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關於時間管理的書?

素人甲的素人生活


有些人每天都要做很多的事情,加班到深夜,但是依舊還有一系列的問題沒有解決,等到睡覺的時候,甚至對自己今天做了什麼都沒有印象。


還有些人做事不慌不忙,每天準點下班,效率極高,晚上還去唱個k豐富一下業餘生活,彷彿他們一天是48小時似的。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因為一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但時間又是不公平的,不同的人對時間的利用效果都不相同。


我們需要學習時間的規律和如何正確使用,把時間花在什麼地方,決定了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接下來給大家推薦五本我看過的,講時間管理有點東西的書。


1.《搞定》

作者:戴維艾倫,豆瓣評分:8.1丨434人評價丨版本:中信出版社丨2016年5月。


時間管理中GTD佔半壁江山(豆瓣評價少的原因是這本書版本太多了),首創就是這本書,如果你想了解時間管理,這本書一定不要錯過。其次對於項目管理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對於我這個拖延症來說,艾倫在書裡寫到的2分鐘原則就很棒,任何2分鐘以內可以完成的事情,就不要想著它了,直接去做。


我一直是以deadline作為自己的生產力的,比如某寶很多店是下午五點前下單可以當天發貨,我就會設置一個四點半的鬧鐘提醒自己要下單了。但是有時候我可能會忽略這個鬧鐘,沒聽到或者忘記了,同樣的事情如果用2分鐘原則的話,當我決定要購買的時候,就可以花2分鐘直接下單,避免後面可能出現的一系列計劃外因素,也可以減輕大腦的負(jian)擔(fei)。


這本書翻譯有點瑕疵,如果對自己的英語能力有信心,可以找英文原版來看下。


2.《番茄工作法圖解》

作者:Staffan Nöteberg,豆瓣評分:7.7丨11418人評價丨版本:人民郵電出版社丨2011年2月。


番茄工作法最近是時間管理的熱門方法,其實說到方法很簡單,概括一下就是25分鐘工作,5分鐘休息。4-5個循環後,進行一個長時間(20-30分鐘)的休息。


雖然一句話就說完了,但書裡還有一些對於方法的理解和說明。比如25分鐘工作的時候,是不能被打斷的。因為作者的觀點是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如果你一心二用了,不僅會損失精力,而且也不會有很好的效率。


這樣的例子生活中很多,比如你在接電話的時候,旁邊的朋友隨便給你什麼,你第一反應都是先接過來再說,因為你的注意力完全都在電話裡,這也成為了很多惡搞視頻的素材。


最後提醒一下,如果你經常要轉換工作任務和對象,那麼可以先嚐試一下,方法雖好,但也要適合自己才行。


3.《奇特的一生》

作者:格拉寧,豆瓣評分:7.5丨1103人評價丨版本:北京聯合出版社丨2016年6月。


這本書和上面兩本有點不同的地方,之前講的都是時間管理的方法論,而這本書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一個男人進行時間管理的一生。


這個男人叫柳比歇夫(日本俄國人),他每天都要記錄自己的時間開銷,日報月報年報,一直到1972年去世,他始終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後來這個方法被很多人成為時間事件記錄法,當然我覺得這本書改名為時間統計學也是可以的。


看完後我的幾點感悟和大家分享:


1.當傳記看的話,主要看他的成就和心路歷程。當乾貨書看的話,可能需要自己思考,因為真正講到時間記錄方法的篇幅很短。


2.累了就立馬去休息,每天睡十個小時以上一點都不過分。(過勞肥熬夜患者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3.柳比歇夫的方法也許只適合他,我們不一定喜歡,但這種對於時間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特別是第二點)


4.《如何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

作者:阿蘭·拉金,豆瓣評分:7.5丨4996人評價丨版本:北京聯合出版社丨2015年12月。


克林頓自傳推薦了這本書,帶了一波人氣。他主要提到了阿蘭·拉金的ABC理論,也就是列出自己的短期,中期,長期目標,然後按照重要性來一個排序。A組最重要,B組次之,C組最低,然後在這些目標下面寫出每個目標所對應的具體行動,然後再細化目標,一步步完成。


這本書由於注重各種小技巧,讓很多人採用了速讀的方法去看,結果看完了啥也不記得。我個人建議還是需要精讀,在目錄中挑選自己感興趣的點來細細品味。


作者有個觀點我其實是不太贊同的,也就是隻讀報紙標題而不看書,原因是為了掌握要事要點,但是在現在的時代,媒體的標題已經千變萬化了,閱讀量影響了標題的表達方式,光看標題你根本沒法一鍵get到核心信息。


5.《每週工作4小時》

作者:蒂莫西·費里斯,豆瓣評分:7.9丨597人評價丨版本: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丨2012年7月。


雖然這是一本看名字覺得很扯淡的書,但不是完全沒有營養,我的觀點一向是開卷有益,下面來說說有啟發的部分。


書裡提到了帕金森原則,這其實是一個管理學的概念(想要具體瞭解的可以看斯科特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一書)。帕金森經過多年的調查研究發現,同一個人做同一件事所消耗的時間差別很多,他可以用10分鐘來看一份報紙,也可以用半天時間來看。


也就是說如果讓你看一本書,定了一週的期限,你就會一週看完。如果換成一個月的期限,你就會用一個月來完成。我們有拖延的習慣,如果想要讓時間利用變得高效,可以給重要的事情定下短期並且清晰的時限。


如果你想要更好管理自己時間,想要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想要更多休閒時間和家庭生活,那麼就去把這五本書看一遍吧。


作者:潘大帥,只推薦靠譜的書,更多書單推薦和書評記得點關注噢


作家潘大帥


圖/Norman_Rockwell

做書按:

這兩天我們討論最多的是猝死和腦出血。一個是新聞裡連續加班在家中猝死,而後公司賠償了20萬的五旬男子。還有一個,是腦出血住院失聯9天的年輕微博網友。

可是我們生來不是為了猝死,不是拿命換20萬,更不是為了腦溢血,我們只希望在死之前活得夠本。你也許覺得現在討論猝死和腦出血離我們太過遙遠,可我已經很難遇到工作不用加班的朋友了,朝九晚五簡直是奇蹟,工作到半夜一兩點好像才是人生常態。在工作碾壓生活、人生不再屬於自己之前,我們能否爭取回一點愜意的時間?

我很喜歡今天文章作者說的:“死亡給予我們一個期限,從而讓我們更好地生存,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阿雷是我們的朋友,本名雷宗揚,29歲,是一位

跑步教練時間管理培訓師。他常常自稱為“幸福行動家” 。

開始跑步後準備3個月,就完成了首次馬拉松比賽,一年後完成100公里跑;

年閱讀數量超過100本,寫100篇專題文章,跑步1000公里;

通過了獸醫執照考試,成為了認證跑步教練,還學會了調酒和欣賞古典樂;

堅持每天記日記,記錄自己的得失;

堅持記錄自己見過、聊過的每一個人;

堅持每月孝敬父母,無論是紅包、禮物還是別的小心思;

堅持每週反思自己一週的工作和生活

……

每一條單獨看起來可能都沒什麼了不起…… 但阿雷不會今年清閒讀了200本書,明年工作忙就讀20本;不會今年住學校邊上,我就是操場跑步小王子,明年租得遠就縮成萬年家裡蹲;不會以喪為藉口放縱自己懶惰,不會以忙為藉口放縱自己疏遠朋友和家人。

阿雷贏在:“定下目標,完成計劃,堅持併成為習慣”。

以下這份經過實踐檢驗的書單來自阿雷:

01《番茄工作法》

所謂“番茄工作法”是指:

將25分鐘設置為一個番茄時間,在一個番茄時間裡只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如果成功結束一個番茄時間,就在紙上畫一個X短暫休息5分鐘,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兒。

阿雷的實踐:

記憶中,從大三就開始使用番茄工作法,每每在圖書館自習室使用這種方法。從剛剛開始注意力不足,到現在專注力越來越高,番茄工作法功不可沒。特別在臨近考試的時候,使用番茄工作法不僅一天可以完成多個篇章大幅度的複習或多個科目,同時還可以閱讀幾本課外書。

番茄在我生命中目前經歷過幾個階段,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1、提高專注力

其實在一開始,我壓根兒就沒有25分鐘的專注力,最多也不過是十分鐘左右就會不由得地走神,特別是做一些自己不感興趣的或者困難的事情。初初開始我的番茄鍾是設置在10分鐘,15分鐘循序漸進。最後一做事情,就達到專注狀態,一兩個小時過去了也不知道。

2、統計有效時間

有時候我們可能覺得我們整個下午,整天都在做一件事情,感覺是花費了很多時間。但事實上,用上番茄鍾來統計自己真正有效花費的時間,其實確實微不足道,一天如果能為某件事情花費上16~18個番茄(8~9個小時)已經是極其高效,一般8個番茄(4個小時)也已經相對不錯。

3、在疲憊前休息

為什麼番茄鍾它會設計成25分鐘+5分鐘呢?當你專注力高的時候,做起來25分鐘往往不夠,但是如果你繼續做下去,隨著時間的推移精力會下降,深感疲憊,就很難持續下去。而每個25分鐘裡必須休息5分鐘就是讓你保持精力充沛的狀態,更加持續長久地做好面前的事情。

4、滲透在生命裡的番茄

現在在生活中,番茄的方式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角落,印象最深的就是我製作課程課件和深圳100公里徒步。最高記錄做課程課件的時候,連續4天,每天起床整理後就開始工作直至晚上10點,每5分鐘休息採用最高效的睡覺模式來恢復。結果4天下來,總共啃了83個番茄,完成了兩天200多頁的幻燈片。

深圳100公里徒步,就是說利用番茄工作法的方式來完成100公里的徒步。從傍晚6點開始徒步,總共吃了41個番茄,歷時19.5小時抵達終點。方式其實很簡單,我每25分鐘就採用小跑或者快走的形式,然後間隔著3~5分鐘的時候用來慢走或吃東西恢復。就如把100公里的路程分割成很多段25分鐘,讓自己來衝刺。

02《晨間日記的奇蹟》

所謂“晨間日記”的記錄方法:

晨間日記有兩個要點,一個是形式上建議採用“九宮格”的形式來寫作,九宮格就是你關注的9個層面,而不是所有的東西你都寫。而且人一旦看到格子就有填滿它的衝動;第二個要點就是寫日記的時間要在早上,一般只要幾分鐘就可以了。

為什麼要在早上寫而不是晚上寫,一天下來晚上我們往往帶著各種情緒於是會影響到日記裡面去,而晚上也經常有各種活動或應酬導致難以持續。而早上經過一夜的沉澱,能更加清晰地看待過去一天的事情,面對內心真正的自己(去情緒化)。

阿雷的實踐:

小學或者初中,我們都有過寫日記的經歷。事實上,這樣寫日記除了應付交作業,卻沒有堅持下來。

然後大學重拾日記的習慣,一開始像以前那樣用紙筆寫,但發現以後檢索起來不方便於是就轉到了用word來寫的節奏。堅持了幾個月,發現有時候寫得欣喜就隨便寫個1000字以上,然後有時候也不知道寫什麼,結果感覺費時費力,也難以堅持。

看了這本書後,果斷採用裡面所說的“九宮格”的方式來寫作。接著就用這種方法持續至今有4年以上。為什麼能堅持至今,原因很簡單,其一是寫日記的時間相對固定,是在早上;其二是你只要有3分鐘就行。

而我認為晨間日記開始發揮作用至少需要你使用1年以上,就如我現在每天寫晨間日記都知道上年或者上上年或者上上上年的今天發生什麼事情,如果發現朋友生日、紀念日就可以及時發短信問候對方。同時也能看到自己不同的成長軌跡,比較一下上年的今天自己進步了多少。

03《時間投資法》

這本書的作者勝間和代是我最喜歡的日本作家之一,她獨立撫養三個孩子,兼做幾家外企的工作,每天為報刊寫專欄,創作出十幾部暢銷書,真是女中豪傑的典範。

在書中她提出了在時間管理範疇裡面的許多方法和技巧,而且根據她自身而定,極具參考意義。例如在生活中她喜歡用金錢來衡量有效時間做的事情,如果她發現她做其他事情所產生的價值更高就直接把她本來要做的事情外包出去(如家務),作為女性她喜歡一邊閱讀一邊用一些電動的減肥用品等等。

不過在這本書中我用得最好的一個方法就是記錄時間,她把時間按照重要緊急程度分為了消費時間、投資時間、消耗時間、浪費時間,並且設立了最優比例。於是,我大三的生活專門用一個本子來做這種記錄,每天晚上統計,堅持了一個學期以上。

04《奇特的一生》

這本書所描繪的是前蘇聯的昆蟲學家、哲學家、數學家,柳比歇夫的一生。他一生髮布了70餘部學術著作,從分散分析、生物分類學到昆蟲學等。業餘時間研究地蚤的分類,還寫過不少科學回憶錄。各種各樣的論文和專著,他一共寫了12500多張打字稿。這是一個多麼強的多領域專家啊!

他所採用時間管理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記錄時間每做完一件事情就記錄這件事情花費了多少時間

(而《時間投資法》的勝間和代採用了其他優化的方法)。

通過這種不斷記錄的方法有什麼作用?時刻保持著對時間的敏感度。

每時每刻都活在“有限的時間”裡,這會讓人更加珍惜時間。同時,反覆記錄可以培養自己精確預知時間的能力。通過分析和統計,可以避免自己過度浪費時間。

目前我又恢復使用這種方法半年以上,不像從前要紙筆記錄這麼麻煩。現在我通過iOS APP 的aTimelogger2來每天記錄時間,晚上統計分析。

在閱讀此書大家還可以拓展閱讀《一萬小時天才理論》,通過記錄自己在專業領域積累10000個小時為目標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05《小強升職記》

這本書則是從西安好友鄒鑫所寫,在國內關於時間管理類的書籍相對來說總體質量確實不如國外,而且大多數是以道論道,沒有很好的實用參考性。而這本書正是國人寫得最好的時間管理類書籍之一,這本書背後的理論框架則是近年來最流行的GTD理論(《搞定I》,DavidAllen,GTD=Getting Things Done)。

這本書的寫作手法跟經典的《一分鐘經理人》類似,通過故事的形式來闡述時間管理的方法,深入簡出,易讀性非常得強,不如《搞定I》那樣很容易讓人讀著就困。

這書裡面的故事就是通過辦公室主管老付如何引導普通職員小強提升能力升職引出各種職場新人所遇到的時間管理問題。

目前,鄒鑫已經把相關內容更新推出第二版,推薦。

阿雷還說:

有時候在攀一個山頭的時候痛苦萬分,直至攀到了頂峰也不過是剎那,沒有說在山頂享受太多逗留太久,也就是那三四秒的時間就繼續往下跑。人去攀登大山攀登高峰,自以為是自己征服了這座山,殊不知道其實是這座山征服了他自己。

閱讀的神秘之處就在閱讀的本身,當你讀到一本書的最後一頁,你興高采烈自以為又征服了一本書,而實際上你是盼望可以繼續讀下去,永不停止。

-本書單原載“中國三明治”,內容經過重新修訂-


做書


時間管理是一門長期修煉的課程。自三年前接觸時間管理以來,一直在學著對時間做規劃,更好的安排自己。但是光看書是遠遠不夠的,在不斷的學習中還需要保持實踐,以下是自己的一點小小經驗,分享~

這是我某一週的的時間開支,發給幾個好友看過之後被問是怎麼做到的,我誠實的回答:算出來的。我就知道這個圖表一定會讓大家崇拜死我的,果然不出所料,兩分鐘後大家都說絕交?

從這張表可以清晰看到:

一週時間,33%時間用於工作,32%在睡覺,路上花費的時間佔8.5%,運動+讀書+寫字這些興趣事件約8.6%


一、對時間做記錄

我從2016年10月開始做時間統計,那時候剛讀完《把時間當朋友》就迫不及待想學習管理時間,渴望知道自己每天是怎麼過的。但是無從下手,就在每天的晨間日記中加入[每日日程計劃 & 回顧]項目,按照事件發生的先後羅列一天的生活。

大約半個月之後,我發現只是事件的羅列遠遠不夠,於是加入時間節點,比如7:00出門,7:10上車,8:00到單位。這樣的記錄讓我對事件發生的時間節點變的敏感。

上下求索,讀了很多相關的書,嘗試很多方法也費了一些功夫,但是對於時間的記錄還是不滿意。後來看柳比歇夫的時間日記,有了茅塞頓開的驚喜。

據說柳比歇夫每一年都有一份時間統計的開銷:昆蟲研究一共多少小時,其中整理資料多久,做論證花了多久,寫字花了多久……每一個項目類別都有時間明確走向,我簡直是驚呆了!

因為自己做了時間統計,明白把時間花在哪裡全然統計出來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二、34枚金幣法則

這張圖片是34枚金幣法則。來自於奇葩說的艾力,34枚金幣法則就是把有限的時間(比如早上5:30到晚上12:00)這段時間是活動時間,會產生活動輸出的時間。然後根據自己的作息習慣,可以0.5小時,或者1.0小時為單位進行記錄,每個時間段完成任務後就可以獲得金幣。

這有點類似升級打怪獸,做完一個任務就獲得一個成就的金幣。

因為做不到一直看時間,記錄時間,我會有意識的去估計,比如打算出門跑步,我會記一下出門時間,跑完之後感覺花了多久,再比對時間核實一遍,就是不斷修正主觀時間和客觀時間之間的差距,才能提高效率和準確度。

關於34枚金幣法則,它並不是完全符合,比如吃飯不可能剛好12:00-12:30 ,可能是11:50 - 12:20,那這樣的情況,我還是果斷填入12點到12點半這一欄;還有一種情況,半個小時的單位時間內做了很多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件,事情很多很雜根本不好統計,那我只要確定那段時間不是刷朋友圈或者無所事事,我就會標為固定事件。

總體來說,這種總結形式比較開放,並不要求我們拘泥一時一刻,相對彈性也在自己可接受範圍內,我們的目的是記錄時間去了哪裡,怎麼進行下一步的調整。


三、怎樣開始記錄自己的時間開銷

1、推薦第一次記錄的朋友一個APP,小爬用過一段時間,後來是因為自己不能堅持和找到更有效的記錄方式放棄的,但是對於剛剛接觸時間統計的朋友來說絕對是一款好工具。


2、推薦種樹軟件,主要是記錄自己專注時間的,很好玩。金幣可以解鎖下一顆樹,界面簡單,沒有別的干擾。缺點就是時間軸為10分鐘,目前還沒發現哪裡可調……


3、番茄土豆。這款軟件做的比較成熟,有功能又全又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試。


軟件是工具,書還是要看的。推薦幾本經典的,認真讀完這幾本,建立自己的管理體系,時間管理一定會越做越好的。


四、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1、奇特的一生

所有學習時間管理的人都繞不開這本書,非常基礎。書裡講述了一個用一生時間做計劃的人 -- 柳比歇夫。(上面有張配圖就是柳比歇夫一天的時間)

柳比歇夫通過他的時間統計法對自己進行了研究和試驗。他的日記沒有形容詞,沒有情感,沒有任何波動。就像是一個時間機器,忠實的記錄著自己每年每月每週每日每時的工作和生活。

一定要去看這本書,非常好的啟蒙書。


2、把時間當朋友

這本書更強調的是,如何打開心智,運用心智的力量和時間做朋友,如何理解時間的意義,最後在時間管理上取得突破。

一位很優秀的青年作家,書中也運用了很多實際事例,比較接地氣。


3、你一年的8760個小時

上文說到的34枚金幣法則,就是艾力首次分享出來的。這本書不完全說時間管理,還有很多他自己的經歷,包括考大學啊,努力健身啊,等等,非常正能量的。


以上是我的一點小小心得,希望對你有用。


言九九


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講,學習時間管理並不是要學會多麼高深的系統理論,而是能夠馬上運用起來讓生活有所改變。
所以在這裡我給你推薦幾本簡單易讀,容易操作的時間管理書籍,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哪有沒時間這回事兒》紀元

紀元老師的這本書簡單易懂,書中有大量的彩色插畫,生動形象。最主要的是它打破了前幾代時間管理理論裡面的束縛,節省了花在判斷重要緊急等事情上的時間,因地制宜,結合讀者的實際生活進行闡述,很容易接受。
書中最精彩的就是通過清單的方法來管理自己的生活,對於一個生活內容相對靈活,但事項繁多的人來說,運用時間段清單可以很好地劃分工作事物,讓你對生活會增加很多掌控感。

2、《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美]加里·凱勒 傑伊·帕帕森

這本《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曾持續穩居亞馬遜總榜第一,嚴格來說它講的並不是具體的時間管理方法,但是卻可以從觀念上讓你意識到,如果不能從本質上找到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那你所謂的忙碌就不過是在浪費時間。
生活中的所有工作就像是一個多米諾骨牌,你需要找到那個關鍵的事情,把重要的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這才是時間管理的真諦。

3、《單核工作法圖解》[瑞典]史蒂夫·諾特伯格

相信很多瞭解時間管理的朋友對番茄工作法都不陌生,這本《單核工作法圖解》就是《番茄工作法圖解》的姐妹篇,同一個作者的另一部作品。書中介紹了簡單實用的單核工作法,比番茄工作法更加靈活。
主要是把你的工作分為全景時段和單核時段,把你最重要的5件事寫入快捷清單中,在全景時段問問自己當前做什麼事情最有價值,選出一件重要的事,把鬧鐘定到下一個半點或者整點,然後進入到單核時段。
這個時段只處理這一件事,不要思考值不值得,應不應該,到鬧鐘響起,再對清單上的事情進行審視。
以上三本書都是對我影響比較大的書籍,書都不厚,容易閱讀,方法也容易掌握,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職場達人歐陽芊雙,如果答案對您有所啟發,歡迎點贊關注。

歐陽芊雙


個人管理WATCH模型

我所理解的個人管理系統可以用一個WATCH錶盤模型來概括,WATCH錶盤模型包括五個部分。

錶盤的四個維度 W:wish,代表願景目標。 A:action,代表任務計劃。 T:time record,代表時間記錄。 C:conments,代表總結反思。錶盤的核心區域 H:hyper energy,代表充沛精力。

個人管理WATCH模型

WATCH錶盤12點鐘方向是Wish,代表的是願景目標。我們進行個人管理時必須要有一個畫面告訴我們將要去向何方,成為一個什麼樣子的人,希望完成什麼樣的願望,達成什麼樣的目標。它是我們所有行動的方向指引,告訴我們需要按照自己的意願過這一生。

WATCH錶盤3點鐘方向是action,代表的是任務計劃。當我們確定了自己的方向和想要成為的人,我們需要依據這個願景目標制定出具體的任務計劃。它比願景目標更加具體,細緻。是在去向願景目標的道路上階段性的里程碑。我們說願景目標是讓我們選擇正確的路走,那任務計劃就是讓我們在這條正確的路上小步快跑。

WATCH錶盤6點鐘方向是time recond,代表的是時間記錄。我們所有的計劃任務都有一個基本的要素‘時間開銷’。它是個人管理中最底層的一項基礎工作。當我們用數據化的方式呈現出來每時每刻的樣子,可以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執行力的狀態。

WATCH錶盤9點鐘方向是conments,代表的是總結反思。經過時間開銷記錄的數據分析後,我們可以通過總結的方式來反思在當下任務執行的情況如何。我們需要如何進行改善,願望目標是否需要調整。

WATCH錶盤中間的位置是hyper energy,代表的是充沛精力。這是WATCH模型的核心,也是個人管理體系的核心。我們只有擁有充沛的精力,才能將錶盤正常運轉起來而不至於停止。它是為所有個人管理四個分支‘願景目標,行動計劃,時間開銷,總結反思’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提升感知力的《奇特的一生》

首先給大家推薦錶盤中T時間記錄的書籍是《奇特的一生》,我之前有提到過這本書。正是整本書讓我開始關注到自己的時間,有想法將自己的時間開銷記錄下來。在30年後這些時間開銷記錄就會成為我自己的歷史書。在這本書中講述的是柳比歇夫記錄了自己56年的工作時間開銷記錄,要素很簡單,包括事項和耗時長度。每天花費的時間很少,關鍵是堅持的時間足夠長,就會成為傳奇。在階段性時間裡會對自己的時間開銷記錄進行數據的分析。我自己的很多時間開銷記錄的想法都是從這本書中獲取的。

提升執行力的《搞定I》

給大家推薦錶盤中A行動計劃的書籍有戴維艾倫的《搞定I》,這是我之前反覆提到的一本書。書中講到了一個原理GTD是行動管理系統中最重要的方法論,通過收集、處理、組織、檢視、執行五個步驟可以完成所有的計劃任務。給大家推薦的doit.im軟件也是依據這個原理來開發的。但是這本書難度比較大,入門的朋友一開始可能會不好理解。那就推薦大家可以先看看鄒鑫的《小強升職記》,通過小強的故事深入淺出的給大家講述了很多時間管理的方法。在書中通過衣櫥整理法生動形象的介紹了GTD原理。

提升心願力的《目標》

接下來給大家推薦錶盤中W願景目標的書籍有博恩崔西的《目標》。伯恩崔西是個人管理領域的達人,寫了很多這個領域的書籍。這本《目標》由上到下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目標如何由一個想法最終落地實施的全過程。並分各個領域講述了不同的目標設定和執行的方法。是一本拿來就可以使用的書籍。另外還推薦給大家一本書是馬庫斯.白金漢的《現在,發現你的優勢》。根據書中的方法可以找到自己的優勢所在,併發揚光大。

提升反思力的《好好學習》

給大家推薦錶盤中C總結反思的書籍有成甲的《好好學習》。在這本書中成甲講述了自己堅持做反思日記帶來的巨大變化,而且還將這種簡單有力的方法帶給公司的員工,作用不是馬上爆發出來,而是蓄勢待發,在某個時間點上有突飛猛進的感覺。另外《晨間日記的奇蹟》是一本很簡單的書,但是可以讓大家拿起筆來開始書寫自己的日記。

提升精力的《精力管理》

給大家推薦錶盤中H充沛精力的書籍有《精力管理》,在這本書可以發現個人管理系統與精力管理是密不可分的。通過對自己精力管理的訓練可以提升我們的個人管理的效率。這也正是精力的部分是在錶盤中心的,它是最重要的環節。另外給大家推薦一本《刻意練習》,我們在執行所有個人管理系統中的方法時,都需要使用刻意練習的思維來進行。明確目標,找到導師,獲得反饋,不斷積累。

小結

閱讀就是我們最佳的輸入方式,尤其是閱讀經典的書籍,可以花小錢快速的瞭解書中的方法。給大家推薦的這五本個人管理領域的經典書籍可以幫你迅速構建自己的個人管理體系。


個人管理成長營


時間管理是職場人最應該學習的知識,管理好自己,安排好工作事項,提升效率,最終達到高效能與慢生活的平衡。

如果你大部分時間被瑣事困擾,那一定要改變思路,學會這2點:

1、要事優先,學會處理突發情況,避免打斷造成的干擾,學會拖延和拒絕很重要;

2、利用碎片時間學習提升自己的技能,不要太過焦慮,同時跟人學習可有效減少時間成本。

閃電一直相信一句話:“時間不能被管理,能被管理的只有我們自己”。

通過2年的時間管理實踐,閃電進行了主題閱讀。

閱讀:時間管理書籍

《搞定I》《把時間當作朋友》

《小強升職記》《精力管理》

《自控力》《番茄工作法圖解》

《時間管理》《晨間日記的奇蹟》

《善用時間》《奇特的一生》

《拖延心理學》《時間投資法》

《微時間管理術》《哪有沒有時間這回事》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完美的混亂》

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和實踐,積累了許多時間管理的知識、經驗,現推薦以下6大經典書單,供你學習:

人都是有惰性的,喜歡呆在舒適區,害怕嘗試新的東西。

職場上,你如果想前進,打破原有思維,走出拖延的怪圈,需要不斷地學習,並需要夥伴的鼓勵與激勵,而閃電就是其中的一個夥伴。

歡迎持續關注閃電時間管理,一起快樂學習,帶你打開夢想的藍天。


閃電慢時光


知識付費時代的熱潮,催生了一大批知識服務者,也讓更多人在意碎片化時間的學習。因此,如何利用每一分時間變得尤為重要,整理並分享一份時間管理相關資料。


01工具類

番茄鍾
SMART
思維導圖
九宮格
邏輯樹

甘特圖
7年就是一輩子曲線圖
重要緊急四象限

02軟件類:

奇妙清單
滴答清單
番茄鍾(潮汐)
趁早
34coins


03 書單類:

入門

《圖解番茄工作法》
《小強升職記》
《吃掉那隻青蛙》



進階

《搞定》123
《哪有沒時間這回事》
《精要主義》
《暗時間》
《自控力》
《精力管理》
《習慣的力量》

《拖延心理學》
《把時間當做朋友》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你一年的8760小時》
《最重要的事兒只有一件》
《要事第一》


人物案例

《吉田醫生求學記》
《時間管理手帳》
《奇特的一生》

時間管理的本質是管理自己。

下載App、買了很多書、加入很多打卡群,只要你不行動,這些都是突然。

工具、書籍都是輔助,重要的是你認真去執行並且一直堅持執行。這樣才有機會真的過好每一天的每一分鐘。


週末理想


《請停止無效努力》

內容簡介: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努力,只是沒找到正確的努力方法。本書從發掘天賦、提升能力、選擇平臺、迴歸自己等幾大方面詳細闡述了努力的正確模 式。

書裡所講的關於努力的方法與思路可以用來分析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大多數問題。

書中提供的科學以及便於實踐的工具與方法。都通過形象生動的思維導圖展現出來。

結合每篇文章的後續練習好好實踐。最終將會徹底顛覆一個人過去的思維認知。從而讓工作和人生髮生巨大的變化。

大頭薦語:

2017年讀過的書中,到目前為止我心目中的Top1書籍。

《精進》

內容簡介:

盲目的努力,只是一種緩慢的疊加。

這本書為大家提供了時間、選擇、行動、學習、思維、才能、成功七個方面的精進路徑,只要依循書中的方法反覆磨練,便可以日益精進,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找到實現自我的那條成功之道。

用持續精確的努力,撬動更大的可能,這便是精進。

大頭薦語:

2016年,我心目中的Top1書籍。


《刻意練習》

內容簡介:

所有人都以為“傑出”源於“天賦”,“天才”卻說:我的成就源於“正確的練習”!

著名心理學家艾利克森在“專業特長科學”領域潛心幾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業或領域中的專家級人物:國際象棋大師、頂尖小提琴家、運動明星、記憶高手、拼字冠軍、傑出醫生等。

他發現,不論在什麼行業或領域,提高技能與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則,他將這種通用方法命名為“刻意練習”。

對於在任何行業或領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個人,刻意練習是黃金標準,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大的學習方法。

大頭薦語:

反駁熱門的“一萬小時理論”書籍,成為細分領域的專家大師,長時間的努力是前提,更重要的是有效努力,那麼刻意練習就是衡量標準。

假如你是一名知識工作者,所在的領域沒有什麼清晰的訓練體系,那麼如果你能搞清楚如何將刻意練習融入自己的工作,就有可能在個人價值上超越你的同行,因為你很有可能是唯一專注於系統地取得進步的人。

如果覺得本文不錯,歡迎關注點贊轉發收藏留言一條龍,大頭會繼續在時間管理、職場寫出更多的優質答案!謝謝大家!也可以關注我的今日頭條號“大頭說時間管理”,有更多詳細文章哦!

大頭說時間管理


1.《小強升職記》鄒鑫

以小說的形式來講述職場中的時間管理,從認識到你的時間黑洞開始,教你找到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從基礎的“四象限法則”入手,學會投資自己的時間,區分“項目”、“任務”與“下一步行動”,以整理衣櫃類比的時間管理五步驟法:收集、處理、組織、回顧、行動……有趣好讀又實用,十分適合作為時間管理的第一本書。

2.《哪有沒時間這回事》紀元

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紀元有著8年的時間管理實踐經驗,優化過超過25000張時間表,平均為每人每週節省了13.7小時。在這碎片化時代,該如何碎片化時間管理?什麼是多線程處理任務?為何要規劃最符合你身心舒適度的時間段?選擇優先級還是最難的問題?《哪有沒時間這回事》可以幫助你解決80%的時間管理問題。

3.《番茄工作法圖解》Staffan Nöteberg

25分鐘+5分鐘的工作法是怎麼幫我們減輕時間焦慮、提升集中力和注意力、改進工作流程又強化我們的決斷力的呢?簡單的工具,詳細的圖解,輕鬆掌握番茄工作法。

4.《80/20生活法則》理查德·科克

商界廣為流傳的二八法則:80%的回報、產出和結果,總是來自於20%的投入、努力和原因。作者理查德將80/20法則的應用從商業領域延伸到了個人生活和社會問題領域,教我們在時間的分配上,應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最重要的20%的活動中。

5.《奇特的一生》格拉寧

《奇特的一生》描述了一個將自己的一生都在用時間來做計劃的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通過自己獨創的“時間統計法”,幾十年如一日地在實驗、計算他的工作效率,精確到分秒,一生取得了諸多成就。


運營控


我只推薦一本!

翻看過不少,但是聽到這本書,受益匪淺


《哪有沒時間這回事》這本書的作者紀元,是著名的時間管理培訓師,畢業於中科院心理學專業,專攻時間管理,習慣養成,行為改變等技能!

他最長說的一句話是“時間就像捧在手裡的水,你不認真對待他。他就會溜走,你使勁攥他,他還是會溜走”。

人們都需要一套行之有效,順應人性的時間管理工具。不能違背承受能力,不要把時間管理當成一種負擔,給自己增加更多不必要的壓力!

這本書總結12種常見的時間管理問題,並對應提出解決辦法,簡單易操作!

拿人們最難的早起來說,就提出課“雙鬧鐘工作法”;人們常說“早睡早起”,但作者提出,用早起倒逼早睡效果會更好。

還有沒有時間健身,沒有時間學習其他知識,時間太緊等等之類的!

現在如果沒有時間看書,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聽這本書的講解,聽他的課!

這也是利用碎片化時間,較好運用時間管理的一種方法☺


我是幸福麥冬,有需要可以私信我瞭解具體聽書,聽課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