槽牙),不管有几个,这些牙根都穿过牙龈,插入牙槽骨内,由牙周韧带加固。牙槽骨不是单独的骨头,而是下颌骨和上颌骨中与牙齿相连的部分的称呼。


即使深插入骨,牙齿也可以前后左右地倾斜和漂移,

需要牙套的牵引。而其中一种移动就是朝门牙牙缝方向移动(近中移动),这将缩短齿列长度,可能的结果就是为最后出现的智齿提供空间(这种移动的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唇颊压力、前后牙摩擦有关)。

作为第三臼齿的智齿自己其实也难逃其咎。和别的牙相比,它真的是一颗深井冰的牙齿。不管是冠还是根,形状都很放飞。虽然都是臼齿,但第一臼齿和它相比就像正常桔子之于丑橘。智齿生长之初的牙胚有时也位置不太好,这样牙冠的位置先天不良,后面牙根再扭曲也无力回天。


最后,比起把牙磨到正确咬合位,如果智齿挤得发疼,还是拔了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