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離婚》:年輕人結婚前必須上的一堂課

讀完王海鴒的小說《中國式離婚》,像被人打了一頓,頭昏腦脹,渾身不適。

宋建平和林小楓的婚姻,是中國失敗婚姻的典型。從他們的婚姻中抽絲剝繭,我們也能看到幸福婚姻本來應該有的樣子。

夫妻相處,不能靠情緒發洩走到盡頭

我非常不喜歡宋建平和林小楓的相處模式。雖為夫妻,他們卻像長不大的孩子,在相處中,永遠都想刺痛對方。

小說一開始,是林小楓目睹了退休後的趙院長悲慘的晚年。晚上,林小楓與宋建平談這件事,並表示,她不願像趙院長一樣,晚年那麼悽慘。

本來,這是一件非常勵志的事,可是,她話鋒一轉說,宋建平,你別在體制內幹了,到民營醫院吧,掙錢多。

宋建平說,他現在乾得很好,而且家裡小日子過得挺好,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結果,林小楓“我恨的就是你這個比下有餘”。

最後,她把兒子的教育問題拿出來了,說沒錢,就上不了好小學,就上不了好中學,就讀不了好大學,一輩子就完了。

宋建平說要再想想。林小楓便罵他窩囊廢,一點用也沒有。最後,林小楓回孃家了,還以離婚相威脅。

整本小說中,林小楓與宋建平的相處,基本就是這種模式:我想做這件事,你不同意,我一哭二鬧三上吊,回孃家,拿兒子當擋箭牌,總之,要把情緒宣洩到極致。不要跟我講理性,我只在乎我的感受。

這是標準的“套路”。在《中國式離婚》中,林小楓與宋建平這對夫妻一開口,便自以為自己說的是真理,你不聽我的,我打著、罵著、哭著、纏著也要讓你聽我的,我要做主。

基於此,讀者總是一次次地看到,這對夫妻屢屢把對方的尊嚴撕碎在地。人的美德,在無節制的情緒宣洩中變得暗淡無光。

不得不說,再好的感情,也會在這種畸形的相處模式中走向毀滅。

在婚姻中,要尊重人,也要有自尊

在小說後面部分,律師對女主角林小楓的判斷,是她患了“精神病”。林小楓不認可,反而認為律師有精神病。

很多讀者認為,林小楓的“精神病”,體現在最後,她為了抓住宋建平出軌的把柄,而把宋建平和娟子迷暈拍照上。而我認為,從她對待宋建平的總體態度上看,她的“精神病”一直在潛伏著。

我這裡指的“精神病”,是林小楓從來沒有尊重過宋建平,也沒有尊重過自己。

宋建平是人才,他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在體制內醫院工作,既受人尊敬,自己也很樂業。雖然拿的是死工資,但小家庭也算是中等水平,並不比同齡人差。可是,社會上,一群先下海的人,已賺得盆滿缽滿,開始買車、買房、讓孩子讀名校,林小楓看在眼裡,失衡在心裡。

兩相對比,她把宋建平取得的成績一筆抹倒,只用掙錢多少去衡量宋建平。孩子上不了名校,她認為宋建平不為家庭著想,是個廢物。在心底裡,她對自己的丈夫充滿鄙夷、厭惡。

待宋建平入駐合資醫院、收入成倍增長,而林小楓辭職做家庭主婦之後,她又認為宋建平事業人生雙豐收,可自己為了家付出了一切,卻什麼也沒得到。她開始像看犯人一樣盯著自己的丈夫,生怕別的女人染指,漸漸迷失了自我。

宋小楓,是當下一部分女性的代表。這些人,當男人一無所有時,她們看不起男人;當男人功成名就時,她們看不起自己。

既不尊重他人,也不尊重自己,這樣的人,是標準的“神經病”。有這種思維的人,很難擁有完美的婚姻,因為她們就是自己婚姻的“破壁人”。

美滿婚姻,不是“東風壓倒西風”,而是妥協的結果

宋建平和林小楓在婚姻中矛盾不斷,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兩人都在挑對方的錯,而且一直都在試圖採用各種手段,讓對方承認自己是錯的。

例如,在明知只有離婚一條路可走之後,宋建平和林小楓同時想到的,是抓住對方出軌的證據。

劉東北給宋建平出主意,讓林小楓與網友網戀,轉移對宋建平的注意力。宋建平卻拿著聊天記錄,讓律師證明,自己的妻子出軌了。

而林小楓先是認定肖莉是宋建平的情人,後又認定宋建平和娟子在一起了,並在半夜去敲娟子家的門,要捉姦。

看到這裡,我一直在“出戏”,總是不自覺地想:這是兩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嗎?他們不像是有理性的人,一直都把婚姻當成了“戰場”。在這個戰場上,他們利用各種工具,竭盡全力,目的只是一拳把對方打倒,讓對方永遠失去還手的能力。

可是,退一步設想,即使一方贏了,那麼,這樣的婚姻還能稱作婚姻嗎?在這樣的婚姻中,他們需要的不是另一半,而是一個完全受制於自己的奴隸。

宋小楓羨慕父母的婚姻,羨慕他們身心靈的完美結合。可頗為諷刺的是,宋小楓卻是父親出軌,和另一個女人所生的孩子。為了父親的前途,母親忍著委屈,瞞著所有親友,才把宋小楓當自己的女兒一樣養大成人。

所以,婚姻,哪有那麼美滿。你眼中所謂的美滿,只不過是別人不斷妥協的結果。

“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奉勸如今對婚姻仍抱持這種想法的女子們,打倒對方,並不能顯示你的威風,那只是在給自己挖坑。

“從前,我以為愛就是擁有,就是佔有,現在我懂得了,不是,遠遠不是。”小說的最後,林小楓說出了這句話。但是,此時,他們的婚姻,已經千瘡百孔,再也維持不下去了。希望讀到這部小說的人,能夠早些明白這個道理。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