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来看看你的榜样!

枣庄处于淮海经济带,属于

资源枯竭型城市,曾经是我国三大煤产区之一。号称“中国煤城”。


随着资源的过渡开采,煤炭资源剩余无几。目前正处在转型的阵痛中。那么国外有枣庄这样的城市吗?转型成功了吗?接下来,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国外的成功案例:

1.鲁尔(煤钢城)。该地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二战期间盟军主要的轰炸目标。列入我国中学地理课本。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煤炭和钢铁生产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产业技术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

2.法国洛林(煤钢城)。法国历史上以铁矿、煤矿资源丰富而著称的重化工基地。通过实施"工业转型"战略,发展成为法国吸引外资最主要的地区。

3.美国匹兹堡(钢城)。美国钢铁之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发祥地。通过改造传统产业,植入现代产业,产业结构逐步由重型转向轻型和服务型。

4.美国休斯敦(油城)。曾获"世界能源之都"称号。通过产业链延伸和拓展,以及建立宇航中心,完成了从单一石油资源型城市向集资本、技术、智力于一体的综合性大都市的演变。

5.美国洛杉矶(油城)。促进下游产业发展,带动农业的开发,使靠近沙漠的季节性牧场变成粮、棉、蔬菜、水果生产基地;飞机制造业、军械工业迅速兴起;已建成替代产业群。

6.日本九州(煤城)。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在该地区兴办一批现代化开发区,吸引大批企业迁入九州开发区,并按新产业政策兴办一批企业,使九州地区转型为日本新的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区。

7.英国威尔士(煤城)。通过改善地方经营环境,给予优惠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招引高新技术和旅游产业等投资大项目,成为高新技术和旅游产业发达的地区。

8.西班牙伊比里亚老矿区。由于新的地质找矿发现而再生。

9.希腊伯罗奔尼萨半岛褐煤矿区。现营矿山。矿工占该市人口的10%,虽然生产经营寿命仅25年,但企业已经充分进行规划,包括近10平方公里矿区复垦造田开发现代化农业的计划。古希腊文明到处都有大理石的贡献。


希望枣庄越来越好,早日摆脱资源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