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和登月使命

天文学 | 教育 | 认识世界 作者 / 高爽

1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刚刚和中国建立关系。中国赠送给美国一对儿大熊猫表示友谊。它们的名字叫玲玲和兴兴。作为答谢,卡特总统给中国送来了1克重的月亮岩石。中国科学家就在这1克石头的基础上进行关于月亮的研究。欧阳自远院士临危受命,接受了来自月亮的1克小石头。

为了保险,这1克样本被分成两份。其中0.5克送给北京天文馆,今天这块样本就在北京天文馆的展厅里展出,我建议你去看一看。另外0.5克用来研究,天文学家们就在这块小手指甲大小的石头上做文章,一口气发表了14篇论文。不光证明了这块石头真的来自月亮,还搞清楚了来的具体位置和取样的时间。

现在中国的嫦娥号探测器也已经登上了月亮,但整个工程都建立在当年0.5克小石头的基础上。这就是天文学资料的匮乏程度,也就是天文学家从匮乏的数据里面压榨出精华的力量。

你看,这一切都建立在两只大熊猫的基础上。

2

欧阳自远和他的团队证明,那块还没有小手指甲盖大的石头的确来自月亮,来自1972年12月7日登上月亮的阿波罗17号任务。在那次任务中,两位宇航员总计在月亮表面活动了22个小时。

这是人类第六次成功登上月亮,也是最后一次。

就是在这一次任务中,宇航员拍摄了在月亮上看到的地球的照片。今天,你的微信启动画面就是这张照片。

3

从1969年第一次成功登上月亮,到1972年告别月亮,12个人曾经在月面上行走和工作。有一本书,完整记录了登月的计划和实施过程的珍贵影像资料。

今天,我必须向你推荐这本书。

就在整整50年前的今天,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代表人类第一次站在月亮上,印下了第一个脚印。

《登月使命》获得美国宇航局支持,为你再现人类历史上最困难也最成功的工程。

难在哪呢?

这个工程使用的全部电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的总和,还比不上你手里的一部手机的运算能力。这个工程是人类第一次使用自己的力量,抵达天界的另一个天体。

在下方写下你的留言,分享你经历过的最艰难的任务,留言点赞的前3名可以免费获赠一套《登月使命》。

高爽的得到app课程

历时1年打磨

大纲推翻6次

每节课平均修改8次

超过16000人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