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保护环境,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

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今天(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

“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我们每天生活的地球,你真的了解吗?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你都做了些什么呢?小编为你整理了一些世界地球日的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地球日的来源

地球日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于1970年发起,他选定1970年4月22日(星期三)为第一个“地球日”。首次“地球日”活动声势浩大,美国各地大约有2000万人参加了游行示威和演讲会。是现代美国环保运动诞生的标志之一,并最终推动了美国环境署的建立,以及清洁空气,清洁水和濒危物种法案的成型。

如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环保节日。

我们的地球承受着一切

我们每日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正面临着种种危机。大气污染,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森林火灾增加,垃圾难题......

▶海平面上升

2014年5月-2019年5月的5年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达到了每年5毫米。2019年,全球平均海平面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全球气候变暖

《2019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显示,2019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摄氏度,仅次于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2015年至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年,2010年至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未来五年可能会创下新的全球年度温度记录;

▶冰川融化

2015-2018年期间,北极9月(夏季)平均最小海冰面积远低于1981-2010年的平均值,冬季海冰平均面积亦是如此。多年冰已几近消失;

▶海洋生态系统破坏

目前,海洋脱氧、海洋变暖和酸化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威胁因素。当升温1.5℃时,预估珊瑚礁将下降至以前覆盖率的10%-30%,而在升温2℃时则下降至1%以下;

▶威胁粮食安全

2018年,有超过8.2亿人遭受饥饿。2019年末的异常强降水是非洲地区暴发严重沙漠蝗灾的一个因素。这是25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也是肯尼亚70年来最严重的的一次;

▶温室气体浓度新高

2015-201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和其他关键温室气体含量均持续上升到了历史新高,二氧化碳增长率比之前的五年高出近20%;

▶森林火灾增加

野火极受天气和气候现象的影响,干旱大大增加了多数林区发生野火的风险。有记录以来因野火造成的最大经济损失前三名都发生在过去四年。前段时间,高温天气和干旱导致澳大利亚多地林火肆虐,过火面积大约1200万公顷,夺去数十人生命,损毁上千座房屋。多家环保组织估算,大约10亿只动物在本轮林火中死亡,或被烧死、或因栖息地焚毁渴饿而死。

“濒危”其实离每个野生物种都不遥远。跋山涉水、探索新世界、组建家庭、尽情撒欢......不被人类打扰的野生动物们,生活自由自在且丰富多彩。拒绝野味,保护野生动物,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们为地球做了什么

“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今年的主题看起来宏大,但其实在生活中,你已经为地球做了许多贡献。不信一起来看看?

▶垃圾分类,这些地区这么做

·2019年11月29日,《海南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通过,自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共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根据海南制定的生活垃圾分类目标,2020年要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力争到2021年全省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海口的一座24小时智能垃圾回收站,市民通过手机就可实现垃圾回收。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2019年7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上海交出了什么样的成绩单?2019年底,上海日均可回收物回收量达到4049吨,较2018年底增长431.8%;湿垃圾日均分出量7453吨,较2018年底增长88.8%;干垃圾日均处置量17731吨,较2018年底下降17.5%。根据上海最新的发布数据,2020年底,上海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的日均回收量将分别达到6000吨以上、9000吨左右、16800吨以下。

↑上海标注不需要餐具等要求的外卖订单数量显著增加。

·《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自2017年9月10日起就已实施,其明确规定,随意抛弃、倾倒、堆放生活垃圾的,单位将被处以最高5万元罚款,个人最高也将面临1000元罚款;而未分类投放的,个人最高将被罚款500元。对于多次违规被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将被纳入执法“黑名单”系统,列为重点执法监督对象。

·2018年7月1日,《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施行,其中规定个人未按规定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的收集点或者收集容器内的法律责任,将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责令改正,处200元以下的罚款。

·2019年11月1日起,《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激励办法》正式实施,每年补助6250万元。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目前全国有237个城市已启动垃圾分类,上海、厦门、杭州、宁波、广州、深圳等18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覆盖率超过70%。

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4省已出台地方法规,河北等12省份地方法规进入立法程序。46个重点城市中,已有30个城市出台生活垃圾分类法规或规章,还有16个城市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立法计划或已形成草案。

海南全面禁塑

2020年4月到11月底,海南在重点行业和场所开展禁塑试点工作,对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等单位食堂,主要旅游景区、大型超市、大型商场、学校、医院等行业和场所及政府相关单位主办的大型会议、会展等活动率先禁止销售和使用(提供使用)列入《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第一批)》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对禁塑各项措施及替代品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为禁塑法规正式实施提供经验。

2020年12月1日,《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将正式实施,这是国内第一部省级出台的专项禁塑地方法规。

海口一连锁店里出售的环保布袋。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火在一天之内把森林烧成灰烬,水和风却需要一百年以上的时间来造林。”(宫崎骏《风之谷》)

地球日每年只有一天,但环保理念应该融入你我的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好这些小事,珍爱地球,守护大自然↓↓↓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保护环境,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

爱护地球

也不止今天

让我们从日常小事做起

共同守护美好家园吧~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