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法规固化改革成果 法治护航企业发展

近年来,市委政法委牢固树立“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主动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四个聚焦”夯实法治基础,积极探索服务保障途径,不断创新服务保障机制,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大改善、大提升,有力服务保障了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机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和绩效考评委员会,研究制订了《商丘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加快推进《商丘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工作,从法规层面增强了权威性、时效性。市委政法委统筹协调,制定了《关于发挥政法部门职能作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意见》,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政法系统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政法部门分别作出10项公开承诺,与市工商联联合建立常态化企业联系沟通制度,法院系统建立了民营企业财产保全制度,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完善定期情况通报制度,司法机关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等,通过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将制度优势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优化商丘营商环境动力。

聚焦法律服务,改善服务模式

深化“放管服”改革,2019年全面梳理106项政务服务事项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了统一受理、统一办理。公安机关将9大类300余项实体业务迁移到“互联网+”网上便民服务平台,法院系统构建网上调解、网上开庭、网上诉讼的“互联网+诉调对接”新格局。突出服务系统化,法院系统加强诉讼服务中心集成建设,实现信息查询、电子送达、诉讼保全等20余项事务都在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办理。司法机关积极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在全省首创开设仲裁服务窗口,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全天候、全覆盖、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树立主动服务意识,依托“三·五”基层工作日,健全完善“12345”马上办便民服务、12368诉讼服务、12309检察服务、110报警平台、12348公共法律服务等热线平台,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等活动,为民营企业量身定制“法律体检服务包”,形成了商丘公共法律服务特色供给模式。


聚焦司法保护,维护合法权益

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组织开展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专项立案监督和依法打击活动等6个专项活动,全面保护民营企业物权、知识产权等各种类型的财产权。规范涉企执法行为,严格把握执法原则和执法尺度,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办案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大力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对民营企业投诉举报的执法不规范问题,承诺三日内查处,切实增强行政执法工作的公正化。加大诚信建设力度,依托“互联网+监管”,构建完善让失信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联合惩戒格局。2019年全市法院实际执结案件37999件,执行金额181.45亿元。

聚焦依法打击,净化市场环境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打击强揽工程、欺行霸市、非法高利放贷等黑恶势力,完善落实重点行业领域常态化监管机制,压实市场准入、规范管理、重点监管等主体责任。认真查办各类涉企案件,依法严厉打击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涉民营企业犯罪,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六大国有银行、三大电信运行商全部进驻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通过完善涉案账户紧急止付、诈骗电话拦截阻断、快速通报关停机制,形成了全社会协同共治合力,营造健康金融投资环境。积极开展治安环境整治,组织开展街面“四类”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整治和“平安企业”“平安市场”创建活动等,大力整治企业及周边治安秩序,落实警企联动机制,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治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