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故事告訴你:想做大生意、賺大錢,這四樣東西,一個也不能少

一個故事告訴你:想做大生意、賺大錢,這四樣東西,一個也不能少;能做成大生意的老闆,往往也有這四樣東西,缺一不可!這四樣東西就是:策略、權術、耐心、金錢!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著名的希爾頓大飯店的創始人唐納德·希爾頓。1945年,“希爾頓旅店公司”成立以後,對於野心勃勃的希爾頓來說,下一步就是追求更大的發展。此時的希爾頓,已經為自己立下了一個目標——成為美國甚至全世界的“旅店大王”!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首先需要制定策略,希爾頓為自己制定的策略有二:一是擁有號稱全球最高貴、最豪華的紐約“華爾道夫大飯店”;二是開拓世界市場。

紐約“華爾道夫大飯店”全名是“華爾道夫-亞斯陀利亞大飯店”,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豪華旅店,而且有著太多的榮耀和輝煌。比如說,在“華爾道夫”會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當你打電話要找一位總統時,接線員會問你找哪一位總統,因為這裡經常會住有兩位以上的總統。在當時的美國,“華爾道夫”代表著豪華之中的豪華。

對於希爾頓來說,“華爾道夫”早已成為他心目中的王冠,只有擁有它,才算得上名副其實的美國“旅店大王”,也才能更好開拓世界市場。希爾頓早就已經注意到“華爾道夫”,他把這家酒店的照片從雜誌上剪下來,放在自己的貼身口袋裡,以便時時刻刻都記著它,他不時地會將照片掏出來,仔細看一遍。

華爾道夫大飯店

事實上,早在1942年,希爾頓就已經開始插手“華爾道夫”了。在這個過程中,他顯示了極高的權術和極強的耐心,根據自己所擁有的金錢財力,他選擇一點點地收購“華爾道夫”的上市股票。為了不引起別人的注意和不必要的麻煩,希爾頓指使了幾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出面買進“華爾道夫”的股票,然後再轉給他自己。等到有人發現並準備阻止時,希爾頓已經掌握了“華爾道夫”的5萬股股份,成為它的一個大股東了,這無疑是一種商業上的權術,也體現了希爾頓良好的耐心。

要想擁有“華爾道夫”,希爾頓除了成為其最大的股東外,還要付給旅店的地皮所有者——紐約不動產公司,相當於“華爾道夫”身價的2000萬美元。也就是說,要想做成這筆大生意,還需要金錢。不過,金錢對於唐納德·希爾頓來說,或許是最小的問題,關鍵在於如何擊敗那些不願讓他發展壯大的競爭對手們,這些對手雖然自己買不起“華爾道夫”,但卻想方設法也不願讓希爾頓得到它。為此,他們大量買進“華爾道夫”股票而不出售,使股市上該股票的交易量銳減,這麼一來,希爾頓就沒有股票可買了。

受挫的希爾頓又想起了他最愛說的一句話:“想做成大生意,策略、權術、耐心、金錢,缺一不可。”

接下來,在公司的董事會上,希爾頓以公司名義收購“華爾道夫”的建議遭到了“拒絕”,這當然是他有意為之,然後,他將此事半遮半掩地將公諸於眾。與此同時,希爾頓宣佈涉足世界旅店業市場,成立“希爾頓國際旅館公司”,並自任董事長,他又將此事透露給了新聞界。

唐納德·希爾頓

希爾頓的競爭對手密切關注著他的行動,但卻沒有認識到這是希爾頓的權術,誤認為“希爾頓開始做國外生意了”“希爾頓對‘華爾道夫’恐怕已經不感興趣了。”當然,他們對此並沒有全信,還有一些懷疑,誰也拿不準。這時,希爾頓又祭出一招,他將自己所擁有的“華爾道夫”的5萬股股份全部拋出了!

這下子,競爭對手們頓時喜上眉梢,奔走相告,宛如打了一場大勝仗,認為希爾頓已經放棄了“華爾道夫”,於是紛紛將自己手頭商業價值不大的“華爾道夫”股份賣出、然後聚在一起慶祝這次勝利,直到喝得爛醉如泥。結果,第二天一大早,他們的睡眼還未睜開,就又傳來新的消息:希爾頓利用其在華爾街的代理人,大量買人“華爾道夫”股票,一下子擁有總共60萬股中的25萬股,成為“華爾道夫”最大的股東!

就這樣,希爾頓完成了這經典一役,在依靠策略、權術、耐心、金錢這四樣東西做成“華爾道夫”這筆大生意後,他就此走上了成為“世界旅館大王”的康莊大道。

希爾頓飯店

做生意,財富積累越多,越要求積累;就像孩子一樣,吃得越好長得越高,而長得越高就要吃得越好。這其實也是商人的哲學,要想賺大錢,就必須能做大生意,而要做大生意,策略、權術、耐心、金錢這四樣東西,缺一不可,一樣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