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弟弟的一封信”:人生有两种关系,对内和自己,对外和世界



弟,知你最近和父母闹了些矛盾,让你很困惑、痛苦,这都是正常的,你不用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每个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如你这般!

母亲脾气不好,看你成绩不理想,便以为你没有学习,对你说“不想读就不要读了”。你听进去了,觉得委屈,觉得他们不够理解你,只是一味的责备和要求,甚至也想一走了之,不读了。

可是就你这个年纪,不读书,你能做什么呢?可能出去搬砖都没人要你。

你要知道,人生的路,比这委屈和不理解的地方,太多太多,父母虽然不理解你,可是他们并没有恶意,而外面的世界,有时候却是充满恶意的!

以后你会明白,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一条荆棘路,有时候你看不清前方,但却不得不前进!

我也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但是,我不会给你灌输鸡汤,只是在给你讲一些经验,告诉你一些我对人生困惑的理解。


01

理解这个世界的矛盾,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曾经,在我还是你现在这个年纪的时候,我也有许许多多的困惑和痛苦,这些痛苦和矛盾,每一个都尖锐而刺人。

但是我慢慢学会了和这个世界相处,由原来的害怕,到如今的接受。

所以知道你也有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一开始觉得惊讶,慢慢就觉得理解。理解之后,我觉得挺高兴,因为你开始走向独立,开始走向成熟了!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不是看他身体多高多重,而是在于他的心智是否成熟。有自己的想法,是走向独立的第一步。你现在正走在这一步上,并且将会越走越远。

你要记住,保持自己的想法是很好的,并且不要因为外界的压力而失去自己的想法,变得人云亦云,那不符合人生,也不符合规律。

要知道,没有想法的,无非木头石子罢了,不敢有自己想法的人,不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着的人,在我看来,都是不好的!

而我们所有的想法,无非都围绕着两个方面:对内是处理和自己的关系,对外是处理和世界的关系!

所有的痛苦,都是由于这两种关系处理得不好!


02

我们和世界的关系

首先,我要给你说的,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包括我们与身边人和事的关系。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只是一个人,他必须和这个世界发生联系,他得站立在土地上,吃着土里长出的食物·····

所以唯有处理好与世界的关系,一个人才能快乐,才不必花更多的时间去和这个世界对抗。

但我们平常所说的和世界的关系,大多是指和人的关系。

而和人的关系,以父母为开始,我们同是从父母而来,在还没睁眼看世界的时候,就已经和他们发生了最大的联系,这是我们生而注定的。我们没法选择,不能掌控,所以对于和父母的关系,先天已定,所不足者唯有后天补足!

人无完人,每个人的父母也都不完美,你我是农村人,母亲甚至没读过书,父亲也才上了三年级。

毫无疑问,我们的父母,身上存在更多的问题,父亲和我们之间,不善于表达;而妈妈总是情绪化的表达,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不满,都是一阵责备,甚至有时候,连表达爱与担心,都是通过骂的形式表达出来。

就像你给我说的,你小的时候,有一次不小心将自己的手摔骨折了,甚至可以说的骨碎了,全家人都在表达对你的担心,唯独妈妈,在责备你不小心,你至今都清楚地记得那一年你读小学二年级。

可是弟弟,你可知道,在你手受伤的时候,妈妈脸上的担忧从未消失,直到你的手好了,她才露出笑容。她对你的责备,是希望你好好保护自己,只是她不知道怎样表达这种关心。


弟弟你还说,学习本就辛苦,但母亲只看见你成绩不好,只能看见你爱玩耍不爱学习,却没有看见你学得认真的时候,而最让你痛苦的是,妈妈对你说,如果不努力学,就不要浪费钱。

然而对于妈妈来说,他并不是爱钱胜过爱你,她平时给你钱,也从未心疼,她只是希望你好好学习,以后才能少吃一点苦。

其实对于这些,我也是最近这两年才开始明白,起初的时候,我也难以接受这样的方式,但我明白了之后,我开始接受,并且开始理解。

我这么说,不是要你和我一样去明白,去理解,我只是想说,每个人都有对爱的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在这个世界,不止要学会表达爱,更要学会接受不同形式的爱。


03

懂得接受不同形式的爱

爸妈现在都四十几岁了,那天老爸开玩笑的给我说,再过几年他就五十了。

老爸今年四十四了,老妈比老爸大一岁,今年四十五。

对于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性格等各方面早已在几十年的习惯当中成型了,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希望他们改变这种方式,而是我们改变自己接受的方式,这是相处起来最容易的方式,也是你以后必将会学会的一种方式。

我们从小生活的环境,叫做我们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这个词语,也许你现在并不明白,但我要告诉你的是,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固然会对他有很大的影响,但这并不能决定他的人生。

所有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你选择做什么,只能由你自己决定,同样的,其他人做什么,也只能由他们自己决定。

先天环境,早已没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去看待这样的事情。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之后,那时候我心里是很惊讶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在语言背后,都隐藏着自己的需求。

有些人是直接表达出自己的需求,而有些人却用其他方式将自己的需求隐藏起来,通过争吵,生气,谩骂等种种方式!

对于你我是这样,对于爸妈来说也是这样。这本书是教人沟通的,但我们除了要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之外,还要懂得找到别人的需求。这是一种能力,它能够避免许多误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在相处当中,既然无法做到让彼此难以,那么就须得在种种问题当中求一比较舒适的位置!

这个位置,须得自己探索,寻找,发现!

当你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和世界的关系,其实也就处理得差不多了!


04

如何处理和自己的关系

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人和自己的关系!

我前段时间看弗洛姆的一本书当中,说每个人其实都是为了自己,不管他做什么,其目的都是自己。

如果用这种看法来看待我们的许多行为,确实就是如此,所做的一切,无不是为了让自己舒服,为了让自己幸福,为了让自己,在以后的岁月当中可以过得更好。

但在为了自己的时候,无法抛开外界对自己的看法,所以行为上可能存在偏差,一如你的想法,恰是对于父母影响的结果。

有些行为,并非自己愿意的,而是为环境为外界所胁迫,好像是被推着前进,跟自己的意志力无关。

被这样的看法影响得越少,人就越是自由,也就越发平静,因不易被影响,就容易保持自己的步调。

这一点,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一样。不一样的是,父母不管持有什么样的想法,抱着什么样的要求,其出发点是好的,虽然对我们来说,未必就好,但外面的很多人,他们回以同样的想法来看待你,来要求你,其目的也可能充满恶意。

我始终相信,一个人应该坚持做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尽可能都是自己想做的,不想做的事情,不管别人如何要求,都少做,甚至不做。

须知,违心的努力,皆是奴为。

只是这样的做与不做之间,须得有一个度,用于衡量结果,是不是自己可以承受的;也用于称称自己的良心,看看自己是否问心无愧!


05

不读书,路会越走越窄


好了,说得够多了,最后说一点,读书是这个年纪应该做的事情,虽然也如你说的,不读书你依旧会有选择。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不读书不学习,你的选择只会越来越少,甚至最后会被逼着选择,而读书会让你眼前的路越走越宽,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

最后,再借用杨绛先生的话:“你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想得太多,读书太少”。你现在也是,因为读书少,自己还不够睿智,很多问题只能看到表面而不能深入本质。

所以,如果不想一直被这些问题困扰,那就多读书。读书可以给人许多答案,能让人的困惑得到解答。

文|帝小羽,我从山里来,欲回山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