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周热议:你知道,四川疫情后“首场”婚宴是什么样吗?

从3月30日到4月5日,过去的一周,成都有哪些热点新闻事件呢?来一起回顾一下吧。

1、今起,华西医院没有提前预约挂号看不了门诊。


为了适当控制门诊人流量,缩短患者在医院等待时间,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从4月3日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全面施行“非急诊预约挂号服务”模式,所有门诊就诊患者原则上均需要提前预约。

2、开学后学生的防护工作怎么做?华西感控专家告诉你。

4月1日,四川高三学生正式复课,接下来成都中小学校也将陆续开学。针对大家关心的怎样做好开学后学生的防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控专家,通过空气流通、人员密度、咳嗽礼仪、集体活动等7个方面向大家近行了详细的讲解。具体都有哪些防护措施,大家可以登录今日头条具体了解。

3、去理发店会不会被传染病毒?成都疾控公布最新检测结果。

为了让市民能够安全放心解决“头顶大事”,3月31日,成都市疾控中心环境与学校卫生科,在全市范围内理发美容店开展的新冠病毒环境采样监测结果发布,此次监测共涂抹采集外环境点位273处,结果均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除此之外,疾控中心也对市重点公共场所,进行了采样监测,针对地铁、汽车站、商场、酒店、超市等共采集涂抹外环境708处,经实验室检测,结果也均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

4、与华为强强联手!成都京东方医院今年开业运营。

3月31日,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京东方医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未来,成都京东方医院围绕智慧院区、5G+医疗应用、智简网络、AI诊疗、多学科协作平台等领域与华为技术展开深度合作,成都京东方医院将成为行业领先的智慧医院样板,在该医院就诊的病人将有机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海内外专家的在线会诊机会。据了解,成都京东方医院计划于今年年底投入运营,总计建筑面积约37.3万平方米,项目规划总床位一期设置2000张,二期布局专科医院,规划床位1500张,医院重点科室为包括心血管、骨科、肿瘤、康复及妇儿等。

5、四川疫情后“首场”婚宴长这样


3月26日,一场仅有几十人的婚礼在位于成都温江的一家酒店举行。据了解,这是疫情之后,四川举办的首场婚礼。首先婚礼按照新人的意思,在户外举办,保证了通风。其次,酒店对婚礼的规模进行了控制,只邀请了约60人参加。最后在用餐环节,采取自助取餐形式,都要求使用公勺公筷。

6、本周成都仍不限行!这个活动也继续…

上周,很多网友在线询问成都交警:下周限号吗?成都交警给出回复:暂时没有接到限号通知。所以,本周的成都暂不限行。而成都“预约通勤”活动已经进行了两轮“挑战”,在尾号不限行期间通过在早晚高峰错峰出行来赢取奖励。目前,第三轮挑战活动即将开始,交警部门呼吁广大市民和企业继续踊跃报名、积极挑战。

7、每座桥名奖励3000元现金 成都锦城公园的7座桥征名活动启动。

在天府绿道锦城公园的建设中,以“空中绿道和亲水栈道”的理念,修建了七座跨线、跨江、跨湖的桥梁,如今这七座桥梁已正式与市民见面,但它们仍未被命名。这一次,这七座桥梁的命名权将交给热爱成都的你,从3月30日——4月12日,天府绿道锦城公园桥梁名称将进行全民征集,每座桥名将奖励3000元现金。


8、急着和世界打招呼!川大华西二院成功救治四川最小胎龄超早产儿。

4月3日上午,全国救治成功的第二小胎龄四川省最小胎龄超早产儿“恩恩”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顺利出院。恩恩出生时胎龄只有22周6天,在经历了呼吸关、营养关、感染关及其他相关早产儿并发症等一系列难关后,经过130多天的日夜奋战,“恩恩”各项生命体征稳定,体重从550g增加到3840g,达到出院标准。

9、单亲爸爸陷困境无奈售卖万册藏书 网友纷纷伸援手。

从事出版设计的自由职业者袁先生,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卖书的通知,因为近来自己生活存在困难,想要将自己收藏的近万册书籍全部卖掉以补贴家用。该消息被媒体报道后,引发了网友的关注,纷纷伸出援手支持袁先生。


10、注意别踩到了!成都路边小黄花竟是珍稀物种。

荒地上开花很常见,可在荒地上开出了珍惜珍稀濒危物种的事儿可有点稀罕了。日前,成都观鸟会秘书长李黎就在天府新区的一块荒地上发现了几颗没怎么见过的小黄花,他拍下照片发给著名植物科普大V,经鉴定,这不起眼的小黄花正是一种仅在三峡地区有分布记录的、珍稀濒危植物品种名录上的植物——裸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