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被占了之后,如何“不顾一切”的放飞自我?

各地陆续出台了开学的时间和政策

广大学生朋友们终于看到去学校的曙光了

/0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还记得小学的语文书中有一篇课文,说的是美术课上老师让画风景,而主人公找不到绿铅笔,转向同桌寻求帮助,同桌三番两次拒绝,主人公只好用蓝铅笔画树叶和草地,同桌看到后感到羞愧的小故事。

因为这篇课文,有一次上美术课还故意画了蓝色树叶交作业,差点没回得了家。

课文其实就是同学间互帮互助的小故事,不知道为什么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大概是因为画了蓝色树叶,就和别人不一样了。

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课本不仅在方法论上提供指导,还有很多的素材供你发挥。

比如在课本上涂鸦

开着跑车的李白前来报道

在开往成功的路上

快速前进

杜甫很忙系列

完全是杜甫被玩坏了系列

诗圣在各位小画家手里

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

还别说

真有画画小能手让古人

骑恐龙上战场

那叫一个威风凛凛

霸气侧漏

制造时尚也不能落下

如此fashion的发型

必须是用风吹出来的

动动手补个电风扇叭

看样子

大雄也是被化学折磨的一天

学习使人快乐

学习使人进步

Elsa也来凑个热闹

虽然跟课本画面没有丝毫的关联

大概小能手听数学听困了

画两笔清醒一下

然后越画越兴奋了

/02/

那些作家教会想象

其实,课本还有一大功能:话本。

对于故事、场景的描述,是以前翻书最爱看的内容。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对场景的描述,一字一句读下来,分分钟脑补出荷花荷叶争奇斗艳的场景来。

还有全网知名的《背影》,当年的必背课文画风一转,给大家无数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有想象力的网友无所不能

《背影》现代版网络插画

父子情的再度演绎

放在站台上的桔子都格外的温暖

到后来的表情包大作战

谁都别想那么轻易当对方的爸爸

橘子太难了

还有有网友根据《雷雨》的人物刻画

在课本上画出了简单的人设形象

已经脑补到一出大戏了

/03/

画不出来直接看有名的

还记不记得课本上曾经讲过达·芬奇为了学习画画,苦练画鸡蛋的故事?

虽然后面知道这件事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描述手法,但确实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毕竟故事里三年一直画鸡蛋这种事,想想都很令人惊奇。

以至于后来在课本上看到《蒙达丽莎的微笑》时候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那个画鸡蛋的达·芬奇画的。

一般人估计都没有坚持画鸡蛋的毅力,所以还是先看看画家的作品,培养一下审美能力。

历史书上的美术课

汉代的《夫妇宴饮图》,展现当时生活状态的景象

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出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表现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

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也是课本上的考点,左边母亲抱着她已死的孩子,地上有战士的尸体,断掉的手臂握着断剑,残酷的战争场景控诉法西斯的暴行

几乎都能说出口的印象派作品少不了莫奈的《日出·印象》,表现瞬间光影的魅力没想到系统观察了解各个美术流派居然是从历史书上看来的,学习真是件“令人”着迷又摸不透的事情。

01

文中提到各种课本,大概率是学生生涯中第一份艺术学习启蒙指南,

毕竟美术课要么老师被要求生病了,要么就被主课占了,正常上课的次数屈指可数。

这个现象在中学更常见,所以在建立审美意识、开拓眼界的关键时期只能从别的科目里面抽取一点有关艺术的内容,或者自己来点小创作,走特长生的就去报画班了。

所以,在课堂里没有一本书,能够原原本本地保持清白。

谁还不是个画画小能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