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首位登上《时代周刊》的华人女歌手,八十年代的蹦迪之王。

今天不蹦迪,明天变垃圾。

就像大妈爱跳奇奇怪怪的广场舞一样,年轻人也有自己钟情的舞蹈方式,那就是蹦迪。

蹦迪已经成为了当代小哥哥小姐姐的日常,蹦最野的迪,喝最烈的酒,熬最晚的夜,吃最贵的补品。晚上熬夜蹦迪到天亮,白天保温杯里泡枸杞,只要迪斯科舞曲一响起,就没有老娘蹦不了的迪。

中国的蹦迪史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我想无法考究,但是在我第一次知道“蹦迪”这个词语的时候,我要感谢的就是我那秃头的老爹和他曾经的偶像,八十年代蹦迪之王-张蔷。

她成名的时候天后王菲还未走红,19岁就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掀起80年代迪斯科热潮。

看到这张老照片,可能很多人都会表示不认识,毕竟张蔷是八十年代爆红的明星,年龄小的网友不熟情有可原。但是年长一点的朋友一定对张蔷印象深刻,八十年代红透半边天,掀起了新中国第一股迪斯科热潮的,就是她,让当时多少懵懂无知的少年,偷偷摸摸地走进了那个不怎么健康的场所—迪厅,就是现在你们天天去的夜店。

张蔷的成名之路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从18岁发行第一张专辑《东京之夜》开始,两年的时间,张蔷发行了15张专辑,磁带总销量超过了两千万张!在当时两千万张磁带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么说吧!当时张蔷的收入比云南音像出版社还要高,在月工资只有两位数的时代,张蔷一张专辑就高达上万元的收入。

因为成名的速度实在太快,一时间张蔷的人气延续到了国外,在19岁的时候就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成为了当时中国乐坛最火的歌手。可能很多年轻一点的网友会不相信,毕竟张蔷的容貌算不上女神,但在当时大家就喜欢听张蔷的歌声,洋气、摩登、来劲,标志性的爆炸头加上顶配的棕色丝袜,整个迪斯科舞会就她最耀眼,只要她一上台,大家就会疯狂的扔钢镚儿,被张蔷带进疯狂的意境。毕竟当时的渔网袜、露背装、高跟鞋大家只是在报纸上见过,很少有见过张蔷这么大胆的,直接穿着登台跳迪斯科。正是因为这种大胆,张蔷在八十年代掀起了一股迪斯科热潮。

当时的明星想成名非常难,像张蔷这种一步登天的非常罕见。不过,红之后,张蔷选择了出国留学,等她留学归来时发现大势已去。如今张蔷谈到当红时期选择出国留,她表示不后悔。因为自己当时的成名之路太顺利了,也就不那么珍惜。如今的张蔷过着平凡的生活,时不时会出席一些节目、活动,但却没有多少人记得她,毕竟很多人都去追小鲜肉、小花旦明星去了。

但是相信只要你的爸妈曾经经历过那个时代,张蔷这个词语出现的频率都TM能赶上每一场国足比赛的那句: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

在属于他们青年的80年代中,张蔷占据着首屈一指的位置,永远的蹦迪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