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不相扰,各自安好

邻居女孩儿向来乖巧懂事,说话柔声细语,时常笑颜如花,说她柔情似水毫不为过。现在初为人母,孩子刚满两月。这次回家见到她,没有看到初为人母的喜悦,却是一脸憔悴,愁云满布。

聊天后才得知,这月子期间恰逢老公一个同学来这里找工作,夫妻俩考虑到同学初来乍到,无处安身,就商量好先让他在家小住几天,待租好房子再搬走。同学欣然接受,于是,三十岁的大小伙子就吃住在家里。

老公本来请了一个月的假,是要照顾她坐月子和宝宝的,可现在几乎成了照顾同学。同学也似乎不急于找工作,俩人时常一起出去,还不时的小酌几杯,在家抽烟也无所顾忌。由于一个人照顾宝宝,月子期间没时间梳洗,女孩儿时常蓬头垢面,为了哺乳方便,日常穿着月子服,当男同学在家时,为了避免尴尬,她根本不敢走出卧室。生产的虚弱、孩子的哭闹、同学和老公的无忌,让她慢慢的心烦意乱,精疲力竭。

家里的氛围让她越来越窒息,但又不好开口让同学搬走,只能自己调节。她觉得快抑郁了,现在孩子刚过两个月,她再也忍不住,就到娘家来透透气,而他,依然在。

不知这位男同学现在是否意识到:他的到来,给别人造成了困扰。哪怕来之前不知道,在到来之后,也应该清楚的意识到朋友家里的现状,识趣的离开吧?朋友的真诚相邀,可以看到你在他心中的分量,而作为自己,也应该懂得体谅他人,懂得适可而止。不为朋友带来困扰,才是把朋友真正的放在心上,给予尊重和善待!

之前在上海工作时,技术部小诗由于工作突出,被提升为技术部部长,这让小诗倍感压力,唯恐自己不能胜任,于是自我要求更加严格,每天来最早的,走最晚的,一定是她。

两天之后,一个一直赋闲在家的朋友给小诗来电,说不想在家闲着,听说小诗升职了,想跟着她做技术。由于她毫无基础,小诗就建议她不必急着过来,可以先了解一下这个行业相关的技术知识,再过来会好些,并且自己刚上任,压力很大,部门每个人也都很忙,可能不会对她从零教起。

但朋友不依不饶,小诗最后无奈的说,如果真的想来,可以去人事部应聘,毕竟招人是人事部在负责。朋友态度骤然转变,认为既然小诗升职了,就可以并且应该让她直接过来。末了,朋友还不忘酸溜溜的说句:“真是抱歉啊张大部长,打扰您了!”

过了一会儿,小诗就看到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有些人自以为高升了就了不起,看不起老朋友,其实她算什么呀?拿着鸡毛当令箭!”.小诗一脸惊讶,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再向她解释一遍,却发现已被拉黑,小诗摇头苦笑。

后来朋友聚会两人再次见面,那位朋友见到小诗立刻转头走开,满脸嫌弃的写着:你欠我的!小诗向我们说起这件事,语气里满是遗憾,却并不悲伤。一件事,看清一个人,一个完全不理解自己的人,没必要多加评价与纠缠,更不必为失去而忧伤,顺其自然的告别,不留痕迹的远离是最合适的选择。

去部队的那趟火车还没到来,候车室里的人慵懒的躺着、坐着、聊着,突然有人“哇”的一声,吐了一地,不一会儿阵阵异味在拥挤的候车室弥漫开来。大家把责备的目光投向那位五十岁左右的男人,周围的人像躲避瘟疫一样迅速跑开,边捂着鼻子边骂着,说他没有公德心,真恶心!然后大家在自以为安全的距离开始观望着,满脸厌恶和嫌弃,还不断有人指指点点,那种亢奋一扫刚才慵懒的状态。

男人怵立在人群中不知所措,沧桑的脸上写满抱歉,他身旁是一个大大的花纹编织袋,上面已溅了污渍。突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跑着离开,过了一会儿,拎着笤帚和小簸箕一路跑来,后面还跟着保洁员。清理干净之后,男人拎着行李走出候车室,留下身后的人依然议论着,嫌弃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似乎对一些他人的意外格外关心。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女孩儿因为情伤想要跳楼,站在16楼的她渺小的如一片叶子,女孩哭着,颤抖着,单薄无助的她仿佛一不小心就会随风飘落。

这时镜头下移,显示的是层层围观的人群,每一个人都仰着头往上看,脸上带着各种的表情,窃笑的、遗憾的、轻视的、焦急的,好像在等待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这种场面让人不寒而栗!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围观里、议论里,又暗藏了多少无聊与窥私的欲望?

人生百态,各安天命,也许有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力所能及,那么能帮就帮,帮不了就识趣的走远,别再添乱。“沉默”,有时也是我们能给予别人唯一的尊重!

不论是陌生人,还是所谓的“朋友”,我们萍水相逢,有缘则聚,无缘则过,不用朝夕相处,更不会百年好合。我不祈求你对我真诚相待,笑颜如花,只是不要在我需要帮助时,困住我的一只手;不要在我需要鼓励时,成为我的阻力;不要在我已尽力时,再强人所强;不要在我落魄时,让我更加不堪,留给我一方净土自处,维护我单薄的自尊,如此而已。

若不能帮助,不打扰,便是最好的修养。生活本不易,莫入烦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