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攝,珠峰東坡嘎瑪溝

2015年秋季,懷著對珠峰東坡熱切向往,我和一群有著同樣企盼的徒步攝影愛好者,開始了難忘的珠峰東坡嘎瑪溝徒步穿越之旅。珠峰東坡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定日、定結縣之間,包括蘭花谷、嘎瑪溝和瓊卓谷三條山谷。其中最壯美的當屬嘎瑪溝。嘎瑪溝東起陳塘西至珠峰東坡,是一條海拔從2000多米到5000多米的美麗山谷。

整個山谷東西長55公里,人跡罕至,巨大落差使得生態類型豐富多彩,這裡發育著珠峰地區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


而這裡最吸引人的是可以近距離欣賞到極其壯觀的喜瑪拉雅雪山群,從8000米級的珠峰、洛子峰、馬卡魯,以及美麗的嘎瑪崗日等眾多六七千米的雪山群。這裡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被英國探險家評為世界最美的山谷,九十年代被美國探險家列為"世界十大徒步探險"之一。蔚藍蒼穹之下,雪山環繞,旗雲飄蕩,雲蒸霞蔚,壯觀異常,恍如夢中,猶如天堂。這裡是西藏最後的"香巴拉"。行進在這片神秘的聖地上,徜徉在雪山的懷抱中,欣賞到前所未有的雪山盛宴,永生難忘。

本次徒步的起點,曲當鄉優帕村。集結的犛牛整裝待發,高原之旅即將開始。



離開優帕村,沿著一條河谷而上,開始了第一天的行程。第一天的路程有三段上升路,相對比較容易。出村沿著鄉村土路開始第一段爬升。之後會來到一片草地,沿著草地前行,過一個小山崗開始第二段爬升。

第二段爬升主要是亂石堆,在第二段爬升快結束時會有兩塊巨大的石頭,路在石頭中間通過,路邊有碼尼堆,走一段後便是達姆普。這是一個山間水流平緩的地方,水草豐美。沿著達姆普右側橫穿水流盡頭的亂石灘來到水流的左側,開始第三段爬升。

第三段爬升經過一片草地之後繼續上行就到達了第一天的營地—下曉烏措。整個行程大約需要7個小時。這個營地是觀賞馬卡魯峰的最佳觀賞點之一。



第一個爬升段中的山間草地。


行進中的隊友。


第二爬升段的大長坡,每個人都氣喘吁吁。


駝鈴聲聲,犛牛駝著徒步隊伍的行李,在崎嶇的山路中行進。


經過了第三爬升段來到了這片水草豐美之地。再前行一段路,就將是第一天宿營地曉烏措營地。


天氣非常好!曉烏措營地的夜色,群星閃耀遠處馬卡魯峰一覽無餘。


夜深了,營地一片寂靜。徒步一天的隊友都都以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黎明,非常好的天氣。馬卡魯峰(8485米世界第五高峰)、珠穆朗卓峰(7804米)日照金山盡收眼簾。此處是整個行程中也是中國境內觀看馬卡魯峰的最佳地點。當第一縷陽光灑在馬卡魯峰頂的時候,昨天的一切疲勞都會被拋到九霄雲外。


第二天的行程開始了,我們沿著湖邊前行,經過下曉烏措之後便開始翻越曉烏拉埡口。曉烏拉埡口的前半段是非常陡峭的爬升路,坡度大約有六十度左右,非常辛苦。


經過近兩個多小時的爬升,來到到了半山中的上曉烏措。


在曉烏拉埡口看上曉烏措,你彷彿看見了上帝的眼睛。


曉烏拉埡囗的瑪尼堆和攝影包。


曉烏拉埡口(4900米)上經幡冽冽,還有那當年清軍為了抗擊廓爾喀入侵時修築的藏長城。


曉烏拉埡口是拍攝馬卡魯峰和珠穆朗卓峰的最佳之地。(珠穆朗卓,因為沒有到過珠峰東坡的人基本上都不知道這座山的名字。它位於世界第五高峰馬卡魯峰西北5公里處,海拔7804米,為世界第24,中國第11高峰。它共有三個頂峰,主峰位於南部,中峰和北峰分別為海拔7540米和7199米。它是完全坐落在中國境內的第二高峰,僅次於希夏邦馬峰。)從曉烏拉埡口下山後要連續經過三個水塘,路一直在水塘的右邊,經過最後一個水塘,路出現在左邊,然後開始直下,下降到一片草地之後,可以看到左邊有幾個高山湖泊,路開始向左邊的高山湖泊方向延伸,這是一片亂石灘,路不很明顯。

走完亂石灘,會看到一塊草地,道路在草地的左側,然後直下,直下後草地上有一條小路直通蘭花谷。路上基本都是亂石堆,一路是非常陡的下降,約下降1000米左右,剛開始路一直在河流的左側,經過一大片草地,繼續下行會來到河灘上,這裡河流經常漫過河灘,只能踏著漏出溪流的石頭前行。之後再過一座獨木橋來到河流的右岸,一大片草地出現。這裡便是卓湘營地。秋季的蘭花谷景色非常美麗,是攝影的理想之所。


曉烏拉埡口遙望馬卡魯峰與珠穆朗卓,感受到的是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埡口上看這巨大的雪山,讓人覺得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壓迫感,直撲眼簾。依次排到的是馬卡魯峰、珠穆朗卓主峰、中峰和北峰。


巨大的雪山倒映在高山湖泊之中,徒步旅行的隊友正在休息補充能量。


壯麗的景色讓人冥想久久不願離去。


曉烏拉埡口上的高山草甸,蘭色的高山野花在秋日的陽光下怒放。這彷彿是人間仙境,夢中的香巴拉。


藍天、雪山、白雲和金紅色高山草甸,完美的色彩搭配,讓這瑰麗的景色永遠定格在腦海之中。


行進中,曉烏拉埡口我沒有走大部分人行走的道路,而是沿山坡左上,因而看到了更多的不一樣的景色。


向下眺望遠處盡頭是卓湘營地,下面的山谷就美麗的蘭花谷。從此向下坡度將近六十度,直降近1000米。碎石路坡度大行走很艱難。


蘭花谷底汨汩流淌的溪流,與之相伴的粉色小花,相映成趣。


潺潺流水,秋色將高原賦予了美妙的生機。


跨過獨木橋即將到達卓湘營地,回首仰望美麗的蘭花谷,秋色將她裝點得五彩斑斕。


卓湘,第二天的宿營地。向下就是嘎瑪溝的起點。


營地周圍有溪水長流,景色怡人。


第三天的行程開始了,離開卓湘營地後,在原始森林中穿行,並開始爬升。過了一條小溪,繼續上行到達山脊上嘎瑪溝森林的邊緣處。這裡是觀賞嘎瑪溝的最佳地點。之後沿山脊繼續上行來到了一塊密閉的草場,夏季會有牧民來此放牧,因而被稱作夏農牧場。穿過草場後左行將會看溝底尤如翡翠般色彩的小湖—措朗措。


極目遠眺遠處是陳塘溝。


向下眺望是色彩繽紛的嘎瑪溝。


翡翠色的山間小湖—措朗措秋色宜人。


離開措朗措繼續前行,犛牛駝隊的駝鈴聲叮咚作響,在嘎瑪溝山谷裡四處迴盪。


沿著陡峭的山坡前行



極目遠眺,珠穆朗瑪峰已進入眼簾。


山崗上的小水塘已被染上了秋的色彩。


憑欄遠眺,珠穆朗卓和馬卡魯峰隱沒在雲層中。但隱隱可以聽到對面高山之上雪崩的轟鳴聲。


嘎瑪溝鳥瞰。左側谷底蜿蜒曲折的是嘎瑪藏布。


經過六、七個小時的跋涉,第三天的營地—湯湘,出現在眼前。



湯湘營地的早晨。湯湘是一塊很大的牧場,也是此行中最好的拍攝點之一,在這裡我們可以同時看到珠穆朗瑪峰、洛子峰、馬卡魯和珠穆朗卓比年峰。運氣好的話可以拍攝的到日照金山的畫面,我們的這天早上眾雪山被雲霧籠罩,沒有拍到日照金山。



雲霧散去,馬卡魯與珠穆朗卓呈現在眼前。第四天的行程開始了,離開湯湘營地之後,先是一段上升路,然後開始急劇下降,來到嘎瑪溝溝底的熱嘎營地,從熱嘎營地過小石橋之後,開始小幅上升穿越灌木林,來到巴當營地。這段路溪流綜綜、層林盡染,秋色正濃。是攝影的天堂。繼續前行將來到本次行程中最具挑戰性的路段,大滑坡下。此路段比較危險,需要向上爬升、橫切超過六十度的大滑坡體。

穿越此處,需要分散依次通過,要時刻注意觀察滑坡上方,以防落石,同時還要注意往來的犛牛駝隊。之後是巨石縱橫的橫切路段,繼續前行過一塊小草地,將來到俄嘎營地。


北望,熱嘎營地周邊的景色。



南望,熱嘎營地的景色。遠處的珠穆朗卓雪山巍峨聳立。


穿行在叢林間、穿行在秋色中、穿行在雪山的懷抱裡。


巴當營地近在眼前,路過不停留。


感受雪山、感受秋色、感受喜瑪拉雅的博大胸懷。


徜徉在雪山的懷抱裡,領略天堂美景之饕餮盛宴。


巨大滑坡體出現在眼前。


左側依然是美景與秋色


穿越滑坡的路程開始了。


坡陡路險,躑躅前行。


回頭下望人寰處,隊友在喘息著向上攀登,嘎瑪溝已被遠遠地甩在身後。



向上仰望行進的隊伍已在雲端。


冰磧壟,冰川遺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難得一見的景觀,雪山之水充盈著嘎瑪藏布。



近距離感受大雪山,在巨石陣間騰挪。


沒有路的路,不是道的道。橫切滑坡地帶。


藍天、白雲、雪山、冰川、冰磧壟,感謝大自然賜我們的美景。


繼續前行,即將走出滑坡碎石險路,有美麗的雪山做伴,疲勞與困難都被拋到九霄雲外。


珠穆朗瑪、洛子峰已出現在前方。


轉過這道山崗,就是俄嘎營地。大隊人馬將在俄嘎紮營。


高山流水,乳白色的冰川融水,將匯入嘎瑪藏布。大隊人馬紮營在俄嘎營地,我們將繼續前行到白當紮營。


離開俄嘎營地後過河,沿著山谷上升將近二個小時的路程,就來到了白當營地。白當營地是一塊很大的牧場,這裡是一個超級觀景平臺,從這裡望去,珠穆朗卓是如此之近,彷彿觸手可及。



白當營地

這裡是一般徒步隊伍最接近珠峰和洛子峰的最後一個營地,這裡觀看珠峰、洛子峰和珠穆朗卓沒有任何遮擋。清晨當你打開帳篷的時候,你會被眼前的景象所驚呆,因為你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震撼,珠穆朗瑪、洛子峰、珠穆朗卓及無盡的喜瑪拉雅群山直撲你的眼簾。

特別是珠穆朗卓巨大的山體拔地而起,氣勢逼人,比距離稍遠的珠峰、洛子峰更加震撼,更具有衝擊力和壓迫感。在這裡你可以盡情領略極大高山的無窮魅力。


珠穆朗卓近在咫尺,只是仰視才可窺其全貌。在這裡你可以嗅到冰峰的凜冽寒氣,聽到隆隆作響的雪崩之聲。


黎明,珠穆朗瑪從沉睡中醒來。


白當營地只有很少的幾頂帳篷,絕大多數的人都在下邊的俄嘎營地宿營了,我們這個團隊,只有七個酷愛攝影的人,在此宿營兩天,為的是更好的享受這雪山盛宴。


第二天夜裡的的一場大雪,籠罩了白當營地。也破碎了我們拍攝珠峰日照金山的美夢。按計劃行程我們開始下撤離開白當,前往第六天的營地熱嘎。


返程的道路,雲霧籠罩了雪山,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白當、離開了俄嘎前往熱嘎。


雲霧繚繞在嘎瑪溝的上空,奔騰咆哮的嘎瑪藏布之音在山谷中迴盪。




巴當營地右側半山之上,距巴當營地近兩小時路程,有一處神秘的高山湖泊,具體名字沒有記住,相傳蓮花生大師曾在此修行。犛牛工帶我們來到此處,頗感神秘。


從這神秘的高山湖泊向下望,兩個翡翠綠色的小湖懸掛在半山之上,遠處是嘎瑪溝山谷。


熱嘎營地附近潺潺流淌的小溪。


第七天的行程開始了,離開熱嘎營地向右上方爬升一個大坡,來到了湯湘營地附近的大草甸。這一段是回頭路,從湯湘開始又開始了新的征程,一直到位於托拉崗波切雪山下的措學仁瑪營地。


冰川通道與巨大的冰磧壟,遠處依稀可見的珠峰,被雲霧籠罩。


山高人為峰,欲與天公試比高。


經過五個小時的跋涉,來到了本次徒步穿越的最後一個營地—措學仁瑪。

措學仁瑪是珠峰東坡線路中最好的拍攝點,沒有之一。

措學仁瑪也是本次行程的高潮,在這裡你不僅能看到珠穆朗瑪峰、洛子峰、馬卡魯、珠穆朗卓、還有托拉崗波切等雪山,更重要的是措學仁瑪的湖泊是一面鏡子,你可以同時看到鏡子裡的他們。


夜幕下,喜瑪拉雅諸峰的水中倒影。


星空例映


黎明時分


日照金山


黎明破曉


珠峰日照


馬卡魯、珠穆朗卓三峰日照金山


驚絕之地


朗朗乾坤


翡翠湖與大雪山


雪山懷抱中的遠足者


攀行朗瑪拉埡口,第八天的行程開始。離開措學仁瑪營地,開始了一段很陡的爬升路,來到山腰後的平地後,路通向左側山角,開始第二段爬升,然後橫穿山谷右側的平臺,沿著瑪尼堆前行,人從石頭臺階處下行,之後再開始第三段爬升,翻過一個小山包後會看到朗瑪拉埡口飄揚的經幡,朗瑪拉埡口海拔5400米,是此次行程的最高點。


朗瑪拉埡口第一平臺的景觀。


艱難的跋涉在五千多米的海拔高度上。


朗瑪拉第二平臺的景觀


海拔高度在上升,朗瑪拉第三平臺上。


站在朗瑪拉第三平臺上,可以觀看到措學仁瑪的四個高山湖泊。


盡情享受雪山盛宴。


再見了,我的喜瑪拉雅!再見了珠穆朗瑪!再見了洛子峰!再見了馬卡魯峰!再見了珠穆朗卓三峰!


遙望珠峰,朗瑪拉埡口經幡浮動。


朗瑪拉埡口地理位置標識


過了朗瑪拉埡口後開始直線下降,是一段非常陡峭的碎石大坡,道路非常難行。穿越亂石灘之後,開始第二段下降之路,從這裡可以看到山間的拉則措,一路下降來到拉則措,這裡湖水清澈雪山倒映,景色宜人。再往下依然是下坡路,而且還是坡度較陡。再向下行過一處草甸就是拉則營地,再繼續下行二個多小時,就到達了此次徒步穿越的終點輪朱林村。


拉則措彷彿是鑲嵌在山間之中的藍寶石,耀眼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