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变化的宇宙观,是人类自我“毁灭”的真正原因?

人类的宇宙观,从起源于殷商末年到周朝初的盖天说起,发展至今经历过5次变革,这5次变革同时也影响了人类思想、人文、社会、宗教与政治发展。看上去是一条进化求证的路线,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物出土,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一条退步-进化又回归真相的路线。

五次宇宙观的变化

1.盖天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对应采集文明

对战武器-石头

大约3000前,因为没有天文观测手段,人类用主观意识模型创造了盖天说,只相信我们眼前看见的东西,是眼睛下意识世界观,这个学说非常符合采集狩猎时代人类的劳动需求。然而事实上,5亿7000万年前的动物都具有采集食物的能力,当时的人和动物没有本质区别。

2.地心说

对应农耕文明

对战武器-箭、马

地心说大约起源于公元2世纪,最初由米利都学派形成初步理念,后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经亚里士多德完善,又让托勒密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学说。地心说认为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分为天地两层,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所以日月围绕地球运行,人类则住在半球型的世界中心。

托勒密当时用了13卷数学计算以证实自己的观点,地心说适配农耕文明人类生存的需求,因此中国产生了24节气,人们用气象关系指导农业耕种。几乎同一时期的汉代张衡,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蛋丸,地如鸡中黄",其实也用另一种语言承认地心说。

3.日心说

对应农耕文明

对战武器-箭、马

直到13世纪—17世纪左右,地心说也一直是西方天主教教会公认的世界观。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当时并不被认同,直到哥白尼死后100年,伽利略逐渐提供的证据,才让人类开拓了宇宙观。由于人类掌握太阳系能源的能力有限,即便有了日心说,也还处在农耕文明的阶段。

4.牛顿绝对时空说

对应工业文明

对战武器-枪炮

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两个独立的观念,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分别具有绝对性。时间和空间的度量与惯性参照系的运动状态无关,同一物体在不同惯性参照系中观察到的运动学量(如坐标、速度)可通过伽利略变换而互相联系。

牛顿在他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对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作了明确的表述,所谓绝对,是指时间和空间与观测者的运动状态无关,实际上,绝对时空观是人们在低速状态下的经验总结。人类的时空观又进一步拓展了维度,至此人类用经典力学开启了工业革命。


5.爱因斯坦质能转换说

我们正处的时代

对战武器-核弹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阐述了能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质量是能量的沉淀凝聚态;能量是质量的分解升华态。由此人类开始有了宇宙大爆炸,能量向质量转换,诞生了时空,物质和时空脱离,不断拓展时空到外延。

由爱因斯坦的贡献,人类逐步有了量子力学,进一步拓展了能量的可能性,比如制造原子弹、氢弹。

2000多年的弯路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8世纪,人类在天文学上浪费了两千多年时间,欧洲经历了千年的黑暗中世纪,也由此影响到人类思想水平不齐,无法产生共鸣,战争一触即发。

证据一:公元前375年-前350年,大约在我国周朝时代,战国时期齐人甘德、魏人石申各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合称《甘石星经》,书中记录了800颗恒星,其中120颗恒星的位置大致精确。他们观测了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的运行和它们出没的规律,包括二十八星宿、中官与外官,甘德已发现木星的3号卫星。

3号卫星的发现比意大利伽利略和德国麦依尔的同一发现早近2000年,甘德、石申所测定的恒星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仅次于公元前1800年的巴比伦星表。

证据二:即便如此,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希腊伊巴谷的星表也在公元前190年左右编制出了1022颗恒星的位置,至少可以推翻日心说。然而,写出《论无限宇宙和世界》的乔尔丹诺·布鲁诺,却在1600年2月17日被活活烧死,也足矣证明西方现在所用宗教的落后宇宙观。

证据三:佛教说一日月照四天下,一个太阳系是“小世界”;1000个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1000个小千世界是“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故称三千大千世界。按照如今的宇宙观一个大千世界就是一个银河系。佛教创立时间也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

证据四:《老子》的著作中,天地诞生于虚无,能量产生了质量,天地“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都在说明宇宙空间的无限和万物起源,宇宙星体都在永动中,而老子却是生活于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人物。

另外,道家关于宇宙的描写,甚至可以延伸到了宇宙大爆炸,道教里的三清,能算得上佛祖的师傅。有兴趣的可以回看“ ”这篇文章。

不过, 假设秦统一以前,世界就建立了道学宇宙观的文明社会呢?我们今天会是什么样子?但那时的科技发展程度又达不到,所以,其实公元后,世界宇宙观在倒退,也导致了对道学的解读存在极大偏差,今天可能刚好衔接上。

毁灭边缘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解决了物质起源的问题,时空和物质不是互相脱离的关系,但人类至今还无法解决能量世界的问题。第五宇宙观和现代人文思想脱离,找不到彼此内在联系和匹配点,根据第五宇宙观,宇宙尺度不同了,宇宙观也就不同了,而人类却找不到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

现代文明创造了毁天灭地的力量,爱因斯坦认为,如果地球有第四次世界大战,使用的武器肯定是“石头”。因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已让现代文明毁灭。

盖天说的人们满足于采集食物仰望星空;农耕文明的人热爱大自然,适应24节气劳作、生活;我们发现了质量和能量转换方程式,却无法定义人类在能量世界的位置。

事实上,生物学家不敢讨论人类社会和科学的关系,科学界认为只有他们的是高科技,宇宙观是人文的基础,人类只关心外在物质调动能力,而缺失物质和能量的内涵关系,能量如何决定外在的物质,或者如何调动和提升能量。

任何文明都是思想家在宇宙观基础上缔造的世界生存模型,用于后世实践,当第五宇宙观已产生,但是和之对应的思想模型却没有产生,因此人类思想无法统一,也造成了世界的动荡分裂。西方世界的信仰体系,拖了全世界的后腿,从美国以战争和美元利诱为基础的全球化策略可见一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