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18讲-序章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年的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中华民族能维持几千年不衰,不被世界淘汰,无疑离不开其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力量。古人早在《礼记·学记》开篇就有精辟的论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可惜的是,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亟待我们的恢复与挽救。几千年的社会实践证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确实是维系社会安定和谐的强大力量,是国家繁荣兴盛的基石。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古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过时,因为真理是永恒的、历久弥新的。就像太阳,虽然古老,但每天都是新的,她不仅赋予人类生命,还带来光明和希望。古圣先贤的教育,就像和煦的阳光,普照寰宇,带给人类幸福、美满。

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可以追溯到四千五百年前,代代相传。在汉武帝时代,正式将儒家学说确立为教育政策。这个教育政策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直到七八十年前,才逐渐被废除掉。

这一直占主导地位、美好的传统教育,究竟教给我们什么呢?

它教给我们什么是道。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此之谓道。

它教给我们什么是德。人类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越地做人,此之谓德。

它也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不论贫富贵贱,都会自然产生五种关系:

父子–父慈子孝

君臣–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君使臣与礼,臣事君以忠。

夫妇–男女有别,男主外,女主内。夫妻能各尽本分。

兄弟–长幼有序。兄弟姐妹和睦友爱;

朋友–人与人之间交往,守信用,讲道义。

这些不是谈玄说妙,而是人伦大道。“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这五种关系。我们要明白,顺应五伦之道是做人的根基。如果违背了五伦的自然关系,人就难以立身处世;家庭不和,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国家就失去了安定兴盛的人道根本。

这五种关系正常运转的自然法则,是永恒不变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明了的安身立命之学,也是维系社会安定常态的世间大学问。

本书就是以五伦课题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教育总纲,让我们细细地去领悟其中的真实智慧,并将此融会贯通,应用于实践,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寻求社会安定、以德治国的当今时代,从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