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CBA提前轮休,是给80后职场规划的生动一课

2020来临,80后们开始从30向40迈进,逐渐体验人到中年的职场甘苦。林书豪,于1988年出生在美国加州,80后。

2019年12月29日,北京队做出决定把林书豪提前轮休,以激活外援汉米尔顿搭档尤度来征战CBA, 并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以96:90击败四川,结束两连败。

--- 1 --- 当时年少春衫薄

11-12年,还在杜克读书的时候,历经了席卷全美的林疯狂。清晰记得有天晚上10点多开车从学校回宿舍的路上,收音机里播放着ESPN的调查:在以下哈佛毕业的名人里,你最想成为哪个?尽管候选人里还包括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等著名人物,但林书豪还是以绝对优势占据第一。那时的林书豪,风头一时无两 - 从青涩中爆发,在绝望中抓住了希望,转瞬间花团锦簇,换了人间。


那时的我们,多为80后,很多人也有着相似的意气风发 - 辛苦的考G考托写essay,准备各种申请资料,经历了一番痛苦挣扎后终于过关斩将被名校录取,难免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做过一些锦绣前程的梦。

--- 2 --- 好染髭须事后生

凭借尼克斯林疯狂的表现,林书豪还是得以从火箭那里拿到一份大合同。在之后的大概7个赛季里,他辗转火箭,湖人,黄蜂,篮网,老鹰以及猛龙。财务方面其实已经很成功了,他NBA职业生涯薪水达到6千4百万美金。但由于受伤等影响,论及场上的表现和影响力,却始终难达尼克斯林疯狂的高度。虽然有些遗憾,但无论怎样,作为在美国学习生活多年且喜欢篮球的国人,当然会支持他:毕竟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整个联盟黄皮肤的唯一代表。无奈形式比人强,在略显尴尬的收获总冠军后,林书豪无法得到一份新的NBA合同,最后来到CBA。

这很像80后这一代的很多人:靠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以及坚韧的努力,年轻时能够在一线城市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在打拼多年为公司奉献无数汗水及睡眠后,突然某一天HR一份解约通知,把一切打破。很多人于是想着回到家乡,回到二三线城市,幻想也许那里竞争没有那么大。也许,自己在那里还会受到尊重。

--- 3 --- 虎伏深山听风啸

林书豪在CBA的表现可以说中规中矩。虽然人气爆棚,但无奈CBA对于小外的期待实在是太高了:需要能突,能投,能防守,能串联。需要组织进攻时细腻顺滑,对位防守时粗快糙猛。同时作为人气选手,还要适应各种凶悍的小动作。所以,虽然中国篮球水平和美国差8条长安街,但不要以为空降一个NBA球员就能怎样。没办法,就是这么个环境,不适应也得适应。

这故事听起来是否非常似曾相识:不少人在头部大厂奉献了多年心血后,被更年轻的血液替换。以为凭着北上深的经历,回归小一些的城市定能斩获一片新天地。不曾想在2,3,4,5线,生存规则,行事作风,对“能人”的定义都完全不同。貌似节奏缓慢,但好坑太少,而且再能干,很可能也非背景关系的对手。之前的一线经历突然成了成功的非充分,非必要条件。没办法,就是这么个环境,不适应也得适应。

--- 4 --- 为有源头活水来

林书豪无疑是个优质偶像。周围体育圈里和他有过接触的朋友都说他谦逊,职业,有礼貌,愿意为别人着想。这当然为他带了了更多的商业合作的机会 - 从各种代言到综艺节目。其实以他的背景和能力,就算不考虑NBA已获得的丰厚收益,作为哈佛毕业的高人气偶像,也断然不用为生计奔波。NBA退役球星里,有的落魄到需要贩卖总冠军戒指,或到星巴克打工,但也有能力出众者潇洒转型 - 比如我的杜克同学Pat Garrity就是退役后选择继续读书,高GPA毕业后先去了著名对冲基金桥水,现在是底特律活塞队的副总经理。


我猜,这可能就是NBA对于80后中年职场的温馨提示吧 - 在花团锦簇时多思考退路,与人为善,多方位寻求出路,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虽然有浓浓的鸡汤味儿,却是被反复验证过了的经验。

林书豪,过去十年里的一个鲜明符号,能否在2020年完成中年就业的转型继续闪耀CBA, 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