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林草部门三项措施应对沙漠蝗入侵风险

沙漠蝗虫口密度大,其种群呈指数增长,破坏性大,被认为是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害虫之一。红河州采取三项措施应对沙漠蝗侵入,以确保该虫侵入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保障红河州林业和草原生产及生态安全。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运转高效的防控指挥系统。一是红河州林草局下发了沙漠蝗防治紧急通知,对沙漠蝗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进行安排部署。二是成立了防控指挥部,州、县两级成立了以林草局局长为指挥长的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指导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三是制定了应急预案,从组织机构、预警、应急响应、应急措施、应急保障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为做好全州沙漠蝗灾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强有力保证。

  强化监测预警,早发现早报告。一是河口、金平、绿春3个边境县在沙漠蝗可能迁飞路径上设置15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指定护林员定期监测,监测结果通过微信及时上传给县级防治检疫机构负责人。二是依托河口、个旧、弥勒3个国家级中心测点所建的林业有害生物数字化观测平台,开展无人机监测、高智能自动监测、远程监测为主的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尽可能实现早期预警。三是严格执行蝗灾信息报告制度。沙漠蝗未入侵前,实行监测周报制度,入侵后,实行监测零报告制度和值班制度。按照蝗虫迁飞和发育情况适时监测,及时上报蝗灾种群变动情况,为开展防控决策提供依据和信息。

  做好事前准备,提高应急防控能力。按照州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防控指挥长张红文提出的“要以蝗灾暴发为前提,做好防治准备工作”要求,各级林草部门认真落实应急防控工作。一是全州已购买农药45吨,贮备施药无人机3台、机动施药机器109台(每天防治能力10000余亩)。同时,州级与相关公司签订协议,合同贮备农药10吨(发生沙漠蝗则购买,不发生则不需购买)。二是组建防治队伍,开展应急防控演练。沙漠蝗入侵可能性大的河口、金平、绿春组建了3支应急防治队伍,每支10人~30人,并组织开展了应急防治演练,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原标题:红河州林草部门三项措施应对沙漠蝗入侵风险

审核: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