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丸”爷爷,一路走好 愿您

小时候,在打完疫苗后,护士姐姐都会给我们吃一颗糖丸,应该很多人小时候都吃过。当时只是以为是给我们的小江离。长大后才知道其实那也是一种疫苗。这枚糖丸叫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在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而今天我要讲的就是这颗唐糖丸疫苗的发明者—顾方舟先生。1926年,顾方舟出生在宁波,长大后他毅然选择了学医。因为他父亲在他小时候死于病毒感染。所以顾方舟选择了公共卫生领域的疫苗研究。用某个采访视频中老先生的话说,外科即便天天做手术,一辈子也救不了多少人。在公共卫生方面做好了,可以救一大片。

在我们爷爷奶奶那一辈人的记忆里,1955年很深刻,在这一年,脊髓灰质炎在中国出现,随即蔓延全国。这个爆发的流行疾病的对象都是7岁以下的孩子。感染后的孩子非常的凄惨,基本上是无法正常行走和动弹的。在当时,经常会看见家长背着得了小儿麻痹症的孩子四处求医。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情况在那个时候遍地都是,到处都是瘫痪的儿童,各种残疾,肢体变形的比比皆是。

1958年脊灰”病毒在我国被成功分离出来,也是在这一年顾方舟回到北京后即被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任脊髓灰质炎研究室主任。从此,他就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消灭这一可怕的儿童急性病毒传染病的战斗中去了。为了进一步研究,顾方舟和同事跑到云南山区筹建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虽然有国家支持,但山沟中什么也没有,一帮科学家只有亲力亲为,拓展出了一片实验基地。

而就是在这种环境艰苦,物资稀少,普遍挨饿条件下,顾方舟和他的同事完成了中国首批减活疫苗的创造和生产!从而有了中国第一瓶脊髓灰质炎疫苗.

疫苗是有了,可顾方舟和同事却遇到了更大的问题,也是当时其他国家在这一研究上所遇到的。借用现在医学上的话来讲,就是怎样临床试验,这在当时的中国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就在这时,顾方舟毅然决定率先拿自己试验,喝下疫苗样品,时刻观测自己身体的变化。万幸,试验成功了。

可在成人身上成功了,并不代表能在儿童身上成功,成人身上可能早就自带抗体了,毕竟小儿麻痹症高发还是孩子。问题又来了,哪来的孩子给他做试验呢?

顾方舟瞒着家人,把脊灰活疫苗先喂给了自己的孩子,小孩当时五岁,一旦失败,孩子将面临瘫痪甚至死亡的问题。需要说的是,当时提心吊胆的不止顾方舟,研究所其他科学家也跟着给孩子喂了疫苗,因为首先是测验的样本不能只有一个,还因为大家觉着,自己的孩子都不敢用,凭什么给别人的孩子喂药。

最后,试验成功了!所有的孩子都正常,疫苗通过初步临床试验。但谁都不会想到,中国脊灰疫苗I期人体试验竟然就是在他和同事们以及自己的孩子身上进行了。

直到1960年,脊灰疫苗通过全国范围临床使用,脊灰发病率产生了明显的下降。标志着中国的脊灰疫苗终于研发成功。

而随新的问题出现了,在当时脊灰疫苗都是液体,必须冷冻保存,在当时中国的艰苦条件下产生了巨大的问题,很多偏远地区根本达不到疫苗保存条件,而且疫苗本身味道很怪,孩子们都很抗拒吃。

顾方舟依据孩子们喜欢吃糖的习性,将疫苗加在糖衣里,形成既好看又好吃的糖丸。也就是我们每个人小时候吃的糖丸。1964年“脊灰”糖丸疫苗开始全国推广,1978年,“脊灰”糖丸正式列入计划免疫,每个孩子都会吃到。

从“脊灰”糖丸1964年在全国开始推广,“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4.06,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0.046,使数十万儿童免于致残。到了1994年,中国最后一例脊灰病毒被消灭,宣告了中国彻底告别了这个残害了很多孩子一生的疾病!

2000年,顾方舟作为代表为中国签下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

2016年,糖丸完成了历史使命,被新疫苗取代,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如果没有糖丸的出现,现在的我们又会身在何方,会是现在这样美好的生活吗?不会!

顾方舟爷爷用他一生的心血拯救了全中国的孩子,而他的名字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在1月2日凌晨,顾方舟爷爷离开了我们,享年92岁。很多人都是在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以前吃的糖丸是谁创造出来的。

顾方舟爷爷,一路走好,谢谢你的糖丸,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