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線條之美,美在哪裡?如何構建優美的書法線條?

史國宏


書法之美在於線條之美,美在哪裡呢?美在線條的力量上,美在線條的變化上,線條的變化很多,有粗細的變化,長短的變化,輕重的變化,方向的變化等等等等,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形成線條的美,線條的美使書法更加豐富了,更耐看了,更適合欣賞了,線條的美是書法的本質,沒有這個基礎,寫的書法作品是不耐看的,也就是說基本功不過關



安虎山書法


漢字是音形義的統一體,可以給人以豐富的想象,書法藝術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每一個漢字都是獨立的語言成分,它們之間形成複雜的聯繫,從而形成各種不同類型的句式,以表達豐富多彩的思想和情感。書法藝術就是和它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的。

不能把書法簡單歸結為線條之美,線條美不美要看用在什麼地方,沒有絕對的好壞標準。質樸和柔美的作品,它們的線條怎麼可能是一樣的呢?怎麼可能用一種標準來衡量呢?


血色舞臺


線條是書法藝術的語言, 其富有神奇的表現力和美感,線條不僅僅是書法的筋骨皮相,更是書家的精神氣韻將所作之書激活,使之原神內蘊而華採外彰。

漢字書法之所以能成為獨特的藝術,主要因素是線條為其特有的主要構成元素。要深刻認識和理解中國書法,對書法線條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從而認識和把握書法藝術獨特的線條美。

一書法線條章法之美

中國書法最講法度章法,章法的內涵是及其豐富的。章法是關係到一副書法的整體問題,就必然與諸如筆力、筆勢、疏密、奇正、違和等規律,用筆、結體有著密切聯繫,線條美同樣也適用於章法。

線條書法藝術主要構成元素。書法是由長短粗細不等的線段,按照一定美的規律沿著一定的軌跡,有規律地進行各種空間組合建構的線條藝術。書法藝術線條是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進化和無數前輩大家不斷實踐創新,從而變成適合現在文字書寫的點畫線條。

書法的章法表現形式,常以書體為根據,由於各種書體的用筆與結體都有較大差異,於是線條在章法上也就出現了種種不同的表現形式,楷書平正安穩,行書活潑躍動,草書浪漫奔放等等。

正如‘隨心所欲不逾矩’是人生活最美的狀態,書法也應該有章法,書法線條也體現多樣統一的美學原則。

二書法線條的力度之美

中國書法線條的力度,不是物理的作用力,而是要運用自己的心力精力氣力,也就是精神力量和精神氣,這種力跟物理的壓力是不一樣的。書法屬物質的東西,對付物質的東西要用物質的力度。可書法的線條是精神產物,對精神產物只能用精神的力量。

“力透紙背”並不是指一個人手臂有多大力,有多大勁。 啟功先生九十歲寫字,他寫的字還是很有力量。運動員有力量吧!你把他找來,拿一支毛筆在紙上劃,肯定劃出的線條沒力量。

對運筆當中的力,古人曾提出“萬毫齊力”的講法,是強調在書寫過程中每一根毫乃至萬根毫都要一塊用力,“力”要通過筆觸才能送到紙上,是指手指力、腕力和臂力同時配合運動。運筆很講究遲和疾,有時由疾轉遲,有時由遲轉疾,這種“變速度”運筆才能寫出書法線條的不同形態的力之美

力是書法線條的精神世界,也是書法藝術的最高內容之一。它即是書法的靈魂,也是書法的生命。力在書法線條中起主要作用,書法線條的美離不開“力”。

三書法線條的抽象之美

書法線條具有“最高抽象”的品格,是因為書法線條抽象得最徹底、最純粹、最富於觀念性。如果說中國繪畫線條、隨形賦形是初級抽象,幾何紋飾是二級抽象,“十八描”和種種“皴法”是三級抽象,那麼,書法發展到隸書就完成了繪畫的三級抽象,到楷書已演進到四級抽象,最後在草書中完成了五級抽象,也是最後抽象和最高抽象

中國古代繪畫中,線條固然沒有埋沒、圍困在“形”之中,但遠遠沒有從“形”中徹底解放;而書法線條則不然,到“隸變”階段,形的成分、“似”的因子已蕩然不存。到草書中,不僅隸書的“蠶頭雁尾”難覓蹤跡,就是楷書中的“弩”、“勒”、“啄”、“磔”等也被解構和異化了。可以說,書法(漢字)每前進一步,就伴隨著“抽象性”向上提升一級。

書法線條由於直曲、方圓、疾澀、長短、枯潤等形態的不同,其情感內涵肯定有差別,書法線條的高度抽象性既為書家創作的自由提供了無限可能性,也為人們欣賞書法提供了無限的空間,書法線條的趣味和魅力,書法線條的美也正在於此 。

當然書法線條的美,遠遠不止這些,比如自然的美,流動的美,連續的美,似連非連,似斷非斷……如何構建書法的線條之美,駕馭線條有一定的難度,正因為這個難度而成為古往今來衡量一個書法家的水準高低雅俗的規則。

書法造詣的高深,在於他對線條的理解把握的能力,如何運用線條傳神造勢以達到氣韻生動境界的本領。 絕非一招兩式,幾個技巧就可以做到,需在不斷臨摹中識得章法,不斷書寫中悟得力度,還要修煉內功,提高涵養,注入精神也許會有所建樹。

書法是中國幾千年來,歷史沉澱下的藝術瑰寶,它的獨特之處在於,憑藉著獨具韻味的線條,在組合搭配下構建出意態萬千的翰墨華採!雖處方寸之地,卻盡現萬象之美!


紅梅工筆佛畫


書法,是我們華夏文明的藝術瑰寶,起到了傳承文明,交流生活,治理國家的社會效用!那麼,從甲骨文到竹簡,從絲帛到宣紙,從刀削刃刻到羊毫書寫,再到今天的硬筆書法。此藝術流傳至今,緣於記事需要,發展在審美需求,延續在生活實用。但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它獨持的線條之美。

我們知道,漢字是造型藝術,也是線條的藝術,趙松雪雲: 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 ”可見書法之美,筆法與字法至關重要。

回到線條之美的問題上來,甲骨文用利物刻劃線條,形象生動,盡顯古樸素拙之美;匾版碑文用刀刃鑿刻,多充斥著鋒芒畢露,傲骨凌雲之氣;而鼠須羊毫書寫之線條則豐富多彩,肥瘦漸變,濃淡相雜,粗細對比,潤燥呼應,還有遲澀與流暢,圓轉與方折…大師們的精妙手法與墨、紙的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流光溢彩,造就了一大批炫麗多姿的書法藝術作品,流傳千古,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爭相描摹!

如何構建優美的書法線條呢?筆者認為唯傳承與發展。學習書法,得去看古人的字,讀書法家的書論,臨習古人的碑帖,思考結合實踐,提高手底功夫,開拓知識眼界,這是其一,所謂"早晚多讀書,無日不臨池”。

有了充分的認識以及紮實的功底,便自然思考如何發展創新。啟功先生說:書法這東西,我們看起來,自古至今變化了多種形式,所以書法的革新是毫不待言的,你不革它也新。有意的(革新)總不如無意的(革新),有意的裡頭總有使人覺得有意造作的地方。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於人的個性和審美傾向,米芾書學前人諸家而後獨成八面出鋒凌厲之筆法;顏真卿學究前賢,書成厚重磅礴大將之風;一代帝皇宋徽宗的初習黃庭堅,後又學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並雜糅各家,取眾人所長且獨出己意,最終創造出別具一格的“瘦金書”,當代啟功通研百家而脫胎煉骨成就“啟體”。再到八十年代龐中華先生一手“龐中華體”也曾風糜全國,影響至大;還有如今的“田英章體”不也風格獨具走進千家萬店。正是“室有書香方曰雅,書無風格愧稱家”。每一個藝匠都用其優美的文字造型,獨特的線條傳承著書法藝術。這裡邊不也正是他們辛勤汗水的結晶嗎?

我等,擼起袖子,加油練吧











隨緣書齋


中國書法在漫長的發展中,但單線條的變化已經具備了高度的抽象特徵。中國古代的書法大家本能地找到了“通貫大宇宙”的線,並在甲、金、篆、隸、楷、行、草等諸多體勢中加以層出不窮的變化,在龜甲獸骨、鐘鼎彝器、簡帛宣紙上輕歌曼舞,使這一根線“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萬象之美”。

力量美的體現有多種形式,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方硬的力量,

二是飽滿的力量,

三是彈性的力量,

四是摩擦的力量。

一、方硬

方硬是判斷字有無骨力的重要標準。

古人云“書貴瘦硬方通神”,就是強調字要具有骨力、有硬度。字若無骨,風采全無。

魏晉時代最講求風骨。

二、飽滿

飽滿是一種張力的體現,是力量渾厚、充盈的效果。

在書法中,飽滿多是體現一種拙厚的味道。

三、彈性

彈性體現的是一種韌勁,如同拉彎的弓,充滿勢能。

四、摩擦

摩擦是一種阻力,在書法裡常常以飛白、枯澀的線條展現。


雜匯軒


書法的線條之美,美在柔媚,和諧,安祥和秀麗。能夠給人以輕鬆,愉快和寧靜的享受。如風和日麗,挑紅柳綠,鳥語花香似景觀。

如何構建優美的書法線條?優美的線條是通過點畫,結構,章法來體現。書法作品比較精細,圓潤,繪人以柔和與恬靜的感覺。其形象如同美女身體的柔美。線條流暢,筆畫間比賴疏朗和諧統一。有如王羲之的行書,顏真卿的楷書,懷素,張旭,岳飛,毛澤東的草書都能體現了優美的書法線條。純真的淺見。望指正。


茶韻書齋


可以這樣說,漢字除了“點”之外,“橫、豎、撇、捺”都是以“線條”來表示的。那麼,這個“線條”可以是絲線,也可以是鋼絲;可以是柳枝,也可以是木棍。在於書者要給觀者一個什麼形象。還是那句老話,除了字的結體需要外,關鍵在於書者的表意需要。誰能說哪種“線條”不能入字?


嶺南孤客


美在運筆,正如常說,下筆如有神。神就是門囗,好壞一眼盡收眼底。人但有恆,事無不成。練吧,一直練到宇宙爆炸。


讀曾國藩


書法的線條之美,美在哪裡?

真急人,其一不知道這種線條美標準是長的怎樣的,其二不知道這種美的屬性,難道不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嗎?

假如說音樂,喜歡流行音樂的觀眾人數一定是最龐大的,因為流行音樂樂器配備效果可以在廣場上進行萬人演出,而傳統古典音樂是絕不適合這種演出的。

這二種音樂怎麼比那個更好聽有意思嗎?書法中的字體不同,造成的線條表現形式池自然不同。

所以,構建線條之美不但是多樣性的,而且也是非常主觀任性的,因為書寫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充滿了主觀性的過程。(書匠不在討論範圍內)

結語: 寧可相信物以類聚為上。


呂永亮


書法之美在於骨、在於飄逸、在於靈動,不同的人寫出的字體結構、力度、硬度,都可以演化成不同的風格。書法分為楷書、篆書、行書、草書、瘦金體、宋體、等等。書法之美在於磨練自己的意志、磨練自己的耐心,來自精神的鍛鍊與考驗。現代人的生活越來越緊促,越來越高速運轉,培養書法的愛好者是社會趨勢,可以從小孩開始學習,培養孩子們對待問題的態度,從容不迫!條理清晰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