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微信使用的“潜规则”,做到这三点会成为受欢迎的人

微信作为沟通交流工具,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几乎已经离不开它。

与此同时,微信也成为展示你个人品牌、兴趣爱好、思想动态、生活方式的平台,成为别人了解你的渠道。

工作中使用微信,和生活场景下,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还没有留意到其中的“潜规则”,极有可能影响你的发展前途。

今天分享在体制内使用微信的三个注意事项,助你成为受欢迎的人。

体制内,强调稳重、成熟,特别是在选拔干部时,如果一个人给领导的印象是不够成熟,很难获得重用,毕竟体制内的事,不是儿戏。

微信昵称、头像会直观地给人带来第一印象,如果30多岁的人,还在用蜡笔小新、灰太狼、小猪佩奇这些“幼稚”头像,或者使用“来自火星球的我”、“残留の笑颜”、“呆萌”此类的个性昵称,很容易给别人一种“没长大”的感觉。

还有一些负面的历史人物头像、充满负能量的昵称都是要避免的。

你可以观察一下单位领导、同事微信头像、昵称的风格,作为参考。

二、控制好发朋友圈的频次和内容

很多同事,为了避免某些内容让领导或同事看到,对好友进行分组或者朋友圈部分人可见。

温馨提示,这样做存在“风险”,比如一群人在聊天,能看到你朋友圈的人谈到你某次发的内容,其他在坐的人说没见你发呀,穿帮了,尴尬了,给对方很不好的感受。

发朋友圈要注意频次,不要一天发几条,显得你无所事事的样子,让领导觉得你心思不在工作上。

建议用“周”作为发朋友圈的频率周期,而不是“天”。

在内容方面,不管发朋友圈还是在工作群里,不要发微商代购、抢票加速、拼单购买之类的内容,尤其是刷屏行为,是非常“粗鲁”的举动。

另外,尽量不要在群里转发文章、笑话、奇闻轶事之类的内容,因为人与人的见识、学识、思想深度、需求等不同。你觉得有价值,别人看了觉得浪费时间;你觉得很新奇,别人早就看到了;你觉得很好笑,别人觉得很尴尬。总之,你发的内容很容易暴露你的格局层次。

如果你觉得以上建议太束缚你,那最好重新注册一个微信号,把工作和生活分开。

领导发布了一个朋友圈,你要怎么做?

最稳妥的方式是直接点赞,什么都不要评论。

最不妥的方式是以开领导玩笑的方式评论,即便你与领导关系不错,但你的评论,共同好友是可以看到的,本来领导不会介意的也会介意。

领导给你转了一篇文章,你要做怎么回应?

不要立刻回复,写看看内容,体会一下领导的用意。

你可以回:谢谢领导,这篇文章对我太有帮助/指导/点拨了,收藏多看几遍。

不要用“收到”“我看下”“好的”之类简短冷冰冰的方式回复,或者只发几个表情,给人以敷衍的感觉。

领导微信给你布置了一项任务,你怎么回应?

领导说:小王,明天把会议材料拿给我。

你可以说:好的领导,明天一早我就把整理好的材料送你办公室。

注意到没有,在回复中要表现出你的态度情感。毕竟隔着屏幕,领导看不到你的表情、态度,文字是冷的,要正确地传达信息,必须组合好词句,让看的人能感知到你的情绪。

以上三点是个人的一些体会,供你参考。其实还有很多微信使用的注意事项,在以后的文章中,我继续给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