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电气元器件,学习认识各类继电器!

继电器的总类很多,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大类:

继电器按用途分,有控制继电器和保护继电器;

按动作原理分,有电磁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电动式继电器、电子式继电器和热继电器;

按输入信号的不同来分,有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等。


最常用的电磁继电器,如中间继电器内部由两部分组成:


1、电磁机构系统:电磁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将电磁能量转换成机械能量,产生电磁吸力带动触头动作,用来接通或分断电路。

2、触头接点系统:触头系统是低压电器的执行部件,用来实现电路的接通和断开。


非电磁式原理继电器:依靠外力或非电量信号(如速度、压力、温度等)的变化而动作的继电器。如速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温度继电器等。

电磁式继电器又分为电流电磁式继电器和电压电磁式继电器。


电磁式电流继电器的输入量是电流,它是根据输入电流大小而动作的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的线圈串入电路中,以反映电路电流的变化,其线圈匝数少、导线粗、阻抗小。电流继电器可分为:欠电流继电器、过电流继电器。


电磁式电压继电器的输入量是电路的电压大小,电压继电器根据输入电压大小而动作。与电流继电器类似.电压继电器也分为欠电压继电器和过电压继电器两种。电磁式电压继电器工作时并联在电路中,因此线圈匝多,导线细,阻抗大,反映电路中电压的变化,用于电路的电压保护。



中间继电器就是用于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系统中,以增加触点的数量及容量。 它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传递中间信号。中间继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与交流接触器基本相同,与接触器的主要区别在于:接触器的主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而中间继电器的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所以,它只能用于控制电路中。 它一般是没有主触点的,因为过载能力比较小。所以它用的全部都是辅助触头,数量比较多。





时间继电器在控制电路中用于时间的控制。其种类很多,按其动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空气阻尼式、电动式和电子式等。按延时方式可分为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


热继电器主要是用于电气设备,主要是电动机的过负荷保护,热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流热效应原理工作的电器,它具有与电动机容许过载特性相近的反时限动作特性,主要与接触器配合使用,用于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过负荷和断相保护。

热继电器的选择原则:

热继电器主要用于电动机的过载保护,使用中应考虑电动机的工作环境、起动情况、负载性质等因素,具体应按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

1、热继电器结构型式的选择:星形接法的电动机可选用 两相或三相结构热继电器,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应选用带断相保护装置的三相结构热继电器。

2、热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整定值一般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05~1.1倍。

3、对于重复短时工作的电动机,如起重机电动机,由于电动机不断重复升温,热继电器双金属片的温升跟不上电动机绕组的温升,电动机将得不到可靠的过载保护。因此,不宜选用双金属片热继电器,而应选用过电流继电器或能反映绕组实际温度的温度继电器来进行保护。


速度继电器

又称为反接制动继电器,主要用于三相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控制。


继电器的使用要和他的使用途径,用途相匹配,不同的继电器都有它的工作参数,选配前注意它的使用电流和电压,现在还有固态继电器,随着科技日益发达,继电器也会由机械动作单一单个继电器变为集成化、规模化、功能化,故障率更加降低,工作效率频率却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