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活下去,海地妇幼在泥浆里加入盐和起酥油,制成泥饼充饥


正在做“泥饼”的海地人

图中是一位海地的妇女,正在做“泥饼,她们在泥浆中加入了盐和起酥油,制成了泥饼。它会黏在肠壁,给人饱腹的错觉。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吃泥饼呢,很简单因为经济落后,人均gdp868美元(2018年数据)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整个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依赖外援。2009年加入加勒比共同体。2010年,由于地震的严重破坏,经济负增长7%。2011年以来,政府以灾后重建为工作中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经济有所恢复,但灾后重建进展未达预期目标


10年的海地地震

海地是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位于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北部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的西半部。加勒比海中的伊斯帕尼奥拉岛(海地岛)西部,总面积约27797平方公里。东接多米尼加共和国,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西与古巴和牙买加隔海相望。海地全境75%为山地,仅沿海和沿河有狭窄平原,海地一词就是印第安语中“多山之国”的意思。拉萨尔山海拔2680米,为全国最高峰

海地世界地理位置

说起海地可以说是一个前半生被殖民,后半生穷苦的这么一个国家。

1492年,在哥伦布的首次航行中,因为其旗舰搁浅,不能把其他两艘船上的船员带回西班牙,因此在今天的海地角附近建立了纳维达德城堡。1493年哥伦布返回这里时,发现堡内无一人存活。他在伊斯帕尼奥拉岛北海岸建立了伊莎贝拉殖民地,该岛的殖民统治就此开始。

1790年开始革命直到1804年1月1日,让-雅克·德萨林将军宣布成立海地国,并于当年9月封自己为海地皇帝“雅克一世”。“海地”一词来自泰诺语,意为“多山的”。就此海地结束了自己殖民地的故事,开始了自己另一个故事,穷困。


1908年到1915年,海地发生了6次政变,更换了8位总统,陷入长期的内乱和内战中。虽然海地宪法禁止外国人拥有土地,但法国和德国的商行通过当地代理人在海地获得了许多土地所有权

1915年5月,海地爆发了另一次政变,为了扑灭政变,统治者让-维布伦·纪尧姆·桑下令杀死监狱中的所有政治犯,他本人则在不久之后被冲入法国公使馆的暴乱民众杀死并被肢解。海地陷入无政府状态,最终招致使美国的入侵。1915年7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太子港登陆,控制了局面,并遴选出一个美国认为合适的总统。海地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海关被置于美国监管之下。美国监督海地参议院制订了新宪法,以美国宪法为蓝本,规定总统任期四年,参众两院议员任期为六年和二年,赋予年满21岁的公民选举权。此后8年中,海地的经济获得改善,国债从2400万美元减至1200万美元,出口额从1916年的893万美元升至1928年的2200万美元。海地的本国工业获得扶植,此外美国还建设了公共卫生机构、公路、给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公立学校。此外美国还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地方警察部队,以代替不可靠的总统卫队。但是之后经济受到国内和国际的影响,一跌再跌。


让-维布伦·纪尧姆·桑

2016/2017年财年(2016年10月1日—2017年9月30日)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84.08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61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5%

通货膨胀率:13.7%

失业率:27%(2017年)

看完以上内容相信你应该了解了海地人,吃”泥饼“的原因。愿世界没有贫穷!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你的每一次留言,点赞,转发都是对小趣的最大鼓励。关注小趣L 更多趣闻,趣事,趣人生等你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