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清零”,最后一名惠州医生回归

<table>

在荆州重症病区,陈维生医生在为患者诊治。

受访者供图

/<table><table>

留守荆州8天后,陈维生医生与其他11名广东医疗队员一起回到广东集中休整。 受访者供图

/<table><table> /<table>

3月28日,荆州市在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圆满完成支援任务、留守荆州的12名广东医疗队员踏上返程之路,其中就包括来自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生陈维生。记者了解到,陈维生将与队友们在广州集中休整14天后,再回到惠州。

2月11日,陈维生和其他18名惠州医护人员出发,驰援救治湖北荆州新冠肺炎患者,至今已过去47天。3月20日,惠州75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分别从武汉和荆州撤回,于当晚顺利回到集中休整点。由于所在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仍有重症患者,陈维生主动请战,与其他11名广东医疗队员一起留守重症病区。作为惠州医疗队唯一留守荆州的医护人员,陈维生在重症病区继续奋战了8天,直到最后一位重症患者痊愈出院。

“回到广东就是回家了,之后回到惠州很想快点抱抱小孩子,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陈维生接受南方日报记者连线采访时说。

●南方日报记者 廖钰娴

“陈维生,我们等你回来!”

3月20日21时许,刚刚抵达休整点的惠州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在下车后齐声高喊:“陈维生,我们等你回来!”

这一天,惠州驰援湖北的75名医护人员回了“家”,队伍中独独缺了陈维生。作为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主任,陈维生支援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仍有重症患者,于是,他与其他11名广东医疗队员主动请战,一起留守重症病区。据统计,截至“大部队”撤离前的3月19日24时,荆州仍有2例重症和4例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在院治疗。

“只要还有1例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救治,我们广东医疗队坚决不撤离。”他们在请战书如是写道。

20日上午,陈维生赶往荆州站送别队员。在荆州,他们持续抗疫一月有余,从2月18日以后,包括他在内的8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组成重症医疗组,转往荆州市区参与重症患者的救治。在队员们都回到惠州的这一天,作为团队负责人,他独自留守,继续战斗。

“尽管想家,但在我近20年的党员生涯里,获得的最大荣誉就是组织批准我留在荆州继续工作。”陈维生说。

“因为我是一名医生,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们必须挺身而出!”这是陈维生在出征仪式上说的话,也是他主动请缨支援湖北的原因。

今年陈维生刚刚过了不惑之年。2016年,他作为骨干人才被引进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带领团队医院从无到有创建了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加入援鄂医疗队,并被任命为惠州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临时党支部副书记。

记者了解到,早在疫情发生初期,陈维生就报名参加惠州三院防控疫情党员突击队,并第一时间请缨前往湖北支援。

荆州曾是湖北疫情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抵达荆州后,陈维生就带领队员们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各项工作:学习穿脱防护服、规范院感防控流程、采购生活物资、建立物资台账及管理制度等,迅速开展在荆州的抗疫行动。

队友心中值得信赖的“大哥”

从2月11日来到荆州的当天开始,表面上看起来总是沉默寡言的陈维生总是默默关心着团队每一个人的状态,鼓励队员沉着冷静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有几天我在群里不怎么说话,说话少了,他就把我拉到阳台和我谈心,怕我心理状况出现了问题,开导我。”同样来自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疗队员莫川川为此深受感动。

2月12日下午,陈维生和队员们进驻江陵县人民医院。该院感染病区是将一个养老院改造而成的病区,陈维生现场详细查看了之后,带领团队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迅速根据发现的院感和救治等问题进行整改。他带领团队废寝忘食制定了新冠患者收治方案、各项制度流程指引和危重症病人处置方案,为江陵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传授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经验做法。

在支援荆州的过程中,作为更有经验的医生,陈维生成了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队员们信赖的“大哥”角色。年龄最小的医生梁紫茵在出征湖北当天凌晨才接到通知,尽管此前已报名,对于突然到来的未知事物,梁紫茵还是感觉有些害怕。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病专科主任为她送行时特意嘱咐陈维生,让他照顾好梁紫茵。“放心,一定会的,不用担心。”陈维生答道,实际上他也是这么做的。

正式上岗前,梁紫茵心里没底,陈维生就主动提出陪着她一起进感染病区,“他不会说你不要怕,但他会站在你旁边。”她说。

在队友们看来,这位常常不苟言笑的“大哥”处事非常严谨。在荆州,惠州医疗队每天早班开始的时间是上午8时,从队员们集中居住的酒店到病区有一段距离,需要乘车前往。在要出早班的日子,陈维生总是在7时15分就等在酒店门口,为的就是能准时甚至提前抵达病区。公开汇报以前,队员做好的课件,他总要再过一遍,从字体、行距、图片大小、段落格式等到文稿细节,巨细无遗。“他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在自己身上是加倍的。”梁紫茵说。

陈维生也有柔情的时刻。3月8日,他接到一同在重症病区工作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吴思敏来电,原来,连续奋战的吴思敏和他的同事们即将休整,“看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也许就要再会了,感谢你们,再见。”吴思敏在电话里说。“一句感谢你们之后的再见,突然让我有点难以自禁。短短两周相处,因为共同战‘疫’的缘分,不知道哪年再聚。真的,还来不及和他们聊聊鸡毛蒜皮和天文地理……”尽管共事的时间只有两周,但想到这份因疫情而生的缘分,陈维生还是忍不住哽咽了。

曾独自面对高感染风险

2月17日,广东省调整对口支援战略调整,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收治危重患者。陈维生带领7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转战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支援该院重症救治工作。

“我们是重症支援团队,把重症患者交给我们!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做好救治工作!”陈维生表示,惠州三院医疗队是最佳的选择,因为队员们都有丰富的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经验。

2月18日下午,医疗队到达荆州市一院后,陈维生就被任命为重症病房医疗组组长,负责近20张病床,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剧增。在这里,他提出改进交班方式,摒弃在办公区交班的做法,让每个医生在病床前交班,细致汇报每一个患者情况。他每日坚持深入病区和一线值班医生一起查房,下班之后也仍然积极在微信群回答问题,指导二线和一线的医生开展工作。因为氧疗问题,病区很多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或心情烦躁,陈维生发现之后立刻带领团队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了氧疗方案改善了这个情况。

在队员王亚威看来,来到荆州重症病区后陈维生成了团队里的精神支撑,“在这里他是我们的大哥也是我们的精神支撑,有他在我们就放心。”王亚威说。

在荆州重症病区,陈维生团队曾收治了一个消化道大出血的危重患者,就在大家对这个脏器衰竭、病情恶化越来越严重的患者救治普遍悲观的时候,陈维生坚定地对大家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他立刻组织医疗队研讨调整救治方案奋力施救,几天后,奇迹出现了——患者出血情况渐渐改善,后续治疗有了希望。

一些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治疗,这是在所有与病人的接触中感染风险最高的操作——在这一过程中,要正面贴近病人口鼻,病人口腔打开后大量病毒向外扩散。梁紫茵告诉记者,每当需要操作插管的时候,陈维生总是说:“我一个人来就行了。”他独自面对最高的感染风险,为的就是保证队友安全,以及确保患者顺利救治。

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病区,作为重症A组组长,陈维生带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疗队员负责重症病区重型新冠肺炎病人收治工作。陈维生告诉记者,截至撤离前的3月28日,陈维生团队共收治重型新冠肺炎病人20多人,经治疗全部转为普通型并转出重症病区,无重型转危重型病例,无死亡病例。

“你们广东的医生真的很不错!”在支援荆州的日子里,来自患者和当地医院医护人员的肯定,给了陈维生和队员们源源不断的信心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