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执行“三看”提高能见度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近年来,江苏省邳州市人民法院创新执行工作方式方法,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申请执行人等参与见证执行行动等形式,加大阳光执行力度,营造了社会理解尊重执行、自觉协助执行和参与执行的良好社会氛围。

代表委员看执行:现场监督执行促规范

2018年11月14日午夜,邳州法院院内警灯闪烁,繁忙有序。30余名执行干警整装待发,一场集中执行行动袭向熟睡中的“老赖”们。参与这次行动的,还有5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媒体记者。

凌晨4时50分,执行法官来到被执行人王某家中,把正在睡梦中的王某逮个正着,向其出示了证件,并说明了来意。随后,法院执行干警马不停蹄赶往一个又一个被执行人住处。东方已渐露曙光,执行干警们辗转多处,成功拘传8名“老赖”,涉案标的额30余万元。

“通过零距离见证执行,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法院执行工作的力度和执行法官的艰辛,他们值得尊敬!”当天的集中执行活动结束后,全程参与见证的江苏省人大代表柳雅训感慨地说。

近年来,邳州法院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案件执行,充分借助代表、委员的力量化解执行难。2018年,该院已邀请23名人大代表参与8起“骨头案”的执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民营企业家看执行:树牢诚信经营理念不越线

2018年11月29日下午,邳州法院召开“加大执行攻坚力度、护航民营企业发展”新闻发布会,辖区内12家民营企业家代表受邀参加。

随后,民营企业家们参观了邳州法院执行综合服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等场所,法院的网络查控系统、案件执行流程、司法网络拍卖等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企业要向获得长足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驾护航。同时,我们也要遵纪守法,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绝不可做出逾越法律红线的事情。”观看《凝聚法治力量、助力地方发展》专题片之后,邳州华鑫公司负责人吴祥生说。专题片中讲述了一名企业负责人欠钱不还,成了失信被执行人,企业经营一度陷入困境,最后认识到自己错误,自觉履行了还款义务,除去了“老赖”的名号,企业才转危为安。这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给民营企业代表敲响了警钟。

“有法院的全力保护,未来我们企业发展也更有底气了。”邳州法院执行局局长范昱晖在座谈会上发布了《关于加强执行攻坚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实施意见》后,中能集团负责人冯建方说道。

申请执行人看执行:化解执行偏见赢尊重

2018年12月13日上午,邳州法院召开涉民生案件“百日攻坚”集中发放执行款仪式,集中发放执行款670余万元。来自社会各界的42名申请执行人代表走进法院,集中观看了部分执法视频。

拿到执行款的刘先生在观看了法官执法记录仪上记录下的画面后,这个50多岁的汉子感动得双眼湿润。原来,早在2014年,孙某拖欠他1.5万元工资,此后玩起了“躲猫猫”,其间,有3次执行的机会都无功而返,执行干警却始终没有放弃。

2018年11月15日凌晨4时,执行局干警远赴盐城市射阳县某地,经过4个多小时的蹲守,成功将孙某抓了个正着,将其拘传带回徐州。经过执行干警耐心地释法析理,最终被执行人全额履行还款义务,案件顺利执结。

“除了感动还是感动!起初,找不到孙某的时候,我还担心法官是不是有意包庇他。”座谈会上,刘先生对自己曾经的偏见和对执行工作的不理解感到羞愧难当,当场向执行干警鞠躬致歉。