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夾城裡,再也不見

在清揚路的西面,老體育場的南邊

有塊地方

俗稱“四夾”地區,夾城裡

去年夏天

夾城裡棚改徵收啟動了

長達九年的“拆遷”長跑總算是終結了!

夾城裡已經成為歷史

夾城裡地塊在民國前,還是一片的荒蕪地。民國初年,無錫民族工商業迅猛發展,申新紗廠、茂新麵粉廠等相繼建立,外來打工者就來到這裡搭草棚、卷地龍,形成了居民區。後來居住者越來越多,竟發展成前夾城,後夾城,新夾城,夾城新村,俗稱為“四夾”地區。

夾城裡地塊早在2009年就被列入無錫城中村改造項目,大部分居民相繼搬離,經歷了斷斷續續長達九年的拆遷,如今這個地塊的老房子裡還居住著百餘戶老年人。夾城裡的不少老屋已經拆空,與之前的熱鬧相比彷彿兩個世界。

扛上相機

再逛了一次夾城裡

再也不見

曾經熱鬧喧囂的振興路,一半的商鋪已經推倒建了牆,剩下的一半也大多捲簾門緊閉。背靠附近的一棉、四棉、天元麻紡廠,曾經的振興路是“布料—成衣”一條街,如今紡織廠已經外遷,振興路的輝煌也只能從陳舊的招牌上窺得一二了。

除了衣服和布料

振興路的湯圓、毛華玉蘭餅

也是不少無錫人的記憶

其實無錫牛蛙界的老大哥

也是從振興路發家的

現在這些美食早已經搬家

蹤跡難尋了

仍在堅持營業的振興路菜場,商戶說這裡還沒有接到停業通知

從振興路往夾城裡走

已經是一片廢墟

雖然住戶不多了

但阿婆種的番茄

照常開花結果

理髮店的大門緊閉

藤椅上乘涼的阿公

已經住進了新房吧?

拆遷的標語旁

是夾城裡旁邊的定銷商品房廣告

路上行人無幾

多是收舊貨、門窗、木料的淘貨人

看一眼,少一眼了

旁邊就是喧鬧的市中心

夾城裡的時間卻停滯了

夾城裡做湯婆子的老銅匠

現在又在在哪兒呢?

■■■■■

棚改拆遷、老社區改造的同時

交通、醫療、配套、教育等建設

也在不斷完善發展中

雖然近幾年無錫的房價在不斷上漲

但無錫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聲明: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展現社會新貌,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通過私信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