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队门将到防疫“前锋”,仅60天她长出了第一根白发

身高一米八、体力惊人、雷厉风行,如果没见过大桥城管中队办案组组长施雪雯,可能不会将她与足球联系在一起,更不会想到她是前国家女足队的守门员。施雪雯告诉记者,她在小时候被体校教练选中,与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往后的二十多年里,她效力过上海队,还曾参加国家队集训,跟队前往葡萄牙去踢邀请赛。但在2014年,她因伤退役,加入了杨浦区城管队伍。

战疫的哨声吹响,曾经的国家队门将身着蓝色工作服,戴好口罩和手套,她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场与病毒的比赛,而这场“比赛”必须踢赢!时隔6年再次“上场”,她已经成为了一位防疫“前锋”。

体力加满:

每天步数霸榜、脚底磨出血泡

施雪雯所在的大桥街道存有大量二级旧里、棚户区,背街小巷众多,沿街商户多达1700余家,战疫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她要带队奔波于大街小巷,对辖区内“五小行业”和“三类企业”逐一上门排查。

结束一天工作回到家的她打开手机,就发现微信步数达到了1万+,几乎每天都是朋友圈里的“霸榜王”。当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才感觉到双脚酸痛,脱下鞋子发现脚底已经磨出了几个血泡。最忙的时候,她和组员一天会跑三四十家企业和商户,一旦信息有更新,她又会再去现场核查。在业务上,她还会带队开展街面整治、处理跨门经营等工作。

别人问她累不累,她总是回答道:“我是运动员出身,这点运动量还难不倒我。”这位防疫“前锋”始终体力十足,这和她平常的锻炼分不开,她告诉记者:“退役后的6年间,我一直没有放下健身。城管工作经常需要出外勤,而我的体力比一些男队员还要好。”

有速度讲效率:

4小时一轮排摸、5点前上传信息

4个小时排摸完当天的企业和商户、下午5点前将数据整理上报…….这是防疫“前锋”特有的速度和效率。施雪雯把企业商户排查工作称为“扫街”,1700余家沿街商户怎么最高效地排查完,她在千头万绪中理出思路:“我们当时一接到任务,就把所有的商户按照道路进行分类分块,并提前安排好‘扫街’计划,每天根据计划集中排查。”她还建立起了防疫工作群,既能实时传递政策、即时解答疑惑,又能第一时间掌握复工复产企业人员进出动态。

每天归队后,施雪雯都会第一时间交代其他组员去休息,而她自己便一头扎进办公室,将排查的海量数据转换为一张张表格、一份份台账。“防疫期间,各方都需要我们的数据,所以我每天归队后会在第一时间整理上传完数据,当日事当日毕。”

街面上的带球突破:

“我不怕吃闭门羹”

“希望各位能够理解我们的工作,防疫需要大家一起参与,疫情早点结束,大家受到的影响也就更小。”每当施雪雯碰到不理解、不配合的商户,总会苦口婆心给他们讲道理,分析利害关系。

从疫情初期的第一次上门宣传、第二次上门登记、到后期的统计和反馈,一家店要跑五六次,难免会吃闭门羹,可她却不怕,积极寻找突破口:“只要企业商户最后能配合,吃几次闭门羹没什么的。我还在工作中加入了‘柔性’,多劝劝、多聊聊,商户的态度终于有了改变。”

不是一个人的赛场:

团队配合默契,前锋兼职教练

这不是一个人的“赛场”,从“五小行业”“三类企业”的排摸、工地和园区的检查等防疫措施,到群租执法、整治跨门经营、垃圾分类等常规工作,施雪雯和中队里的其他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互相协作、互相配合。

作为中队里的“老人”,施雪雯还成了五位年轻队员的“教练”。作为“大姐姐”,她第一件事就是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在培训过程中,年轻队员时常会有执法工作上的疑惑。施雪雯是一个“行动派”,二话不说就把新人带上场去:“我们的执法权项较多,口头讲可能他们印象不深刻,必须要到街面走走才行。年轻队员很快就跟上步伐,融入到整个团队中。”

收获后援团、啦啦队:

“你们辛苦了,喝口水吧”

施雪雯和城管队员们收获了“后援团”,她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商户和居民都认识他们了。有时候,她一进门,一些商户会把提前准备好的材料递来,有的还会热情送来一杯白水,“谢谢你们”“辛苦了”每句话都让她感到温暖。战疫开始后,家里人也成了她的“啦啦队”,“尽管过年到现在陪家人的时间比较少,但他们一直都支持我的选择,每天我出门前都不忘叮嘱我作好防护。”

几天前,施雪雯将第一根白头发的照片发在朋友圈以示“纪念”。她笑着说:“可能是这段时间压力太大了吧。”但她知道只要不“吹哨”,这场与病毒的比赛就没有停,她还要“踢”下去,直到获胜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