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究竟是什么?也许我们都错了

黑洞究竟是什么?也许我们都错了

2019年4月10日,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发布。在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的室女座一个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有一个质量约为太阳65亿倍的黑洞被拍了下来:圆圆的黑黑的黑洞周围环绕着一个明亮的由无限数列的子环构成的环状结构——“光子喷射环”。



图1 M87星系的黑洞

黑洞是什么呢?

“黑洞”(blackhole)一词是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约翰·惠勒1968年提出的,意思是:黑洞是黑得根本不辐射,光也无法逃出的一个无底洞。这是基于相对论和万有引力推论出来的。简单地说,恒星在自身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战胜了不相容原理和电子简并力,自行坍缩成一个体积几乎为零、密度为无穷大、时空曲率无限高的点。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存在黑洞。1916年,史瓦西指出:如果把太阳压缩成半径不到3公里的球体,外部观察者就再也看不到阳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黑洞。

天文学家们按图索骥,利用各种方法寻找黑洞。可惜,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无法验证的理论显然有问题。找不到黑洞能说明黑洞不存在吗?

二十世纪七〇年代,英国的科学家斯蒂芬·霍金指出:“任何吸进黑洞的东西都会在奇点处毁灭,只有其质量的引力效应能够继续在外面被感觉到。”之后又提出霍金辐射:黑洞不仅能够吸收黑洞外的物质,同样也能以热辐射的方式向外“吐出”物质,自己推翻了自己的理论。

后来,天文学家们在所谓黑洞的周围发现了吸积盘和两极的相对论性喷流。黑洞与吸积盘和相对论性喷流是什么关系?黑洞是独立的天体吗?谜题越来越多了。

一些科学家解释说:黑洞“吞噬”天体,“进食”大量物质时,会“打嗝”,“吐出”高速等离子体喷流。霍金也说在黑洞视界上会凭空产生一对对粒子,负粒子进入黑洞,正粒子被喷出。至于动力,干脆归于磁场。

黑洞理论被科学家们修改了,黑洞成了四不像:说它质量巨大、引力巨大,吞噬巨量物质,甚至连光也无法逃逸吧,却在洞外存在一个绕洞旋转的发光的吸积盘,甚至还有恒星;说它能让物质在奇点处消亡吧,却又向两极喷吐大量高速粒子甚至旋转着的团块;说它是个天体吧,却又能从中穿越到其它宇宙中去。真是一个想象不出来的怪物。

2020年,天文学家们通过钱德拉X射线(Chandra)观测到M87的黑洞两极延伸5000光年长的“相对论性螺旋形喷流”的异常运动速度大约为99%光速。



图2 M87黑洞射流

吸积盘和相对论性螺旋形喷流的存在已经证明:科学家们所谓的吞噬物质、连光都逃不掉的黑洞天体并不存在。不管怎样修饰,都掩盖不了黑洞理论的错误和缺陷。

那么,天文学家们拍到的M87星系中心的“黑洞”究竟是什么呢?

有一种物体,在任何条件下,对任何波长的外来辐射完全吸收而无任何反射叫“黑体”。黑洞是由黑体组成的吗?但黑体不会吞噬其它天体,不会两极喷发,所以,黑洞不是由黑体组成的。

如果黑洞里根本没有物质呢?是不是也好像“在任何条件下,对任何波长的外来辐射完全吸收而无任何反射”?

我们都知道:地球的晚上如果没有月亮和星星会非常黑,伸手不见五指。说明空间本来就是黑的,是阳光照亮了黑暗的空间,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当然是黑的。

M87星系中心的“黑洞”更像是没有物质的一块空间。也许你会说,明明黑洞周围有个“光子喷射环”,应该能够照亮黑洞啊!奥妙就在这里。

M87星系中心的“黑洞”照片凝聚着成千上万科学家的心血,钦佩之余,还有一点疑问:虽然说照片有点模糊,但和M87星系的照片比起来,还是清晰得多。为什么同样的拍摄技术,视界直径200亿公里、太阳1万多倍(太阳的直径139万公里)的“黑洞”照片黑白分明,而直径12万光年的M87星系照片却一片混沌呢?“黑洞”照片是不是过分修饰出来的?



图3 M87星系

NASA的科学家发现人马座A*周围的磁场会将气体引导到黑洞周围的轨道上,而不是直接进入黑洞,从而阻止了黑洞‘进食’。有6颗恒星围绕黑洞运行竟然安然无恙。这也说明黑洞并不是一手遮天、贪得无厌的恶魔。



图4 人马座A*周围的磁场

至于“黑洞”的形成,科学家们一致认为是星系中心的物质在自己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克服电子、质子简并力,向核心聚集,形成一个体积几乎为〇、引力特别巨大的奇点。奇点周围没有物质,只是一块空空的空间。

这种基于万有引力的思维和推论,把物理科学推进了死胡同。你想啊,万有引力把物质聚在一个奇点上,宇宙不就消失了吗?于是等待再一次大爆炸。问题是:宇宙还在膨胀,行星远离恒星。暗能量方兴未艾。万有引力还不能独霸天下。这个多彩的宇宙告诉我们:黑洞即使存在,也不是万有引力聚集出来的,因为还有暗能量。

还有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运行,银河系向本星系群的共同质心运动,本星系群绕室女座运动包含室女座超星系团的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向巨引源运动。巨引源向哪里运动啊?一定是个更大的天体。这样追下去,就会出现一个无穷大的天体。万有引力是不是堵死了科学研究的前路呀?

如果把“万有”束之高阁怎么样?经过多年的思考,我提出了一个星系旋涡模型:

星系是一个大旋涡,呈现双铜钹形,实际上是球形。旋涡有向心旋聚力即引力和两极喷发力即暗能量。向心旋聚和两极喷流是旋涡中相互依存的共生现象。星系中心是旋涡的吸积盘,两极有喷发。吸积盘的核心存在一个没有物质的旋涡洞,就是黑洞。这个黑洞是由吸积盘高速旋转形成的。吸积盘上内边界的物质向两极高速喷发,形成黑洞壁,发光时就是视界。也就是说,物质根本就没有进入黑洞,而是在视界上从两极喷出去了。



图5 星系旋涡

也就是说,黑洞是星系旋涡中心的物质向两极运动时旋聚成的无物质洞。洞壁就是视界,洞壁内是无物质空间,洞壁以及洞壁之外是吸积盘。物质在旋涡力推动下,沿洞壁向两极喷发产生相对论性喷流,其中还有一些团块状物质。停喷后能够看到一个黑黑的洞,就像天文学家们拍到的M87星系的黑洞一样。



图6 黑洞与星系两极喷发

台风眼就是星系中心的黑洞。台风眼是云汽绕出来的;黑洞是星系物质粒子绕出来的。引力和暗能量是推动物质聚散的旋涡力。这就解决了黑洞巨大的吸引力、奇点、吸积盘和两极物质大喷发的疑难问题。

原来,宇宙本身就是黑的,绝对零度。如果把宇宙定义为有限的运动的物质时空,那么,宇宙之外就是黑洞。恒星和星系给宇宙带来了光明。星系旋涡旋转时,物质在向中心旋聚时同时向两极喷发,在星系核心形成一个无物质空间洞,即黑洞。但黑洞深藏不露,只有在两极喷发时才能被观测到。



图7 M87星系黑洞与喷发

不少人总惦记着人进入黑洞会怎么样。一些科学家甚至宣扬黑洞里时间停止,还有什么意大利面条等等。其实,都是痴人说梦。人根本进不了黑洞,最多被撕碎了,在洞壁上游一遭,从两极喷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