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01

智慧一词在汉语大词典里是指聪明才智,也是阿语“哈克麦图”的意译。狭义的智慧是指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的高级综合能力,包含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包容、选择、决定等多种能力。

有了智慧,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在、过去与将来。所以,真主在天经中曾多次提到智慧这个单词,并与经典相提并论,成为人类进步的两股力量。有了经典和智慧,人可以对自己人生的道路做出正确的选择。真主说:“真主确已施恩于信士们,因为他曾在他们中派遣了一个同族的使者,对他们宣读他的迹象,并且熏陶他们,教授他们天经和智慧。以前,他们确实是在明显的迷误之中。”(3:164)

智慧是一种高级创造思维能力,是人基于生理和心理器官对外界的感知、记忆、理解、分析、判断等所有能力的统称。所以,智慧不等于聪明,也不等于智力,但智慧却有指挥智力器官的能力,与“形而上之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智力则谓之“形而下之器”,是生命体的一部分技能。

繁杂不是智慧。智慧是个笼统概念,我们分开来说。首先是越是智慧的,越简单。所以我们看,世界上越高级的东西,越不复杂。这就是为什么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那些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的哲学思想。简单到极致,便是大智慧。

也许大家会有这种体会,人际交往中那些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其实都是说了一些无用的废话。而有些人平时沉默寡言,不多说话,但只要他一开口,虽然只是几句话,人们却感觉分量很重,便都记了下来。过后回忆,意味深长。真主说:“他以智慧赋予他所意欲的人;谁禀赋智慧,谁确已获得许多福利。唯有理智的人,才会觉悟。”(2:269)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是对的,那一定是简单的、是美的。因为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子的,过于复杂的东西肯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今天,当我们做一件事情之前,先静下心来想一想,是否有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不要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

简单就是智慧,应了那句“大道至简”的名言。简单是高级形式的复杂,越是高级的东西,越是简单的。外在形式越简单的东西,智慧的含量就越高,因为它已经不再依赖那些繁杂的形式了。越简单,越接近核心。

我们看中国书画,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那些看似简单的寥寥数笔、着墨极少,却最能反映主题,给人无限的想象,赋予深远的意义,妙不可言。所以,对于初学中国画的人来说,简单着墨是极难做到的。没有天赋的人,虽然经过数年的临摹练习,也不会有简单的灵感出现。

就以国画大师齐白石为例,很多人都非常喜欢他。这位老先生六十多岁才出名,他用画笔简单地勾几笔,就能画出一幅漂亮的国画,虽然没有那么写实,但却非常有意境。他画了一只没有头的牛,看上去就是圆圈下面两条腿,寥寥几笔就结束了,但就是这样一幅画,竟然卖到了一千万元。

其实这是一种高超的绘画技巧,正因为简单,让整幅画生动了起来,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这头牛的表情和样子人们看不到,但可以想象到,所以看到这幅画以后,即便是没有牛头,也有人愿意花一千万去买下它。这就是齐老先生的智慧,他用最简单的笔墨完成了最精美的作品。

学习中国书画艺术,就是训练由繁化简的能力,没有经过长期的刻苦练习,就不会有深刻的领悟。所以,开始学画的人都喜欢画繁琐,只有那些老艺术家才能几笔勾出一幅佳作。因为他深谙简即为美的道理。所以,廖廖几笔,每一笔都体现出深厚的功力。若非具有极高的智慧,根本画不出深远的意境。

写文章也是一样的,短文是最难写的。写下很短的一段话,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思考,倒是写长篇大论,可提笔就来,边写边思考。因为长篇文章体现的是作者的思想过程,而短篇文章体现的是作者的智慧和语言凝练能力。所以,文章越简单,作者越智慧;文章越简单,道理越深刻。

生活中,越简单的事情,越难做。简单并非头脑简单、不求甚解。更不是马马虎虎,偷奸耍滑或偷工减料。简单也是分级的,低级的简单是删繁就简或简化程序,以突出核心。高级的简单是需要悟性的,不是谁都可以做到。所以,理想的生活应该是越来越简单,不是越来越复杂。真主说:“当他(优素福)达到壮年时,我把智慧和学识赏赐给他,我这样报酬行善者。”(12:22)

简单的生活是独具智慧的。许多大学者、文学大家,他们的作品都是深刻的、智慧的。但他们的生活却是非常简单的。由于简单,他们有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心智生活、精神生活。由于简单,他们能看淡物质、关注灵魂、品味人生,将真善美以及灵魂的终极归宿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

《论语》中孔子曾这样夸赞颜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关于前人和智慧有关的故事,我们的经典也说了很多。真主说:“犹如我派遣你们族中的一个使者来教化你们,对你们宣读我的迹象,熏陶你们,教授你们天经和智慧,并将你们所不知道的教给你们。”(2:151)

其实,近年来人们的审美趋势趋向简单,感觉简单的东西更值得品味。所以,那些专注于简单的人,才能够深入了解美的内涵。那些停留在复杂东西上的人,渐渐地被时代边缘了。其实,一个人如果不重视简单,过多地分散自己的精力,最终会导致自己疲惫不堪,一事无成。

追求简单,是一个人有智慧的体现。人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过程中遭遇的一切,都是对自己的历练。就像一块矿石,经过高温的冶炼,除去了多余的渣滓后,金属的本质才会显现出来。所以,从历练、提纯,到简单,就是一种不断提升境界的过程。虽然越简单越难,但若经历了,便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人生。

02

聪明不是智慧。大部分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各种技能培训,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聪明的,恨不得孩子智商达到180。3-4岁的孩子就报了各种兴趣班,技能班,家里几个人轮流接送孩子,却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上。其实,孩子小时最应该接触的是信仰知识,否则,就耽误了一辈子。真主说:“‘叶哈雅啊!你应当坚持经典。’他在童年时代我已赏赐他智慧。”(19:12)

也许高强度的训练,能培养出特别聪明的孩子,既会弹又会唱,书画围棋跆拳道,样样精通,但与智慧没有一点关系。所以,往往那些出名的“小神童”,长大后还不如普通孩子。对孩子而言,聪明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做人的常识,以及信仰智慧。

全球著名投资商巴菲特曾经说过:“评价一个人时,应重点考察四项特征:善良、正直、聪明、能干。如果不具备前两项,那后面两项会害了你。”里根也曾说过:“如果你正直,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不正直,什么也都无关紧要。”一个人怎么才能正直,唯有信仰。孩子从小在家人教门的熏陶下,才有可能培养出正直的品质。

一个人要成长、成才、成功,最重要的是智慧,以及高尚的品质、较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力,而这些都不是聪明能够做得到的。而且,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复杂,生存技能覆盖面越来越广,仅凭聪明根本无法完全掌握。缺少智慧,再聪明的人也将一事无成。三国时期的吕布武功盖世,但最终被周围的人抛弃而落了个惨死的下场。

聪明不是智慧。任何场合,不要耍小聪明。聪明者也许很精明,但却不等于高明。高明是智慧的结果,这样的人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而聪明者往往很精明,眼睛只盯着小处,却不愿意从小事做起。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诚实是最好的政策”而聪明人,往往习惯撒谎,自以为是。

现在的聪明人几乎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看起来猴精猴精的,小算盘比谁都打得好,这些人可能会兴盛一时,但却不会长久。相反,那些看起来笨拙的人,脚踏实际,肯下笨功夫,往往能走到最后。“笨人”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他们身上有看不见的智慧作为支撑力量。他们比聪明人多了正直、善良、质朴、坚韧。

真主说:“我使素莱曼知道怎样判决。每一个我都赏赐了智慧和学识。我使群山和众鸟随从达五德一道赞颂我。我曾经做过那件事了。”(21:79)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失败者,都是被聪明所误。那些栽了跟头、断崖式下跌的,往往都是一流的聪明人。就像俗话说“淹死会水的”,就是这个道理。被水淹死的人,大多水性都好;大多数发生交通事故的,也都是车技比较好的人。不是说聪明一点用处没有,但聪明绝不是智慧。所以要谨防“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聪明人往往吃不了苦、耐不住寂寞。因为能找到捷径,所以不愿意下笨功夫。有些人见异思迁,缺乏全力以赴的意识和坚如磐石的定力。因为聪明,所以只相信自己,导致自负乃至自傲、自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甚至看不起别人,放不下姿态。反而喜欢批评别人、捉弄别人、挖苦别人、这些都是很危险的行为。

有些人以为自己聪明,就无所不能,看谁都不如自己,结果不能团结人,不能融入团队。所以,世界上真正做出大成就的,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相反,那些锋芒毕露,不懂得藏拙、守拙的聪明人,即便真的做出了某些成就,也很容易引来杀身之祸,比如三国时期的杨修。所以,聪明如果没有智慧作为支撑,是很危险的。

03

知识不是智慧。知识与智慧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仅仅是一种和经验差不多的记忆,后者是可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的能力。有些人常常把知识和智慧划等号,其实他们搞错了。有些人以为有了足够多的知识,就比别人聪明,就算是有智慧者,其实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知识是学习来的,智慧是真主默赐的,二者有本质区别,也没有必然联系。智慧超越一切知识。

当然,知识也分好多种,比如认主的知识,信仰知识,经典知识,如果你能掌握这些知识,并且在生命时空中落实它,使用它,让它渗入到你的灵魂深处,那么它也能变成一种改变你生命状态的工具。可见,有益的知识也能够帮助你提升智慧。这种知识,便是你的财富,最终能使你受益。

一个学富五车的大学者,不一定是有大智慧的人。这就是人们评论某阿訇时说“尔林好,尔格力不行”。尔林就是知识,尔格力就是智慧。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做事,而智慧却是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事。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学习知识,知识使人知道了很多东西,但就是不明白把这些知识该用到什么地方。

真主说:“当时,真主与众先知缔约说:‘我已赏赐你们经典和智慧,以后有一个使者来证实你们所有的经典,你们必须确信他,必须辅助他。’他说:‘你们承认吗?你们愿意为此事而与我缔约吗?’他们说:‘我们承认了。’他说:‘那么,你们作证吧,我也和你们一同作证。’”(3:81)

知识可以凭记忆和背诵积累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相当于一个U盘,把知识储存起来。而智慧却可以指挥大脑去思考,并且用内心去感悟。有了智慧,我们就可以把所掌握的知识,正确地加以运用。否则,知识学习得再多,没有智慧的指导,也不能发挥实质作用。失去价值的知识,反而会成为身心发展的负担,进而有可能影响人的灵性闪现,最终成为垃圾。

智慧是与生俱来的,知识是靠后天学习来的。来源不同,功能也不相同。知识是人类对世界认识与理解的总结,有些是不变的规律;有些是已经过时的经验;有些是未经验证的推断。所以,对待知识没有一劳永逸,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并且任何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智慧不是靠学习获得的,却可以悟出来,所以我们需要静修,需要参悟。

单凭知识,人类无法掌握永恒的真理,因为知识的延展力太有限了。无论多么深奥的知识,在无限的真理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智慧是富于创造性的,是源源不断的,所以并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的真理,智慧反而显得生机勃勃。这样,你就理解了,为什么一流的知识分子,未必是一流人才的道理。

总之, 知识是死的,大多数是前人的“产品”,你只是借过来套用一下而已,也不见得都能用得上。而智慧是活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是完全独立自主的。有了智慧,你就会对各种知识运用自如;你就有了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了发明创造的能力。智慧是别人偷不走的,永远属于你自已。

04

《奈萨仪圣训集》第424段记载,马立克·本·索尔索尔传述:穆圣说:“正当我在天房旁边处于半睡半醒之际,三位天使中的一位迎面向我走来。我被带到一个盛满智慧和正信的金盆前,腹部被剖开,自喉至脐,用渗渗泉水洗涤了心脏,装满智慧和正信后,又缝合上了。”这就是发生在穆圣小时候的著名的“开胸事件”。

穆圣接着说:“之后,天使牵来一头比驴子大,比骡子小的动物让我骑上,随同吉布利莱天使上升到第一层天。守护天使问:“你是谁?”吉布利莱说:“我是吉布利莱。”又问:“同行者是谁?”吉布利莱说:“是穆罕默德。”守护天使说:“他确是奉命的使者,欢迎尊贵的客人!”我们来到阿丹的居住之处,我向他道安问好,他说:“欢迎你,我的后辈先知!”

接着我们到达第二层天,守护天使问:“你是谁?”吉布利莱说:“我是吉布利莱。”天使又问:“同行者是谁?”吉布利莱说:“是穆罕默德。”守护天使致了热情的欢迎辞。我们来到叶哈亚和尔萨圣人的住处,我向他俩请安问好,这二位圣人说:“欢迎你,我的兄弟先知!”

我们到达第三层天时,守护天使问:“你是谁?”吉布利莱说:“是吉布利莱。”又问:“同行者是谁?”吉布利莱说:“是穆罕默德。”守护天使致了热情的欢迎辞。我们来到优素福圣人的住处,我向他请安问好,他说:“欢迎你,我的兄弟先知!”

我们到达第四层天,又经过如上问答,我们来到伊德利斯圣人的住处,我向他请安问好,他说:“欢迎你,我的兄弟先知!”我们到达第五层天,也经过如上问答,我们来到哈伦圣人的住处,我向他请安问好,他说:“欢迎你,我的兄弟先知!”

我们到达第六层天,也经过如上问答,我们来到穆萨圣人的住处,我向他请安问好,他说:“欢迎你,我的兄弟先知!”当我别离时,穆萨圣人哭了。我问他:“你为何而哭?”他说:“我的主啊!在我之后你差遣的这位青年使者,他的穆麦中进天堂者多于我的稳麦。”

我们到达第七层天,仍经过如上问答。我们来到伊布拉欣圣人的住处,我向他请安问好,他说:“欢迎你,我的孩子先知!”之后,拜图·麦尔姆勒呈现在我的眼前,我问吉布利莱,他说:“这就是拜图·麦尔姆勒,每天有七万名天使在其中礼拜,它们每一批走出去后,便不再返回其中。”

接着,极境树呈现在我眼前,果实粒大若海杰尔的陶罐,树叶形如大象耳朵,树下有四条河,两条内河,两条外河。我问吉布利莱,他说:“两条内河是天堂之河,两条外河是幼发拉底河和尼罗河。之后,真主对我(和我的民众)规定了每天礼五十番拜功。

我返回经过穆萨圣人的住处时,他问我:“你奉到什么启示了?”我说:“真主对我规定了每昼夜礼五十番拜功。”他说:“对于世人,我比你更了解。我曾对白尼·以斯拉仪莱尽了我最大的努力,你的稳麦绝无能力履行这这么多的功课,快去见主,请求减少一些!”于是,我返回到真主那里,请求减少,真主减为四十番。

我再次返回经过穆萨圣人的住处时,他问我:“你去的情况如何?”我说:“真主减少为四十番拜功。”他又对我说了以上的那番话。我又返回到真主那里,请求减少,真主减少为三十番。我返回告诉穆萨圣人,他又对我说了以上的那番话,我又返回到真主那里,真主减少为二十番,多次往返,又减为十番,最后减为五番。

我来见穆萨圣人,他又对我说了以上那番话。我说:“我的确羞愧,再无脸去求减免了。”最后,真主昭示:“我已决定了主命,对我的仆人确已减轻,我恩赐一件善行以十倍的报酬。”所以,今天我们的五番礼拜,其实一番等于十番,可以得到五十番的回赐。

今天我们引用这段圣训,是因为其中提到了智慧。穆圣曾经被开胸清洗,灌输智慧,所以他一生不再犯错误,他的一言一行都是人类的典范。今天的我们,怎么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听从穆圣的教导,追随穆圣的脚步,坚持五大功修,这样,才有可能成为智慧之人。

最后,让我们共同学习一段尊贵的经文。真主说:“假若真主没有赐你恩惠和慈恩,那么,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必欲使你迷误;他们只能使自己迷误,他们不能伤害你一丝一毫。真主降示你天经和智慧,并以你所不知道的(义理)教导你。真主赐你的恩惠是重大的。”(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