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天,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前言:

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国(广东)第九批援加纳医疗队从广州出发,跨越一万两千公里,到达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纳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后,于北京时间12月31日发出第一篇援非日记,他们的故事开始了...

2020年4月15日 星期三 阿克拉 28℃

王荣飞

中国(广东)第九批援加纳医疗队队员

一大早被呼啸而来的警笛声唤醒,我从床上一跃而起,掀开被子、快步走到窗前,向声音的方向望过去。不出所料,又是一辆奔跑的救护车。近期救护车的警笛声较前增加了很多,我无从知晓这是否跟加纳新冠肺炎疫情有关,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加纳确诊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数量越来越多。

加纳政府对疫情防控非常重视,从本土病例出现之前就已经开始准备和宣传,确诊病例之后的停课、封市场、关边境、封城等措施也可圈可点,难能可贵的是对可疑感染者尽可能的进行咽试纸核酸检测,做到了“应查尽查”。截至4月13日,加纳已经对44421人进行了监测,筛查出了636位感染者,阳性率仅1.4%。阳性率低,说明筛查范围很广,从而减少了感染者未被及时确诊而继续传染他人的机会。在检测能力较弱、检测试剂缺乏的非洲,还能做到“应查尽查”更是显得非常不容易。

正是得益于加纳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措施,加纳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增加速度相对非洲其他几个主要国家明显低了很多。

非洲部分国家疫情发展趋势

国家卫生健康委和省卫生健康委,以及医院领导对我们医疗队非常关心,特别是安全问题。加纳市面上没有医用防护服和抗疫药物,而普通口罩也已经买不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未雨绸缪,早在一个月前,就启动了对58个援外医疗队进行防疫物资补充的工作。而广东省中医院也为我们快递了一批抗疫物资,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张忠德副院长在武汉抗疫前线总结出来的抗新冠病毒的经验中药方剂。

经历了航班停运、政府部门停摆、清关手续复杂等诸多困难之后,今天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这批防疫物资终于到达了我们医疗队。这批物资是由中国驻加纳大使馆代收的,由于物资较多,大使馆李文涛秘书考虑到我们医疗队没有货运车,遂亲自将物资直接送到我们驻地并亲自搬运。大使馆事务如此繁忙,仍然时刻为我们华人华侨着想,提供着超规格的优质服务,我想,这一定是在加纳的每一个中国人最大的福祉。

晚上,我在房间里登记、整理这批防疫物资,心里感概万千。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的国家不会视新冠病毒为普通流感,不会不顾疫情肆虐仍然开工、开市,不会采取群体免疫。看着面前这批国家卫生健康委寄来的爱心物资、回味着大使馆的暖心服务、想着还在路途中的“德叔抗新冠经验方剂”及其他物资,我觉得我们是全世界最安全的、最幸福的人,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晚餐时,队员朱明慧提出一个棘手的问题,她房间的空调又漏水了。上次漏水是一个月前,当时是由驻地所在的华陇公司的本地员工维修的。现在疫情当前,为了尽量减少人员接触,华陇公司已经让本地员工在家待岗了。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办法只有两个,要么不开空调,用风扇代替;要么队员自己动手维修。我以前旁观过维修空调漏水,但未曾亲自实践。我犹豫片刻之后自告奋勇挑战这个问题。于是我找来螺丝刀、爬上桌子上的凳子、拆开空调面板、用手机照明、用棉签仔细清理排水管道、重新调整空调挂机的水平位置。居然解决了这个问题,于是,大家送给我了一个名字 ------“王工”。

往期精彩回顾

援非日记 | 第103天,好风凭借力,送“它”上青云 ——记NICU的第一例有创通气治疗

援非日记 | 第104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援非日记 | 第105天,疫情肆虐的当下,还应该再多做点什么?

援非日记 | 第106天,医疗队队员们,就像家人一样援非日记 | 第107天,积极抗疫,风雨后定能见彩虹!

援非日记 | 第108天,中非爱心接力: 辗转联系多个国家,他终于手术出院了!

附:11位队员单位、姓名

石永勇(临时党支部书记、队长)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麻醉科主任

刘晨柳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

李 育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饭堂中级厨师

队员们

祝你们平安顺利

期盼你们更多的精彩

指导 | 翟理祥

策划 | 石永勇 王军飞 尹蓉文 | 王荣飞

音频 | 于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