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结婚”,我怎么娶了你这么个媳妇?

这一天,

就像一场电影,

从开始到结束,

与现实做一次告别,

彻底放空自我,

只为一场欢乐。

“你又丑又懒,我是瞎了眼才嫁给你”

“你这样大大咧咧吃酒,又不会做家务,我干嘛要娶你”

“我女儿就是这样吃酒的,你们爱要不要,自己看着办啊”

几乎每年藏历初九的这一天,在芒康县盐井乡加达村,一个建筑在澜沧江陡峭的悬崖上的传统藏族村落,都会上演这样一出闹剧。

男子用家乡话大大咧咧地骂着即将迎娶的“妻子”,女子也不甘示弱地回击,还有远道而来看“热闹”的邻居,唯一不会出现的便是劝架的现象,相反还有许多小丑在其中干扰,让人哭笑不得。

这便是加达村鲜为人知的传统活动:巴玛巴典(假结婚),一场祭山神的活动。

当地有一个关于阿尼乃求山的传说,传说中山神喜好热闹,村里每年都要筹备这样一场假结婚的仪式来敬阿尼乃求山的山神,否则就会有不好的运气。

因此,每年藏历初九或者是前后一两天,加达村的村民就会举行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集体婚礼,周边村落的居民会特意前来观礼。

这天清晨,这场集体婚礼的男主们早早地在村外十余里的地方焦急地等待吉时,吉时一到,便迎娶新娘,新娘这边也派一个引路人在村口等候。

当迎亲队伍刚抵达村口时,便会被一大帮跳“小麦舞”的娘家人们阻拦,双方来来回回就新娘嫁过去的嫁妆、婚后的生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连唱带说的表演,直到娘家人满意了才放行。

这样的情节,从村口到新娘“家”门口至少要跳三次,欢声笑语从未间断。

不仅如此,每走一段路程,还会不断有装扮怪异的人横冲直撞进来,他们戴着扭曲且夸张的面具,穿着厚重的服饰,裤子和鞋子都有些破破烂烂,腰间还挂着些茶缸、铃铛、塑料瓶等的小物件,一走一晃便会发生叮叮铛铛的声音。

“这些怪异的人,我们当地人叫他们阿拉卡吉,一般由男性来扮演,相当于小丑的角色”,曲孜卓玛在旁边介绍这些的时候,只见“小丑们”纵身一跃便骑上牛背!

这些阿拉卡吉实在是太“皮”了,骑着牦牛四处乱撞不说,抽空还要调戏一下新郎官,哪怕自己都被牦牛甩下来了,小丑的“吊儿郎当”“没脸没皮”感依旧不受任何影响,沿途哄闹嬉笑不断。

“小时候很怕这种场景”,曲孜卓玛回忆说,“最怕的就是小丑,当时小,不知道面具背后是什么,还以为是真的鬼怪,他们又特别会逗弄小孩”。说到这儿,卓玛不自觉地笑出声来。

骂人,语言不能过于粗俗,笑点也要恰到好处,也就是说要骂得精彩,这样整个仪式的气氛才会十分活跃,这绝对是个技术活儿,让我一下就联想到了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加大村能办到“会骂人”这个活儿的现在也是凤毛菱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