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真的需要勇气——《边城》有感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在那个懵懂的年代,谈了一场懵懂的恋爱,却始终不肯说爱。

茶峒有条小溪,溪边白塔里住老船夫和他的孙女翠翠。茶峒还有一个船总(船夫的头),大儿子叫天保,二儿子叫傩送。

被凤凰山水滋润长大的翠翠,慢慢长大了,像无数苗族女孩一样,憧憬着爱情。在翠翠十三岁的那个端午节,她遇到了被她骂后还找人送她回家的傩送,这一件事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翠翠过了两个中秋、两个新年,但“总不如那个端午节所经过的事甜而美。”

翠翠十五岁的那个端午节,她没有遇到傩送,而是遇到了天保。翠翠十六岁的时候,天保向翠翠提亲了。傩送跟哥哥说自己两年前就喜欢翠翠了。两人约定去后山给翠翠唱歌,看翠翠喜欢谁的歌声。

这时候保长以新磨坊作为陪嫁,想要把女儿嫁给傩送,翠翠在山上采药的时候听到傩送说;“可我更愿意要拿只渡船。”那一刻的翠翠是那样的快乐,即便是这样,翠翠也不敢与心上人四目相对,在送傩送渡河的时候仓皇逃走了。

后来傩送唱完歌,天保觉得自己比不过傩送,第二天驾船离开,没想到天保就这样淹死在了河里。

傩送的爱得不到翠翠回应的悲伤,兄长离世的愧疚,父亲不愿意让翠翠进门的无奈,保长的女儿那座新磨坊的压力。傩送终于不堪重负、愤然出走。

茶峒城下了一场大雨,白塔轰然倒塌,翠翠相依为命的爷爷去世了。

翠翠接手了爷爷的渡船,在碧溪岨载人渡河,一天天、一年年等着傩送回来。

为什么翠翠的爱情会成为这样一个孤独的悲剧呢?这个故事里面有多少个时刻翠翠可以改变这个孤独悲剧?

傩送差人送翠翠的那个夜晚,如果翠翠可以勇敢面对自己的心意,或许在十五岁的那个端午节,翠翠会去下游六百里外、傩送所在的清浪滩,她就不会遇到天保,也不会有这个孤独的悲惨结局。

天保请人提亲的时候,翠翠没有表明自己的心意。她的表现是“不曾把头抬起,心忡忡地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豆荚抛到水中去。”甚至在爷爷像翠翠打趣说如果傩送向翠翠提亲时,翠翠还是没有表明自己的心意,而是“吃了一惊,勉强笑着,轻轻的带点恳求的神气说:爷爷,莫说这个笑话吧。说着出了屋外,便在那一派清光的露天中站定。”

以至于在天保死后,傩送因为无法坦然面对兄弟的死亡,他怪罪翠翠爷爷说:“就是那个老东西不干脆。”

如果翠翠可以勇敢告诉爷爷自己的心意,或许就没有后面的“唱山歌表心意”的决定,也不会发生天保淹死的惨剧。

如果在天保和傩送之间,翠翠的选择,她可以说出口。她和傩送的爱情就不会以翠翠一个人划着一舟船,在碧溪等傩送回来而告终。

或许是因为保长女儿的那座新磨坊,只有一艘渡船的翠翠选择了沉默。或许是因为女孩子的矜持让翠翠选择了沉默。这样的沉默,导致了这段爱情悲剧的收尾。

不是所有的爱情都可以开花结果,也不是所有的感情不说出口就有人懂。

爱情里面,除了相爱,还需要勇气,只有同时具备了相爱和将爱意说出口的勇气这两个条件,才足以让一段爱意有美好结局。

如果翠翠勇敢的将她的心意表达出来,《边城》或许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幸福和意外,谁先到来?如果遇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一定要勇敢说出自己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