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修缮“黄帝陵”,他的父亲更是“家喻户晓”

网络文学中,“盗墓”这个题材很受大家的欢迎,尤其是年轻的朋友。目前的盗墓小说其中掺杂了很多匪夷所思的背景故事,而且还加入了庞大的背景。如今娱乐至上的年代,这样的题材吃香。然而,这些盗墓小说有很多是作者凭空臆想出来,但也有不少是根据真实的情况。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似乎就是盗墓的祖师爷。而且在晋武帝时期,有位叫做不准的盗墓贼,盗掘魏国的大墓,将古书《竹书纪年》重现于世。到了近现代“东陵大盗”孙殿英,应该是不少朋友耳熟能详的人物。

​此人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军阀,1928年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盗掘了清东陵。将慈禧老佛爷墓葬,以土工以及地雷轰开!据参与盗墓的士兵说:从墓葬内拉出的金银财宝,装满了30多辆大马车,分两天时间从清东陵源源不断的运出。可是孙殿英在当时未受到任何法律的责罚,毕竟军阀时代年年混战,谁又去管孙殿英盗宝的事件?那些军阀可能还羡慕孙殿英,平白无故获得这么多的金银财宝。晚年时期的孙殿英穷困潦倒,随后被我党俘获,身患多种病症。孙殿英在1947年冬天去世。

​这位东陵大盗曾经向世人,宣传他的歪理邪说:满清杀了自己的祖宗三代,可是等到他发觉时清朝政府早已垮台,所以为了给自己家人报仇,他才选择盗墓。孙殿英认为他对得起祖宗,也对得起汉族同胞。稍微有点常识的朋友应该清楚,孙殿英他盗宝完全是为了给自己筹集军费,能在乱世中多买几杆枪、添置几门火炮。这样的歪理邪说是没有任何一点道理。可是孙殿英有个儿子名叫孙天义,他和其父亲完全不同。孙天义乃是我国著名汉文学家,考古发掘的顶级大拿。他于1931年出生在北京,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曾担任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

​1993年孙天义宣布退休,退休之后他继续为中国汉文学和考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在孙教授还时不时的先去学院上课,孙天义他的父亲就是东陵大盗,老话说的好“一人做事一人当”。孙殿英在1928年盗取清东陵,而孙教授在1931年才出生,所以他和这件事情并无任何瓜葛。可是咱们中国人在看待“坏事”时,还是稍微带点有色眼镜。孙天义据传他早年隐姓埋名。北京辅仁大学上课时,大家并不清楚他和孙殿英有何直接交集。可是孙教授堪称“国之栋梁”,从他进入教育行业,直到退休抽出时间授课批改作业,带了不少的硕士生。同时在孙教授的主持下,将黄帝陵进行整修。

​从1959年,孙天义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在黄土高原中,把破败不堪的黄帝陵修缮一新。终于在2003年,孙天义教授的愿望达成。黄帝陵作为华夏历史的始祖起源,如果变得破败不堪,更是丢了中国人的脸!这是孙天义在竣工仪式上说的话。直到目前孙教授还在联络爱心企业,积极地维护其他大墓。孙教授不光是终身守护黄帝陵,还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断创造更多的历史瑰宝留给后人。小编听闻孙教授的事迹后,打心底里佩服得五体投地。虽然孙殿英盗取清东陵,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孙教授用他身体力行,尽可能弥补父亲的过错。本着汉族同胞的拳拳之心,孙教授确实是问心无愧,他能做到这一点,是值得所有后人敬佩和学习。

​试想一下在漫天风沙的黄土高原,孙教授不辞劳苦来回往返奔波,就是为了促成黄帝陵的翻修。这样的举动可能通过小编的叙述变得很简单,但是要落实到每一天、每一分、每个细节,就是浩瀚的工程量。俗语说得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可是孙教授的“前人”并没有给他留下太好的名声,可孙天义却用身体力行,留给后人无尽的财富,也祝福孙教授能够快乐地度过祖国70周年生日。

参考文献:二十四史、清史稿

撰稿人:扬州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