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那些年的“味道”

身为90后的我,也曾过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那时候家里很穷,且家里没有那么多地,还要交“公粮”。

一家四口人指着一亩五分薄地生活,根本不能解决温饱问题,有时候饿的哇哇大哭,可是又能怎么办呢?爷爷去世的早,奶奶根本对她的大儿子(我爸爸)不闻不问,所以我和哥哥经常是饿着的,更加没有吃过什么好东西,等到三四岁的时候,我就去外婆家了,虽然外婆家没有什么好东西吃,起码不会挨饿,家里未出嫁的小姨们对我很好,因此我过的简单快乐!

到了上学的年纪,我爸妈便把我从外婆家接下来上学,那时候的生活条件好一些了,能吃饱,偶尔还能拿鸡蛋换一根冰棍,应该说是十分的快乐吧,有时候舅舅和小姨们也会来我们家玩几天,帮我们家干活,其实那时候的生活虽然苦,但是是很快乐的。

其实想想让我最难忘的一道面食,那就是“三个男人做的”有爸爸,舅舅,哥哥,因为那时候我还小,只能看着他们做,等着吃,他们研究的是一种“面片”,以前吃的面片都是用手揪的,现在他们想用刀削面,可是几次下来都不太成功,于是他们三个人轮流揉面,等面差不多了,爸爸开始烧汤,大火烧开锅,倒入自己养的猪做的臊子,放入自家种的青花椒,接着放入土豆块,熬制金黄,倒入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熬至土豆完全释放出淀粉,然后开始刀削面,结果刀削面还是不太理想,于是哥哥说拿“削皮刀”试试看,结果拿“削皮刀”削的太理想了,不一会儿,就做好了,等面煮的差不多了,放上青菜,蒜苗,香菜,那味道简直是绝了,

夸张一点说是流连忘返,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吃过那种味道的面了,爸爸为了生活常年在外打工,舅舅也要养家糊口,而哥哥也去外地求学。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吃过五星级饭店的菜,吃过路边摊,总之吃过很多看似好吃的饭菜,可是那种味道却好像永远也找不到了,就算爸爸,舅舅,哥哥也许在一起也做不出那种味道,而我只能靠回忆,模仿那种味道,也永远会记得那时候的味道,那时候的生活,那时候亲人们慢节奏的生活!

人们总是对好吃的东西,渴望,渴求的,我虽然不是一枚实打实的吃货,可是对好的东西总是流连忘返的,童年的生活虽然是“七零八碎”的,可是对记忆中的味道却是“熟悉又模糊,模糊又熟悉的”,一道丝瓜汤,油炸小鱼儿,让我永远难忘!

98年的时候,亲房奶奶收留了一位从四川逃难过来的叔叔,这位叔叔看起来人很好,面向和善,奶奶看他可怜于是收留他在自家安心住下来,这位叔叔人也很好,住在奶奶家,帮奶奶家干活,看到奶奶家洗菜的篮子坏掉了,于是给奶奶编了一个很漂亮的篮子,后来才知道他是他们村里有名的“篾匠”(用竹子编篮子,簸箕等),因为他老婆受不了他贫穷,跟别的男人在一起,他一时失手,把那个男人打的半死不活的,人家要告他,他不得已才跑出来的!

在我们村住的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他的手艺,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请他编一些物件,他也很热情的帮助村里人,时间长了大家都把他当做村里的一份子,有事儿就找他,他从没有拒绝。

我们村有一条河,河里有很多鱼,只是河太深,没有人抓过河里的鱼吃,而他会抓一些鱼,然后炸鱼给我们这些小孩子吃,真的是特别的好吃,春天他会种上丝瓜,等丝瓜成熟的时候,他会做一锅丝瓜汤,那味道真的棒极了,隔三差五的他会炸小鱼,真的每天都在等他的饭菜,一到饭点,便会去他家吃饭,“赶都赶不走”的那种,当然他也从未赶我们走,有时候我们把他的饭菜,吃完,他就挨饿,当然我们这帮熊孩子,奶奶是看在眼里的,她会把叔叔叫过去吃饭的。

后来因为年龄的问题,加上外地求学,就很少去他那里吃饭,就算很想念丝瓜汤和炸小鱼,也不会跑去他那里吃了,因为每个人生活都不容易,当然偶尔也会给他送些吃的,但是不会让他做丝瓜汤和炸小鱼,有时候也会在大街上看到炸小鱼的,都会买点来吃,可是没有那种味道,所以也很少买,想要自己做着吃,也是没有那种味道,后来想想是不是有什么秘籍,想要去问他,可是他去了其他的村子,没有消息,再后来有他的消息,却也是病死他乡,而他的丝瓜汤和炸小鱼却随他而去,永远的埋在地下,以后再也没有炸小鱼儿,丝瓜汤了……

有时候在想,如果当初去问他,他会把丝瓜汤和炸小鱼的方法教给我,也许我做的没有十分他做的味道,但是也有七分,那么我便不会像现在这样,十分想念丝瓜汤和炸小鱼儿,可是我又庆幸,没去问,因为自己会做,便不再想起他是谁,也不会记得那时候单纯,简单,快乐的生活,对那时候的自己,没有一丝的记忆,因为童年好像是模糊不清,却有时常想起的事儿,有的人会因为童年一件衣服,一次打架而勾起回忆,而我会因为味道会勾起的童年回忆,而味道会让我回忆一生,或者是某件材料让我回忆一生,一生不长不短,但是我会在不经意间回忆起童年生活,也会让自己的快生活,慢下来,不再让自己那么疲惫,也会让心里住上单纯,简单!

#我,无条件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