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不是瓜,木桃也不是桃,你要赠我木瓜,我还会说你抠门

第一次听说“木瓜”,是在我很小的时候,电视上放了80年代的动画片《咕咚来了》,成熟的木瓜掉入河中,声音把一群小动物吓得纷纷逃跑,以为是怪物来了。

后来听大人说,居民区里的花园边上那几棵不显眼的树就是“木瓜”,那几棵树四五米高,瘦弱不堪,偶尔才能看到一两个拳头大小的半黄果子。当时总觉得动画片里那个才是真正的木瓜,这几棵树大概就是不知名的野果子。

我见到的木瓜,是这样的。图片:刘冰 / 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


二十多年后,花园翻修,那几棵树也伐了,那时候我才知道,这几棵树才是真正的植物学上的木瓜(Pseudocydonia sinensis),而动画片里那种吓小动物的植物,是另一种冠以木瓜之名却更常见的水果,番木瓜(Carica papaya)。

虽然那是一部1981年的剪纸动画,但动画片里植物的特征做得很清楚,有着笔直高大的树干和巨大的分裂叶片,果实全都簇生在树干上,背景植物是充满南国风情的棕榈和椰子。稍微有植物学知识的人都能看出来是南方地区常见种植的番木瓜。

动画里的“木瓜”,是这样的。图片:Pixabay


被迫淡出的真木瓜

番木瓜原产热带美洲,但比中国原产的真·木瓜要常见得多,不但在南方生长广泛,而且在水果、加工食品、化妆品和保健品等领域都有一席之地,占了真·木瓜之名,现在人们提到木瓜,往往是指番木瓜。

相比之下,真·木瓜较为少见,除一些特产地区,几乎快要淡出人的视野。但它的亲戚皱皮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却较为常见,作为早春开放的蔷薇科观赏植物,在公园景区、城市绿化带等地大量栽培,同样作为观赏植物的,还有开花更为繁复艳丽的杂交品种华丽木瓜(Ch. × superba)。

华丽木瓜,相比木瓜,你可能更熟悉这样的花。图片:张敬莉 / 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


比起这些矮小的观赏亲戚,木瓜本种要高大得多,可以长到三四层楼高,但开花比较腼腆,也不甚密集,粉红色的小花往往隐藏在茂密的枝叶中,不甚引人注意,就算偶尔瞥见,可能也会把它当成其他的蔷薇科植物。但木瓜的树干很有特色,树皮会片状剥落,呈现出黄色和绿色相间的迷彩色。

大约中秋节前后,木瓜的果子成熟,暗黄色的果子挂在枝头,状如大梨,又像小型的蜜瓜,清香的气息四散,如果周围恰好又有桂花,两股香气交织在一起,更令人沉醉(或者更加头昏脑涨)。

木瓜,黄色的果实和斑驳的树皮。图片:Olga Grygorieva et al. (2019)


木瓜的果子挂得太高,摘取困难,但果实较重,熟透的果子也像番木瓜一样会掉下来,如果恰好没摔烂的话,就可以捡取品相好的果子,摆在室内,一室清香。也可以放在车内,卫生间、男生寝室等气味不甚美好的地方,比什么空气清新剂效果好得多。


木瓜不是瓜,木桃木李也不是桃李

木瓜家族成员不多,除了木瓜本种和皱皮木瓜等园艺种类,较常见的还有毛叶木瓜(Ch. cathayensis)、日本木瓜(Ch. japonica)。它们都属于木瓜海棠属Chaenomeles。木瓜海棠属常与真·海棠所在的苹果属混淆。因为皱皮木瓜自古便有海棠之名,因其花形类似海棠,而花梗极短, 位列《群芳谱》中的“海棠四品”,称为贴梗海棠。又因其枝干坚硬,称为铁脚海棠。

皱皮木瓜。图片:徐晔春/ 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

木瓜海棠属的几种植物花形与果形都很类似,但唯有木瓜的花是单生,其余种类的花为簇生,而且木瓜枝干无刺,其他几种都有枝刺,凭这两个特征可以单把它区分开来。也有分类学家根据现代分子学证据,给木瓜安排了一个单种属

Pseudocydonia。

古代的木瓜类植物分类也很混乱,比如《诗经·卫风·木瓜》那经典的三句,提到木瓜、木桃、木李三种植物。其中木桃又叫楂(chá)子,古人把它归为木瓜的同类,认为它果实较小,味较酸涩而多渣,也叫“和圆子”;木李又叫榠(mínɡ)楂,比木桃和木瓜都大,而且颜色最黄。

榅桲的果实。图片:宋鼎 / 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


可见古代区分这些木瓜种类,是看果形、果色和口感,而花单生和有无枝刺这两个重要特征被忽略了,因此这用来送礼的木字辈三兄弟很难一一对应现代的木瓜类植物,甚至不能断定是木瓜海棠属植物。据陆文郁《诗草木今释》考证,诗经中的木瓜、木桃和木李分别对应植物学上的木瓜、皱皮木瓜和(wēn)(po)(Cydonia oblonga)。

榅桲的花叶也类似木瓜,但果实有毛,很好辨认,在古代本草书籍中被划分为木桃的同类,特征是“生于北上而多毛”。而木李最大,颜色最黄,所以我觉得,诗经中的木李指的才是植物学上的木瓜,而诗经中的木瓜对应的是果实颜色黄绿的皱皮木瓜

皱皮木瓜的果实。图片:徐永福 / 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


不好吃的“傻瓜”

木形容人有呆的意思,木瓜也可以当笨蛋、呆瓜的意思讲。比较巧合的是,在邻国日本,皱皮木瓜对应的日语汉字也是“木瓜(ばけ)”,这个发音在日语里恰好又有笨蛋的意思。而植物学上木瓜对应的日语是“花梨(かりん)”。

木瓜在古代多为药食两用,因在古代有个“铁脚梨”的别称,一般用来治疗各种腿脚疾病。《本草经集注》记载用木瓜治疗腿肚子抽筋,连服用都不必,口呼木瓜之古名,在土上写出来就痊愈了。如果有人得了跟腿脚疾完全不相干的脚气病,以木瓜切片装袋,脚踩在上面,就可以好转。此外,也有用木瓜树做拐杖和泡脚桶的。

木瓜的果实。图片:유리언니 / Wikimedia Commons


至于食用,因为木瓜果质坚硬味涩,生吃肯定是不行,需要用多种方法加工,切片用盐、蜜腌制,做成果干;或是蒸熟捣成泥,加入蜜姜煎水,冬日饮用;或是切成细丝,加入姜片、甘草、紫苏和盐浸泡,夏日沉入井中,等冰凉了提上来当冷饮。现今云贵地区的酸木瓜也很有名,但所用材料不限于木瓜和皱皮木瓜,也有用番木瓜的。

腌酸木瓜。图片:时容器酿 / 豆果美食


古代木瓜中最有名的是产于宣州的宣木瓜(实为皱皮木瓜),年年进贡朝廷。《图经本草》记载宣木瓜在刚结实的时候,把纸花贴于其上,经夜露日晒,纸花便渐渐变红,现出纹理,故有“宣城花木瓜”之美称。宋代杨万里有诗:“天下宣城花木瓜,日华露液绣成花。”


不但能伤乳,还能伤心

木瓜最为人熟知也流传最久的典故,是诗经中那三句。几千年来文人对这三句诗所含意义理解不同,或说是赞美齐桓公,或为男女之间示爱,或为朋友互相赠答。古诗词中以最后一种含义表现最多,文人墨客之间互相赠诗,表达伟大友谊。

云南用来入菜的木瓜,果肉较脆软。图片:李十针 / 豆果美食


自汉以后以木瓜表现男女之情的文学作品比较少,印象里比较深刻的是《红楼梦》里贾宝玉进秦可卿闺房,房中便摆着一个“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不但是男女之情,而且是相当大胆的男女之情了。

1994年现世,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的战国竹简上,记载了《孔子诗论》对《木瓜》诗的理解:这首诗里其实有一种不太爽的讥讽情绪。你送我木瓜,我送你美玉,为啥呢?你这礼物太穷酸,没给到位,那就回赠你厚礼,这样既能显示我是个敦厚君子,还能寒碜你

木瓜的花。图片:Dalgial / Wikimedia Commons


这种说法虽然有些“阴谋论”意味,但也不失有趣,可以利用利用。比如,过年时你的亲戚给你一个200的红包,你就可以给他的小孩封一个2000的红包,如果这位亲戚看过《孔子诗论》又爱面子,应该会还你一个20000的红包,或者绝交(误)。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6年第102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霜天蛾。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