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福20」來了,依然貴得“毫無道理”!


大家好,我是清流。


知乎上有個經典問題:有哪些東西賣的價格很貴,而且貴的毫無道理?


1、Supreme$40的磚頭?



2、Prada$185的回形針?


3、巴黎世家1w+的編織袋?


上面的都是小角色,下面這幅畫布,大家猜猜多少錢???

這幅後現代主義作品《安娜之光》售價高達1億美元。

沒錯,我等俗人的眼中這就是一張紅布。

自然是“貴的毫無道理”。

然而還有更貴的……



01

咱們的主業是保險,回到主題:


市面上“貴的毫無道理”的重疾險是哪一個?

不用懷疑,絕對是平安福

隨便打開知乎、貼吧搜索一下平安福,

滿屏口徑統一的吐槽,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水軍”出征呢……




市面上賣的最好的重疾險是哪一個?

毫無疑問,也是平安福。

去年一整年,平安福的銷售額達到了恐怖的157億元,

比所有互聯網重疾險加在一起的銷量還要多!


市面上升級最為頻繁是哪一個??

毫無疑問,也是平安福。

2013年10月,平安福作為第一代費改重疾險上市,

時至今日,已經六七個年頭。


話說那麼多人吐槽,

平安福也是有廉恥心的,

去年的三連升級,除了修改了很多小缺陷,

還將之前槽點最集中的高發輕症缺失給補全了。


最近平安老總馬明哲也發話,

過去考慮產品時是從公司角度出發,

而不是從客戶需求的角度出發。

過去追求的是人海戰術,未來需要逐步過渡到追求質量的過程。


清流彷彿看到了平安產品變革的星星之火,

恰逢4月1日「平安福20」上線,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平安福20」這次升級,

有沒有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


02

「平安福20」


清流拿到一手資料後,一聲嘆息。

當期望和現實碰撞在一起,

巨大的落差如何填補?

話不多說,直接看圖:


此前「平安福19Ⅱ」是一個主險為終身壽險,附加重疾險的產品組合計劃。



而在「平安福20」中,這兩項責任被合併到了一起。


變成了一款帶身故責任的單次賠付重疾險產品。


終於被迫改了,不再是一個(壽險+重疾險+意外險)的全家桶了,


監管層《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第36條:


保險公司銷售健康保險產品,不得強制搭配其他產品銷售。如果有違法上述規定的產品,必須在2020年4月1號前停售。


✔清流再也不用翻來覆去地來回看條款,

✔ 身故保額與重疾保額一致,投保時無需糾結。


但是「平安福20」產品形態的升級,除了價格略低一點,並沒有給消費者帶來保障內容上的收益。


1)癌症多次賠條件嚴苛


「平安福20」癌症多次賠償,需要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即便我們沒有太多專業的理賠知識,


我們也能知道,癌症2次理賠間隔時間越長,保司賠付的概率就會越低。


而且大多數癌症二次轉移、復發大多發生在3年以內。


平安福這5年的間隔期,給客戶提供的保障著實有點“雞肋”。


2)輕症賠付比例低


輕症指的是輕度重疾,簡單地說,是指在重大疾病的前期,情況較輕的疾病,或是重大疾病的早期症狀。


選購一份重疾險,大部分消費者往往將 99% 的精力都放在重疾上,卻忽視了對於輕症的關注。


其實,相對於重疾而言,輕症更為常見和多發。


目前線上熱銷重疾險輕症賠付比例基本達到 40% 的平均水平,線下某些大公司的優質產品也能達到 25%。


「平安福20」對輕症的賠付依然維持在20%基本保額的上,沒有任何增加,可以說沒升級,對消費者來說沒有實惠。


3)保費依然貴的“毫無道理”


上面說過那些東西賣的價格很貴,


而且貴的毫無道理,我們來看看平安福。


看下面的例子:「平安福20」VS「某重疾險」



某重疾險,在輕症上賠付3次,並且賠付比例40%,45%和50%,逐次上升,


平安福的20%,20%,20%。


重疾保障上,如果前15年確診重疾額外賠付50%保額,即1.5倍保額。


再來看保費,在不加附加責任的前提下,平安福的保費是對比重疾的2.5倍。


每年多交7270元,30年下來多交接近22萬。


能買一個奧迪了》


一個字:真特碼貴!


總之與歷往升級經歷相比,


此次的「平安福20」,遠沒有之前任意一次有力度。


但還是被吹上了天。


03

平安福退保率激增


不過與火爆的新品升級不同,


還有個現象很刺眼,退保“平安福”的越來越多了,


中國平安2019年財報:



平安福,銷售157.32億,但退保5.74億


中國平安2018年財報,這個數據是:


平安福銷售規模168.68億,退保3.01億


2017年,平安福銷售177億,沒有退保金數據;


平安福2016年,更是賣了200億(同無退保金數據)。


這數據是:


一年比一年賣得少,退保一年比一年多。


兩方面原因:


1)互聯網保險(平臺和渠道)的衝擊,


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今日頭條等互聯網巨頭紛紛賣起了保險。



抖音、快手等平臺的崛起,保險渠道不再單一。



2)保險知識普及,消費者不好“忽悠”了。


消費者再也不是保險小白了,


有些客戶對保險的研究甚至比有些保險從業人員還要深入。


很多人都是被X坑瞭然後被迫去研究保險,


結果成了“保險大神”。



因此,平安已經走到了不得不改變的道路,


然而「平安福20」這次的升級卻略顯尷尬。


因為對於買了平安福19II的客戶來說,


平安福20保障責任和平安福19II基本一模一樣,甚至每年還便宜一些。


這就好比你新買了套房子,沒兩天開發商就降價打折了,你的心裡肯定五味雜陳。



04

花力所能及的錢,買儘可能好的保障


如果你預算也比較充足,也喜歡大公司品牌,可以選擇平安福20。


但要想選到性價比高的保險,可能還要再斟酌一下。


其實保險產品評測這事情上,需要個人花時間對比了,


大家可以選擇在網絡上多看產品測評的文章,


然後把中意的幾款產品都整理下來,

然後再去對照自己的需求進行匹對。


我之前寫的測評很多了,大家翻看歷史文章就可以了:


2020,如何給孩子配置保險?

2020年,你應該這樣給父母買保險!

2020最寬鬆的百萬醫療險:健康告知僅一個,趕緊買它!

守衛者3號,鎧甲勇士,家庭護盾!


其實保險產品分析是細緻活,別人替代不了,所以得自己做。


測評文章裡都會有產品對比的表格,大家可以去自己拿條款裡的細節,


按照這個表格的方式,用excel表格填寫一遍,


然後再用產品頁面測算下保費,


這樣的話一目瞭然,有些事情真的需要自己做》



保險科普一年多了,但還是有不少朋友踩坑。


前路漫長,不過也有無盡的希望,還有你我的並肩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