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上战疫“前线”?

国内疫情渐渐散去,虽然依旧警惕着,但随着方舱医院的闭舱,武汉“前线”的医生们返回,我们知道,国内已经控制住了疫情。在这场人人都参与的斗争中,冲在最前线的是那些医护工作者们。我们也知道,在武汉,每一位医生都是尽己所能,明知道有危险,依旧是为患者带去最温暖的治疗;我们也知道,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生与护士,是从千千万万的请愿中挑选出来的,有更多的医生与护士争先报名;我们也知道,其他行业的人员,都在尽自己的力量想着做点什么,武汉当地的接送医护工作者的车队、志愿者们,正是他们让这个城市依旧勇敢与坚强;更多的民众,自发地捐东西,想办法想要支援武汉,哪怕就送去几个苹果,哪怕只是送几只口罩,哪怕只是作好社区的防控——时常在想,为什么要这样?

有人说,关键时刻,谁不想做英雄?英雄的情结或者每个人都有,但如果英雄的称号与生命相比较呢?没有人为了做英雄而上战场,只有只是上战场而成为了英雄。有人说,只是一种“任务”,是要求,是工作,也是有着这方面的原因,因为是工作,而有了一种必然的责任与使命,而这种责任与使命在突发情况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反应,只是去做。那些医生确实是如此。选择了医生,就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就下意识地没有多想,看到了病人,只是要去治病,只是要去救更多的人而已;还有那些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军医,闻令即动、勇挑重担,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那些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下沉干部,不惧风雨,坚守一线——他们确实是有着命令与号召的。那些没有被要求的人呢?那些自愿报名去武汉的医生呢?那些志愿者们呢?那些没有姓名的只是平凡的一个个为社区值勤人员送热汤的普通人呢?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西方贤哲也说:“善良是历史中最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无论是工作岗位的人还是社会中的志愿者们,他们都是听从了良知的召唤、责任的驱使,是生命的温暖与崇高。一个善良的人必然是超越“小我”拥抱“大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