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妻,从彩礼开始

近几年,结婚这个词让人望而生畏,谈婚色变。彩礼,成了成为了人们幸福路上的绊脚石。


身边很多朋友,自己谈了好几年的恋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双方家长开始介入。恋爱的理想主义,被拉进现实里来。在耳边听到的不再是甜言蜜语,而是房子多大,是城里买了楼房还是在家里盖的房,买的多少钱的车,要多少彩礼。本来相亲相爱,卿卿我我的两个人,被这些现实的东西拉开了距离。都开始据理力争,都会为自己父母为自己的家境考虑,都会为自己亲人着想。

争吵的借口
开始为房产证的名字争吵,开始为彩礼的多少争吵。一个按照标准要彩礼,另一个以感情为理由,能少给就少给,能不给就不给。就为这彩礼钱,多少曾经恩爱的年轻人变成了陌路,转头又去忙于相亲,几年的时光岁月,几年的感情投入随之付诸东流。

正确的面对彩礼问题
关于彩礼,我们没必要看的那么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把这当做攀比当做炫耀,也可能违背了彩礼的初衷。曾几何时,一个发簪即为定情信物。彩礼,也是一种信物。也是对感情的肯定和对婚姻的一种责任。真的没有必要把彩礼上升为衡量轻重的地位。

不要盲目攀比和跟风
有些富门子弟百万彩礼千万的嫁妆。我想他们也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的经济实力,而是社会地位的驱使,排面而已。非富即贵的家庭,都有着千丝万缕说不清的社会关系,婚姻大事办的草率会影响到以后商业的问题,所以那些人更讲究排面。并不是为了炫富。在我们普通百姓眼里,彩礼应该量力而行,不要非逼着跟着行情走。人生的幸福路不会停留在结婚的那一天,也不会因为更多的彩礼就注定婚后的生活就永远幸福。

幸福,要靠自己经营

幸福的生活需要稳定的经济做后盾,但是和谐相处才能走的更远更幸福。

对于彩礼我们不要用极端的态度去面对,既不要说越多越好,男方也不要说一分不给,彩礼毕竟是传统的风俗习惯。量力而为。谈婚论嫁,到结婚的这个关键环节,我们就要多谈,多沟通,过高的彩礼也会让男方家人感觉到无奈。房车的消费已经很高了,即使在农村盖房就现在在水平也不花费太低,虽然比买房便宜很多,但是对于农村人来说确实是一辈子的积蓄都会拿出来。谁都想让自己儿女的婚礼体面一些。谁都有个脸面问题,所以奉劝双方在结婚彩礼等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要把对方都逼得无路可对,到最后受伤的都是自己,不管是哪一方提出分手,都是伤低一千,自损八百。好事多磨,不要因为一时谈不妥就走向分手的道路,人生没有多少十年,何况还是大好的青春,一段感情哪那么容易放下,背着过去的包袱去寻求下一段感情,都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任。

个人寄语:

在此我也希望做家长的都开通一些,各退一步,成人之美,何乐而不为。

我相信疫情过后,那些久别重逢的情侣会更加认识到,没有什么比两个人在一起更重要。


不要让彩礼拆了囍字

以上皆是个人观点,接受讨论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