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我”不非我,“忘我”人不忘,看看钟南山和李文亮


所谓忘我,就是对自己这个存在有主体意识,是以“我”来度量世界,但忘我的特点是在度量世界过程中,由于对信念和精神的执著,而忘记了我的利害。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份职业精神。

何谓忘我?忘我不是无我,也不是非我,它有我,但为了什么而暂时忘记了我。本质上说,是潜心于做一件事而忘记了自己,特别是忘记了自己的利害。一般人多少也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做一件事时,即使明知道会对自己有损害,但基于信念,基于原则,我们做起来后还是要追求尽善尽美。对我们所遭受的损失,甚至一些伤害,我们还是尽量克服、忍受、消化,坚持做下来。但我们一般人的忘我与贤人的忘我的区别在于,我们是一时的、偶尔的、模糊的,贤人是持续的、经常的、明确的。

在这次疫情中,看看84岁钟南山等就知道什么是忘我了,看看那张1月18日高铁二等座无座票,看看那张因为无座而坐在餐车打盹的图片,我们会怎么想?他要求别人不要去武汉,自己却逆行去武汉,这是对忘我的最好诠释。以他的年龄,他大可以不去,或者派助手去,面对疫情来袭,他第一个拉响了人传人的警报,面对疫情凶猛,他不悲观不轻敌,始终保持中道理性,积极向上,借用一句名言,他是真的猛士,是真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求慈悲救人。有的人存在,从来不突出自己的存在;他是在为了别人存在时,自己不得不存在。怨天尤人跟他无缘,自怨自艾更是不沾边,从头到尾,他都是不悲不喜,以自己的坚定,传导着一种信念和力量。他的忘我让国人忘不了他。

忘我也是一份职业精神。就是始终秉持专业态度,科学的归科学,是什么就是什么。当疫情发生,职业精神就是不能当逃兵,医护人员、保障人员、志愿人员,坚守的坚守,逆行的逆行,这时候如果有医护人员因为害怕而辞职,那还有什么职业精神?疫情过去后还怎么好意思重操旧业?这次驰援武汉的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你说他们不害怕吗?不害怕是假的,但再害怕也要上,这是职业的使命,不说什么希波克拉底誓言,就说选择了这个事业,就不能当孬种,关键时刻缩头,一辈子抬不起头。

还记得李文亮医生2月1日最后一条微博吗?“今天核酸检测阳性,尘埃落定,终于确诊了”。这是一种什么心境?我一直纳闷,他为什么要说“终于”呢?没理由盼着自己确诊啊,那为什么还“终于”?对一个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来说,得知自己被感染了,按说应该悲伤才是,甚至怨天尤人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病人传染给他的,他完全有理由怨恨,但他只是以一种尘埃落定的心态,云淡风轻地“终于”,这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怀啊!这也是我一直想不通的地方,但现在我想,他作为一个与病毒缠斗一个多月的医生,这一刻他忘记自己是病人了,医生的他终于逮住了病毒,就像一个狙击手苦苦寻觅敌人终于确认了目标,但还来不及扣动扳机,敌人的子弹先过来了;也像一个战士,终于确认了敌人,却忘记自己已经被敌人抓住,生命危在旦夕。也许只能从这个角度理解李文亮医生的忘我境界,我们才能理解这个忘我的“终于”。这就是一种职业精神。

忘我,说简单点,就是做事要有做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