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告知不看,保险可能白买!

一、

不管是线上、线下买保险,都会有一个健康告知,

线下的是需要你在投保单上勾选相关选项,最终签字确认。


线上的是在确定投保前,点击确认。


健康告知就是长这个样子,长长的一大张,

内容其实就是对我们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还有过往的检查或者医疗情况的一个询问,


选完后,保险公司根据你的情况,决定要不要卖给你,

或者怎么样才肯卖给你,

(看吧,不是想买就能买,保险公司真贼啊)


当然如果你硬是要,他也没办法,

毕竟你买前阻止不了你,

只能在理赔的时候拒绝你!


所以,要想不保险白买,

这个健康告知,相当重要,

二、

但,面对密密麻麻的一堆字,特别是各种专业词,

没耐心看、硬着头皮也是却越看越糊涂……


比如,我有吃药,但是不是医生开的,要不要告知,

比如我之前是小三阳,现在转阴了,要不要告知?


那不说行不?白买傻吗?

那把全部的情况统一说行不行?不是更傻吗?

那要怎么办?


记住两点就好了:

1、有问就答,

2、不问不答,


我国大陆实行“ 有限告知 ”,(香港保险这里有坑,回头有空再说)

就是问什么答什么,

没问到的可以不用告知。

(《保险法》第十六条,不信可去看)


比如这一健康告知中肝脏问题只问询了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

那么其他问题,比如酒精性肝炎或肝脏寄生虫感染,

就不需要告知,可以正常投保的。



还有的保险产品只问了肝硬化,

那不管你是乙肝病毒携带、小三阳,还是大三阳,

只要不是肝硬化,都不需要告知保险公司;


再比问到,被保险人过去 1年内 是否存在健康检查异常,或长期服药超过 1个月?

如果你是 1年前 的检查异常,或者服药仅 半个月,那就可以不用告知。


但如果到是正在或曾经患有****疾病,不管你是现在有,还是10年前有的的现在没了,都要告知。


记住,

有问才答,

不问就不答,

不需要担心,只要没有在健康告知和免责范围,都等于可以买这个产品,就不会有问题。


三、身体有小毛病,怎么买保险了?


1、如果选择的产品,健康告知没有提到,或提到是正常范围的,就正常买


2、选择智能核保的产品,

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机器人对疾病进行了解的过程,一般就按问题选择,就能够知道结果了。


比如宝宝是早产的,买晴天宝宝的重疾险,

只要出生满37周,并且体重满2.5公斤,没有其他并发疾病,


是可以正常买这款保险的,


如果直接不告知早产,直接就买了,后期就有可能会有理赔问题,


有的小众类的疾病,就需要人工来审核,

这么麻烦?好过买不上吧!

2、选择健康告知比较宽松的产品。

比如有的产品高血压、糖尿病一律不能买,

但是有的产品就没有限制,可以正常买。

产品这么多,还怕找不到吗?


四、两年不可抗辩,拖过两年就一定能赔钱?

很多人买保险时,不靠谱的代理人会说健康告知可以随便填,

就算带病投保,《保险法》规定两年后就一定要赔。


来看一下这个条款:

《保险法》第十六条: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这个条款往往被曲解为“保单过两年后保险公司就一定会赔”,

甚至会有代理人用这个说法让客户不如实告知,

只要熬过两年,真得病了保险公司就得赔钱。


假如仅按字面意思理解,确实会让部分人产生误解。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超过两年仍然被拒赔的案例比比皆是!


我们看个案例:

李某于2009年12月8日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重疾险,两年之后李某因确诊发生终末期肾病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但是据保险公司调查发现,李某在投保前已诊断患有终末期肾病,却在投保时故意隐瞒病情,随后保险公司发出拒赔通知书。李某不服,以不可抗辩条款为依据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法院驳回李某诉讼请求。


李某虽然已经熬过了两年,最终经过法院审判,还是维持了拒赔结论。

熬过两年后能不能赔,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同的法院判决,结果也有可能不同。


个人的意见是,不如实事求是,

而且万一真的不幸,

还得一边治病,一边打官司?


PS

总之,对于保险合同里的健康告知,实话实说,毕竟那上边有我们的签字, 是有法律效力的。


就算是网上投保,在健康告知那里,也需要仔细看完,确认没问题,再点“我确认无以上问题”。


如果最后告知下来是有问题的,也不用担心,还可以智能核保。

核保后,大多数人还是可以正常投保的


不需要过于担心,也不能完全漠视,客观去面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