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张庆鹏仍是山东队进攻体系里的重要一环

和之前一样,笔者还是会借助于pipm模型,为大家分析CBA国产得分后卫在球场上的具体表现。在本期栏目中,笔者将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位置上的一位老将:张庆鹏。

在正式介绍这位老将的特点之前,笔者还是想要为大家阐述一下把张庆鹏划入得分后卫的理由。

赛季初期,张庆鹏在山东队的轮换里其实更趋近于一名控球后卫。但当时的前提条件是:王汝恒体侧没有通过,无法出战前几轮比赛。而在王汝恒归来之后,张庆鹏的轮换次序就更像一个得分后卫了。

一方面,王汝恒是巩晓彬最为信任的国内控卫(本赛季的表现也确实不错),张辉在一些场次里又会分掉一部分控卫的轮换时间;另一方面,当哈德森不在场而张庆鹏在场的219.5分钟里,张庆鹏也只有49.4分钟是出任控卫的(王汝恒和张辉也同时不在场):

考虑到张庆鹏在哈德森身边也不是完全专注于控卫这一事实,笔者更愿意把他划入得分后卫这个类别里。可无论场上的具体位置是什么,张庆鹏在进攻端都对山东队有一定的价值。

自丁彦雨航为梦想远行之后,山东队就缺少了那种可以自行开发出大量机会的国产进攻核心。在这种背景下,本赛季加入球队的哈德森也明显比辽宁队时期增加了更多的持球主攻戏份(尤其是挡拆)。哈德森多打挡拆的一个结果是,自己的助攻数据也比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

然而,当哈德森下场休息之后,山东队就缺乏这种自己持球开发出大量机会的球员——在莫泰离开球队之后,他们本赛季的大外援梅斯

在这方面就有明显的局限性(但也不能因此完全否定梅斯的价值)。因此,当哈德森不在场的时候,山东队需要的是一个自己持球能够开发出机会的主攻手,哪怕这个主攻手平时更适合的定位应该是副攻手

而山东目前的配置是什么呢?李敬宇偏定点射手、陈培东还需要提升自己打挡拆的价值、王汝恒和张辉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缺陷,他们都不足以胜任这部分工作。


能够做在哈德森休息时间段自己开发出一些机会的国内球员,只有张庆鹏。

和新生代的国产后卫相比,张庆鹏的运控技术会有更多的缺陷;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已经失去了在阵地战频繁突入篮下的能力。受限于此,张庆鹏本赛季在篮下的出手比重只有9.7%——即便在体型偏小的后卫里,这种篮下出手比重也只能用【很低】来形容:

年龄是会对球员的突破攻筐能力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对于球员投射技术的影响相对更小。而张庆鹏所拥有的,正是他那个年代里国内球员中首屈一指的持球投技术。时至今日,张庆鹏依然保留着自己“张三疯”的打球风格,他在单位时间内(每36分钟)仍然要出手6.2次三分球。

因此,当哈德森不在场的时候,张庆鹏靠着挡拆或者手递手的形式去开发持球投三分的机会,就成为了山东队阵地战的重要解法

然而,在张庆鹏开发三分球产量能力依然十分出色的前提下,我们很难去判断他目前的三分球准星是不是有很大的噪音。

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张庆鹏的三分球命中率达到了39.3%,甚至于上个赛季还有38.8%,而到了这个赛季就只剩下了34.1%。更为诡异的现象是,张庆鹏在三分球准星完全和过往表现不匹配的情况下,,他在中间区域的命中率还是大幅度超过上个赛季(这个中距离准星已经趋近于同位置球员在篮下的效率,在大样本下很难维持住):

事实上,一直到此次休赛期来临之前,张庆鹏本赛季一共才出战了490.1分钟。著名NBA数据专家霍林格早年在给一名球员写报告时,一般的筛选条件是:球员至少要打500分钟以上。

因此,笔者目前更倾向于一种观点:张庆鹏目前的表现,应该还有更多的偶然性成分(包括他低于生涯表现的三分球命中率和完全超常的中距离准星)。

有意思的是,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偶然性因素叠加在一起,反而让张庆鹏的得分效率更接近于生涯平均表现,他本赛季的真实命中率是59.6%,而生涯是59.9%:

张庆鹏能够在哈德森不在场时自己去开发机会,因而能够比同位置的其他国内球员更容易提高得分的产量上限;远超常理的中距离命中率,又让他把三分球准星低于生涯平均值的漏洞补上,实际的个人得分效率依然是同位置国内球员中的优秀级别。

而真正制约着张庆鹏打出更好进攻影响力的因素,其实是传球


张庆鹏固然能够靠着持球投技术自己开发出机会,也能迫使防守方的中锋因此主动离开篮下来延误自己,但张庆鹏却不能利用好这种机会来给队友送出妙传——事实上,即便是一名突破能力平平的后卫,也可以靠着持球投技术来迫使对方的阵型从而给队友送出传球(比如:保罗、拉塞尔)。

张庆鹏的缺陷是,他在被对方的内线球员延误或者夹击之后,很难在第一时间去寻找合适的出球点;相反,张庆鹏会因为担心自己的运控技术而更加注重保护球权,而当他保护住球权之后,对方往往就已经把防守阵型调整好了——传球的最好时机已经流失。

事实上,这是张庆鹏从辽宁队出道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这是拥有持球投技术的他常年助攻数据、助攻失误比数据不够好看(尤其是助攻失误比)的重要因素。即便是在这个更加强调后卫打挡拆作为球队进攻起手式的年份里,张庆鹏的这些缺陷也依然在困扰着他和山东队。

与进攻端相比,我们对于张庆鹏在防守端的评价会相对更困难。

在山东队目前的轮换策略里,张庆鹏一般不会出任首发,直到首节后半段,张庆鹏才会披挂上阵。这意味着:张庆鹏一般不用在这种时间段去盯防对方的小外援(小外援一般在第一节后半段休息)。

在这种背景下,张庆鹏的单防任务会更轻一点。因此,年龄对于张庆鹏单防横移速度的影响,在他出场的时间段不会那么明显,至少张庆鹏的单防表现不至于落入同位置倒数的那个区间

另外,张庆鹏的防守侵略性也尚可,善于在合适的机会去协防切球,进而迫使对方出现失误。数据显示,张庆鹏的抢断率可以超过同位置68%的球员:

无论如何,抢断这种数据的价值都是非常高的(比盖帽的实际意义更大)。张庆鹏能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值得肯定的。得益于此,张庆鹏的整体防守影响力也不会落入同位置国内球员中的后半段。

如果以同位置国内球员的进攻影响力中位数作为横轴,防守影响力中位数作为纵轴,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整体而言,与同位置国内球员相比,现在的张庆鹏更应该得到的评价是:进攻影响力略高于中位数(产量尚可、效率不俗,但传球和控制失误不佳),防守影响力也略高于中位数(单防的弱点没有被无限放大,协防造失误尚可)的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