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里森.马登博士:孤儿摇身一变成大富翁,他是怎样做到的?


头悬梁锥刺股


战国时期,(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东汉时期,(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最终他们都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我相信所有成功者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奥里森.马登


美国成功学的奠基人,全世界影响最大的励志导师奥里森.马登写过这样一本书:《优秀,就是敢对自己下狠手》,一个人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做到对自己“不手软”呢?

童年经历是扬帆起航的肇端


奥里森.马登在3岁失去母亲,7岁失去父亲,被人收留后每天要干活14个小时以上,还吃不上一顿饱饭,经常被雇主鞭打与责骂,他绝望中苟活了7年,14岁决定逃离雇主。

他去了锯木厂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在23岁考上了大学,用了9年时间获得哈佛医学院博士,40岁拥有多家旅店成为大富翁,在1893年的失业人士暴动中,他由富人变成负债累累的穷人,最后再次拥有巨额财富。

寻找方法是根本


苦难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哪怕哭着走上人生的巅峰你也是赢家。

我们总是习惯在遇到困难时退缩,自我放弃。马登却用他的人生际遇唤醒了千万个痛苦挣扎的人们,最终成为励志人的一面旗帜。

人生逆袭之路,注定不平凡


马登说:14岁遇上塞繆尔.斯迈尔斯的《自己拯救自己》就是我的契机,打破了我狭隘的生活,向我展示出一个从未想过的全新天地。我改变了所有想法,改变了看待生活的角度。

于是,他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并且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他明白: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想要成功,要比无所作为、不学无术的人更容易。

勤奋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坚强与忍让是比金钱更珍贵的人生资本。

马登在童年时期就学会坚强与忍耐,因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养活自己是最基本的责任。能够养活自己,是一个人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本领。

相比马登的坚忍,现在的人都是在大学期间或者大学毕业工作后才开始学会赚钱,领导安排多一点工作就受不了委屈闹辞职,生活是不是太幸福了?

孔融让梨


寻找使命,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对与成功人士来说,任何事情都会显得轻而易举;对于贫困、无法自给自足的人来说,每一步都无比艰辛。

查尔斯.金思立说:“只有倾尽所有,投身于一生的使命之中,才能拥有最崇高的人生目标,锻造出最勇敢坚韧的品格以及最强大无敌的自制力,最终圆满完成自己的使命。”

一个优秀的船员,绝不会诞生在风平浪静的港湾中。苦难可以是我们的好朋友,因为它会支持我独立、自主、拼搏,也会帮助我找到人生的方向。

找准方向


克服弱点,掌控自己的情绪。

我们经常会遇到无法掌控的事情,极其容易暴跳如雷。愤怒,只会将自己推向失败的深渊。

莎士比亚笔下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走上不归路的角色不在少数。约翰王就是其中之一,他人性中的美好被欲望的烈火彻底焚毁,最终与禽兽无异。麦克白小姐与麦克白先生更因欲望而杀人。

不是自己掌控情绪,就是由情绪掌控自己。克莱登评价英国著名领袖人汉普登:“人们之所以信任并服从他,正是因为他惊人的自控力。”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更容易让人信服,在任何一个职业领域都是如此。

被指责带来的痛苦


小仲马的小说里写到:“谁能救我们脱离苦海?谁能带我们走向成功?这个人就在我们眼前。他是你,也是我,你若觉得自己要成为这个人实在很难,那是因为你的毅力还不够。坚强起来吧,你会发现要成为这个人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

给自己树立必胜的信念

美国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是如此,比如:林肯、华盛顿、格兰特、奥巴马等等,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旺盛的斗志。

只有对未来满怀乐观的期待,是人生之中最有价值的事。什么是乐观的期待呢?希望拥有最美好最幸福的将来,这便是对未来最乐观的期待。也只有这种期待,才是支撑我们走向成功的动力。

自信满满


人们只有期待流芳千古,便会竭尽所能造福社会。

杰出历史学家弗兰希斯.帕科曼,在哈佛上学的时候就已经立志将英国人与法国人在北美的发展史记录下来。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理想,在收集资料过程中被印第安人损伤了身体,接下来的50年,即使他的双眼每次只能支撑5分钟的阅读,他依旧坚定信念,写成了一部在该领域中占据最高地位的历史著作。

你不对自己狠一点,世界就会狠给你看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因松懈懒散、玩忽职守而导致的重大事故在历史上不计其数。宾夕法尼亚奥斯丁镇的海水决堤事故,造成死伤无数。

我们只有将一切工作都做到尽善尽美,才能避免发生类似的悲剧。这种处事的态度不仅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也能使我们的品格得到升华。


做事,先学会做人。

有位成功的商人说:“在这个世界上,赚钱的机会随处可见,但是只有那些正直和诚实的人才能够把握住这些机会。”

很多一心渴望升迁的人却不明白获得升迁的诀窍。只有那些对待工作人认真负责、尽力追求完美的人才有可能得到领导的赏识,从而获得升迁。

《论语》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职业是我们为社会服务的手段,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社会大众忠。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忠于自己的职业,忠于我们的服务对象,社会就会越来越好。

先做人在做事


培养高尚的品格,就一定要脚踏实地,不管做什么事情、处于什么境地,都不能违背道德观。否则,人们的勇气会被削弱,能力会被压制,声誉也将一天天衰落下去。

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曾说过:“所有立志成就大事业的人都会努力追求高尚的品格。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已经拥有并继续追寻高尚的品格,那么他不管从事任何类型的工作,都一样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进而彻底告别所为作为的低层次生活,上升至人生的更高境界。”这种境界是所有睿智的人共同追寻的目标。

道德标准衡量自己


节俭能积累自立的资本。

白居易曾说:“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节俭不仅是一种美德,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命运。

古罗马帝国曾经是世界的主宰,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他抗衡,最终还是覆灭了。因为,奢侈浪费之风在整个国家蔓延无法控制。

普鲁土原本是北欧的一块沙滩,面积狭小,在弗雷德里克大帝的推动下,整个国家的百姓都养成节俭的习惯。这个国家迅速发展,有了先进的武器,成为当时非常强大的国家。

富兰克林曾经这样勉励年轻人:最能帮助你积累财富的朋友有四个,分别是忠信、诚实、勤劳、刻苦。多挣钱、少花钱则是致富的唯一途径。握紧手中的每一分钱,一点都不浪费,这可以帮组我们避免饥寒交迫的生活。

勤俭持家

我最近听到一位朋友吹嘘自己收入高,人生何处不潇洒,但是每个月还是月光族,甚至还会欠下信用卡债。在这种没有忧患意识的前提下,新惯性肺炎疫情突袭,企业流动资金不足,面临失业的可能,需要朋友紧急救援。可见,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简直慌妙至极。

《朱子家训》朱柏庐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

一位经济学家曾经调查过一个数据:“美国全年因做的菜不满意而倒掉,因此浪费的钱就高达100亿美元,这个数额还算是低的,其他方面的浪费更严重。”

浪费可耻


很多穷人其实比富人更浪费,但是他们往往自己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我记得以前每次回老家去亲朋好久家串门,经常发现食物的浪费相当严重。他们认为,我家深处开发区,以后不愁没有钱,浪费成了一种习惯;还有一方面就是面子,吃穿住行的攀比是常态。

不要拖延,否则理想永远无法实现。

约舒雅.雷诺德老师这样教导学生:“想要走在最前头,就永远不要停下脚步。”普通的生命,谁说不能绽放灼灼光华呢?只要你肯立刻投入工作与生活,你的人生便不会虚度。

瓦尔特.斯哥特说:“所有在清晨7点钟就起床的人会得到上帝的偏爱。我每天坚持写作,成就突出,全都要归功于早起的习惯。”勤能补拙,在别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你已经开始勤奋的工作。

立刻行动,就像灵感对于艺术家来说至关重要。灵感来临之际,就好像闪电骤然降临,将艺术家的生命照耀得一片光明。在灵感到来时创作,必将事半功倍,转瞬即逝时灵感的天性,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灵感消失之前立刻行动。

80后文学女青年,让阅读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有温度的人,一个追求高雅的人,一个能温暖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